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上金光分五彩,足下紅蓮逐萬程;八卦仙衣來紫氣,三鋒寶劍號青蘋。伏龍降虎為第一,擒妖縛怪任縱橫;徒眾三千分左右,后隨萬圣盡精英。天花亂墜無窮妙,地?fù)斫鹕忛L瑞禎;度盡眾生成正果,養(yǎng)成正道屬無聲。對對幡幢前引道,紛紛音樂及時(shí)鳴;奎牛穩(wěn)坐截教主,仙童前后把香焚。靄靄沉檀云霧起,紛紛殺氣自氤氳;白鶴唳時(shí)天地轉(zhuǎn),青鸞展翅海山登。通天教主離金闕,來聚群仙百萬名。(出自《封神演義》第八十二回:三教大會萬仙陣)
通天教主出場于《封神演義》第七十二回,因三教簽押"封神榜",通天教主自知截教門人有許多人會死后封神,為了盡量避免死亡,通天教主書寫諭帖貼在宮外,教門人各自閉門緊守,不要輕易下山。
闡教廣成子打死截教 截教眾弟子在碧游宮外聽到通天教主不為火靈圣母作主,反而任由闡教"欺負(fù)",十分不忿,趁廣成子出碧游宮外時(shí)來圍攻他,廣成子不得已返回碧游宮求救通天教主,通天教主將領(lǐng)頭圍攻廣成子的龜靈圣母叫進(jìn)宮內(nèi),告訴她是火靈圣母不聽諭言,自取其禍。作為懲罰,通天教主讓龜靈圣母以后不許進(jìn)入碧游宮內(nèi)聽講。 其他弟子見通天教主"偏心"闡教,心里更加不忿,趁廣成子出宮后又來圍攻他,廣成子只得又返回碧游宮。通天教主見狀大怒,將宮外眾弟子喚至宮內(nèi),喝斥他們不守清規(guī),強(qiáng)生事端。廣成子這才得以離開。 廣成子離開后,截教多寶道人誣告廣成子,說他妄自尊大,稱闡教法術(shù)高強(qiáng),截教法術(shù)都是旁門左道。通天教主認(rèn)為廣成子是誠實(shí)君子,不會說這種話。但其他門人都來作證,訴說廣成子無禮,通天教主方才信過,他讓 姜子牙兵進(jìn)界牌關(guān),各處仙人陸續(xù)在此相會,通天教主來見元始天尊,元始天尊質(zhì)問通天教主,既然當(dāng)初一起簽押了封神榜,為什么又出爾反爾,擺下這么兇惡的陣法。通天教主則表示,是因?yàn)閺V成子辱罵截教,況且?guī)熥瘌欌x一教傳三友,雖然自己與羽毛禽獸相并,但元始天尊不也和自己是一本相傳嗎?元始天尊認(rèn)為,正是因?yàn)橥ㄌ旖讨魇胀降懿环秩伺c動物,才導(dǎo)致門下弟子人言獸行,搬弄是非。通天教主認(rèn)為自己"有教無類"不能是闡教辱罵截教的理由,于是邀元始天尊來破誅仙陣。 元始天尊從誅仙門入陣,通天教主發(fā)掌心雷,催動誅仙劍,將元始天尊頂上打落一朵蓮花。元始天尊觀陣后便出去了。 老子到后,又將通天教主指責(zé)一通,通天教主氣不過,和老子進(jìn)入誅仙陣大戰(zhàn)。老子使用"一氣化三清"之法,幻化出上清、玉清、太清三個(gè)道人,并老子四人圍攻通天教主,通天教主不識此法,一時(shí)出神,老子趁機(jī)用扁拐打了通天教主兩三下,然后出陣而走。 老子請來西方準(zhǔn)提道人和接引道人,與元始天尊共四人分別從離、兌、坎、震四方位進(jìn)入誅仙陣,通天教主在八卦臺上催動誅、戮、陷、絕等四仙劍來傷元始天尊等四人,四人各使法寶神通防護(hù),通天教主見不能傷,持劍與之短兵相接。通天教主敵不過,借土遁而起,又被燃燈道人用定海珠打落,四仙劍也被廣成子等趁機(jī)奪走。 通天教主逃走后,在紫芝崖立壇,設(shè)立" 通天教主讓門下虬首仙(青獅)、靈牙仙(白象)、金光仙(金毛犼)在萬仙陣內(nèi)布太極、兩儀、四象三陣,元始天尊讓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用法寶破陣,并將三仙收服,用為坐騎。 次日,通天教主率九曜星官、二十八宿等所有截教弟子于萬仙陣內(nèi),與闡教及西方教大戰(zhàn)。通天教主不敵,門下弟子有的無辜被殺,有的見勢不妙逃走,有的被西方教收走,長耳定光仙持六魂幡臨陣倒戈。萬仙陣大敗后,通天教主身邊只剩下了兩三百散仙。 通天教主不甘心失敗,準(zhǔn)備前往紫霄宮去找?guī)熥?a target="_blank" >鴻鈞道人
通天教主則本著人與自然和諧統(tǒng)一的先進(jìn)理念,摒棄狹隘的人本位思想,收了一些旁門的徒弟,所謂"披毛帶角,濕生卵化之輩"。
"有教無類"是通天教主明達(dá)、值得贊揚(yáng)的一面,卻也因此表現(xiàn)得與人教、闡教乃至西方二教的格格不入;通天教主的"有教無類"本身就是一種仁義的體現(xiàn)。在封神之戰(zhàn)中, 雖然門下弟子屢屢被闡教殺害, 心中有氣, 也不曾教唆門下報(bào)復(fù)闡教, 還屢次囑托門下不可傷闡教弟子性命, 亦可謂之"仁"。
奎牛,通天教主常用坐騎
青蘋劍,通天教主常用寶劍,萬仙陣時(shí),被西方準(zhǔn)提道人用七寶妙樹打碎。
誅仙四劍:即誅仙劍、戮仙劍、陷仙劍、絕仙劍,配合誅仙陣圖可設(shè)"誅仙陣",誅仙陣被破后,四劍落入闡教之手。
漁鼓,萬仙陣時(shí),通天教主曾用來和準(zhǔn)提道人交戰(zhàn)。
紫雷錘,萬仙陣時(shí),通天教主用來和老子交戰(zhàn)。
穿心鎖,通天教主賜予余元讓他生擒懼留孫的法寶,但余元尚未祭出穿心鎖便被懼留孫用計(jì)生擒。
六魂幡,幡有六尾,尾上寫上目標(biāo)人物的姓名,用符印祭拜完畢后,搖動以取其性命,因長耳定光仙的背叛而未能發(fā)揮作用。
鴻鈞道人,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三人的師父。
老子,八景宮玄都大老爺,通天教主和元始天尊的大師兄。
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的二師兄,居于昆侖山,闡教教主。
上四代弟子:即多寶道人、金靈圣母、無當(dāng)圣母、龜靈圣母,常隨通天教主在碧游宮聽講,封神之戰(zhàn)時(shí)無當(dāng)圣母逃、多寶道人被老子捉拿帶往西方,其他二人俱喪于萬仙陣大戰(zhàn)。
三霄仙子:即云霄仙子、碧霄仙子、 趙公明,三霄仙子的親兄長,居于峨嵋山羅浮洞,自稱先有自己后有天。受聞仲邀請下山助商伐周,連續(xù)打敗闡教多名仙人,后被散仙陸壓用釘頭七箭書暗害而死。 十天君:即秦完、趙江、董全、袁角、金光圣母、孫良、白禮、姚賓、王奕、張紹,居于東海金鰲島,受聞仲邀請下山,擺下十絕陣,先后死于闡教弟子以及陸壓等人之手。 石磯娘娘,居于骷髏山白骨洞,因座下弟子被哪吒打死,欲找哪吒尋仇不成,被太乙真人所殺。 其他弟子:九曜星官、二十八宿等,隨通天教主下山,全部喪于萬仙陣內(nèi)。 聞仲:金靈圣母的弟子,在商為太師,因常年征戰(zhàn)在外而未能親身輔佐紂王,導(dǎo)致商臣多有被害或叛逃者,西周姬發(fā)稱武王后,調(diào)各路兵馬對其進(jìn)行討伐,并邀截教仙人前來助陣,失敗后于絕龍嶺被火燒而亡。
戲曲《誅仙陣》之通天教主:闡教門人廣成子助姜尚,在界牌關(guān)前將截教門徒火靈圣母打死,通天教主大怒,親領(lǐng)七妖徒,往界牌關(guān)擺設(shè)誅仙陣,點(diǎn)名要廣成子、姜尚破陣,姜尚請來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等皆不能破解,幸接引、準(zhǔn)提二道人趕來,共破奇陣,通天教主大敗,七妖均現(xiàn)原形。
年份 | 影視劇 | 演員 |
1990年 | 電視劇《封神榜》 | 錢楓 |
1999年 | 電視劇《東游記》 | 黃世南 |
1999年 | 電視劇《蓮花童子哪吒》 | 利永錫 |
2006年 | 電視劇《封神榜之鳳鳴岐山》 | 李慶祥 |
2009年 | 電視劇《封神榜之武王伐紂》 | 姚云舜 |
2015年 | 電視劇《封神英雄榜》 | 盧勇 |
明代文學(xué)家鐘惺:余常笑世人耳朵軟,專信婆子搬唆,無有丈夫氣。今見通天教主為神仙領(lǐng)袖,猶自聽徒弟戳舌,便動無明之火,連自己做的事都反悔了,不但不可做神仙,連丈夫也做不過。世人所以怕老婆,故不敢不聽其指使,難道神仙怕徒弟不成?果徒弟乎?老婆乎?余不解此意,謂問有徒弟者;常聞人說道人心最狠,余尚未深信斯言。今見通天教主所有"戮仙"、"陷仙"、 "誅仙"、"絕仙"四劍,利害不可當(dāng),雖老子、元始二天尊猶自凜然,其余散仙則不敢攖其鋒矣。似如此毒惡之劍,豈是慈悲者所蓄之物?意當(dāng)年之鼻祖如此,其流派更甚,有以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