鳥紋樣,廣義上可包含由鳥紋與其他內容組合而成的紋飾,如花鳥紋;狹義上則僅指純粹鳥紋或以鳥紋為主體的紋飾。神話性質的鳳紋或其他瑞禽紋也可歸在鳥紋類屬。良渚文化出土的玉琮上已有明確的鳥紋。青銅器上最早出現的是二里岡期的變形鳥紋。殷墟時期已有鳥紋作為主要紋飾。西周早期起鳥紋大量出現,一直到春秋時期。
金烏
古代神話中太陽內的神鳥,即太陽中的三足烏。韓愈《李花贈張十一署》詩:“金烏海底初飛來,朱輝散射青霞開?!薄痘茨献印ぞ裼枴贰叭罩杏雄Z烏?!睗h高誘注:“踆,猶跗也。謂三足烏?!薄洞呵镌罚骸叭罩杏腥銥??!惫侍栆步凶魅銥趸蚪馂?。又西王母有三足烏,是替西王母取食的青烏。見《史記·司馬相如傳大人賦》“亦幸有三足烏為之使?!?/p>
比翼鳥
鳥名。《爾雅·釋地》:“南方有比翼鳥焉,不比不飛,其名謂之鶼鶼?!痹娢闹谐R员纫眸B比喻形影不離的好友或愛侶。三國魏曹植《曹子建集·送應氏》詩之二:“山川阻且遠,別促會日長,愿為比翼鳥,施翮起高翔?!碧瓢拙右住堕L慶集·長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p>
朱雀
亦朱鳥,二十八宿中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之總名。七宿聯(lián)起來像鳥形;朱,赤色,像火,南方屬火,所以叫朱鳥。朱鳥取像于丹鶉:井、鬼二宿為鶉首,柳、星、張三宿為鶉火,翼、軫二宿為鶉尾?!妒酚洝ぬ旃贂罚骸澳瞎僦禅B?!碧贫鸥Α抖殴げ坎萏迷姽{·望獄》:“南獄配朱鳥,秩禮自百王?!眳㈤喫紊蚶ā秹粝P談·象數》。
鳳凰紋
傳統(tǒng)吉祥紋樣。相傳鳳為群鳥之長,是羽蟲中最美者,飛時百鳥相隨。在古代被尊為鳥中之王,是祥瑞的象征?!渡胶=洝ご蠡奈鹘洝罚骸坝形宀渗B三名:一曰皇鳥,一曰鸞鳥,一曰鳳鳥?!薄墩f文》:“鳳,神鳥也,天老曰:鳳之象也,鴻前麐(麟)后,蛇頸魚尾,鸛顙(額)鴛思(腮),龍文龜背,燕頷雞喙,五色備舉?!妱t天下安寧?!毙蹫轼P,雌為凰,雄雌同飛,相和而鳴。今以“鳳凰于飛”、“鸞鳳和鳴”為祝人婚禮之辭。又《大雅》:“鳳凰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彼煲浴傍P鳴朝陽”喻高才逢時。紋飾常依此為據構成,有單畫鳳的,亦有以鳳和凰成雙構成的。歷代均有,并各具特色。
共命鳥
古代寓意紋樣。共命鳥在古代又叫鴟鸮,傳說。共命鳥是一種人首鳥身、氣力十分大的精靈,可以辟火。一般被裝飾在大屋頂上,手握鐵鏈,把牢寶瓶。在壁畫中,共命鳥常常充當供養(yǎng)人的角色。共命鳥梵音稱“耆婆耆婆加”,也有識作“命工鳥”、“生工鳥”的,是佛經中常提到的神鳥。
鴛鴦紋
傳統(tǒng)寓意紋樣。鴛鴦,鳥名。體小于鴨。雄(鴛)羽色絢麗;雌(鴦)略小,背蒼褐色。雌雄偶居不離,故以之比喻夫婦。《詩·小雅·鴛鴦》:“鴛鴦于飛,畢之羅之”《傳》“鴛鴦,匹鳥?!?/p>
鴟梟紋
屬鳳鳥紋之一種,中國古代傳統(tǒng)紋飾之一。其形為:正面,大圓眼,毛角大翅。盛行於商代中晚期,鼎、簋、尊、卣、爵、觶、觥、彝、壺等器物的頸、口、腹、足等部位。
雁紋
是鳳鳥紋之一種,為中國古代傳統(tǒng)紋飾之一。是鳥紋中雁的寫實的形象,屬春秋晚期北方的風格。多飾於鼎、簋、尊、卣、爵、觶、觥、彝、壺等器物的頸、口、腹、足等部位。
鴟鸮紋
青銅器紋飾之一。鸮,猛禽,耳邊有長毛似角,首似貓,目圓而大。鸮在后世被視為不祥之鳥,青銅器上的鸮紋,與此相像,作正面站立形,雙翅展開。狀甚兇猛。常施于觶、斝、卣、尊上。鸮紋不多見,在商代的紋飾和鳥獸尊中卻很常見,通行于殷墟中晚期。
變形鳥紋
青銅器紋飾之一。其狀像鳥形,作一正一反排列,頭尾特征較明顯,中填其他紋飾。盛行于戰(zhàn)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