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查內(nèi)容之二 景物形象
一、概念含義
景物形象是指寫景詩或雜詩中的一般景物。抒情詩往往借助客觀事物來表達感情,這種承載主觀感情的客觀事物也是景物形象。詩中的景物主要有季節(jié)、時令、地域等景物描寫,農(nóng)事、戰(zhàn)爭、狩獵、離別等場面描寫,以及色彩描寫等。
二、鑒賞要求
1、“詩中賞畫”------看畫面的形、色、動、靜,欣賞詩的畫面美。古代許多寫景詩具有“詩中有畫”的特征。欣賞詩的畫面美,主要從四方面著手:一是物象的組合,二是畫面色彩,三是動態(tài),四是靜態(tài)。
2、“畫中品詩”------由形象畫面的色調(diào),把握詩人的情感思想。讀一首詩,首先看它描寫了什么形象,它呈現(xiàn)一種怎樣的色調(diào),并由此推及其內(nèi)在情感。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繪的外在形象畫面是鮮活、明麗和昂揚向上色調(diào)的,其內(nèi)在形象情感則是高昂樂觀的;反之,外在形象畫面則是陰暗、凄冷和低色調(diào)的,其內(nèi)在形象情感則是低沉傷感的。
三、思路點撥
高考對于景物形象的考查一般有兩種類型,即考查意象類和分析意境類。
1、 考查意象類(例2)
答題步驟:
第一步,找到相關(guān)詩句,識別詩歌意象,并根據(jù)詩中詩句或體現(xiàn)景物特點的關(guān)鍵詞語概括意象特點。
第二步,結(jié)合文章主旨分析詩人為什么要寫這一意象。
第三步,指出描繪意象的作用或效果。
2、 分析意境(例3)
(1) 意境含義
意境是指詩歌通過形象描寫表現(xiàn)出來的境界和情調(diào),是詩歌中呈現(xiàn)景物的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形象及其誘發(fā)和開拓的審美想象空間。
(2)考查內(nèi)容
意境類考題主要對形象的解讀、對畫面的理解以及對情感的把握,即“客觀形象+主觀感受+交融統(tǒng)一”。
(3)答題步驟
第一步,描繪詩中展現(xiàn)的圖景畫面??忌鷳?yīng)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xiàn)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象加以再創(chuàng)造語言力求優(yōu)美,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jié)詞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靜優(yōu)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xiàn)景物的特點和情調(diào)。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只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yīng)答出問什么而“感傷”。
【例2】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的問題。
題李世南畫扇
野水潺潺平落澗,秋風(fēng)瑟瑟細吹林。
逢人抱甕知村近,隔塢聞鐘覺寺深。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畫家,擅長畫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啟,丹陽(今屬江蘇)人,曾任吏部員外郎、中書舍人等職。③甕:這里指水甕。④塢:地勢周圍高而中央凹的地方,這里指山塢。
請簡單描述一下李世南的畫扇中應(yīng)有的景物。這樣一幅畫面呈現(xiàn)出什么樣的氣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鑒賞古代詩歌形象的能力。本題有兩句,回答第一問時應(yīng)該結(jié)合詩句內(nèi)容進行描述,而不能只是簡單地把景物羅列出來。回答第二問應(yīng)在第一問景物描述的基礎(chǔ)上,抓住詩句中的關(guān)鍵字眼,如“潺潺”“瑟瑟”“平”“細”等細細地品味并概括景物特點。
答案:畫面大概:有條小溪從山間流出,樹林里樹葉飄落,一個人抱著甕在路上(或溪邊),山谷那邊隱約露出寺院。(步驟一)這畫面呈現(xiàn)出的是鄉(xiāng)村野外恬靜、安詳?shù)臍夥?。(步驟二、三)
【例3】閱讀下面一首詞,回答后面問題。
阮郎歸 初夏
蘇軾
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fēng)初入弦。碧紗窗下水沈煙,棋聲驚晝眠。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
就詞中劃線的文字,結(jié)合詞的下闋,寫一段鑒賞文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詩歌意境的鑒賞能力和語言表達綜合能力。解答此題要把我三個關(guān)鍵點:
答案:這首詞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加以描寫,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少女午夢醒來,被園中“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燃”的美景深深陶醉,索性端著漂亮的瓷盆到清池邊玩水。水花散濺到荷葉上,像珍珠那樣圓潤晶瑩。(步驟一)可以想見,此時此刻這位少女的心情也恰似這飛珠濺玉的水花,喜悅、興奮、不能自持。(步驟二)作者巧妙抓住“弄水葉面,瓊珠碎而復(fù)圓”這一細節(jié),融主人公愉悅心情于描寫之中,真正達到了“一切景語皆情語”的境界。(步驟三)
3、 練習(xí):
⑴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回答問題:
唐多令
鄧剡
雨過水明霞,潮回岸帶沙。葉聲寒,飛透窗紗。堪恨西風(fēng)吹世換,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華,烏衣日又斜。說興亡,燕入誰家?唯有南來無數(shù)雁,和明月,宿蘆花。
【注】鄧剡,字光薦,號中齋,文天祥的同鄉(xiāng)和好友。本詞為南宋滅亡之后,鄧剡被俘,過建康時所寫。
下片中“唯有南來無數(shù)雁,和明月,宿蘆花”一句營造了怎樣一種意境?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
陳子昂
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
遲遲白日晚,裊裊秋風(fēng)生。
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
【注】①蘭若:香蘭和杜若。這是《楚辭》里面屈原最為贊賞的兩種花。②蕤:花下垂的樣子。
請簡析詩人在詩中所詠之物的特點以及由此抒發(fā)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