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數學備課筆記 09-10學年第一學期 2009-12-09 14:48:31 閱讀82 評論0 字號:大中小 訂閱
宣州區(qū)貍橋鎮(zhèn)昝村中學 汪浩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經歷收集數據、進行試驗、統(tǒng)計結果、合作交流的過程,估計一些復雜的隨機事件發(fā)生的概率.
2、過程與方法
經歷試驗、統(tǒng)計等活動過程,在活動中進一步發(fā)展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對貼近學生生活的有趣的生日問題的試驗、統(tǒng)計,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且有助于破除迷信,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和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試驗的方法估計復雜的隨機事件發(fā)生的概率;
難點:試驗估計隨機事件發(fā)生的概率;
三、教學過程
第一環(huán)節(jié):課前準備(提前一周布置)
內容:以6人合作小組為單位,開展調查活動:每人課外調查10個人的生日、生肖.
目的:收集數據,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提供素材,在課堂中運用源于學生實際調查的真實數據展開教學,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及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另一方面,也鍛煉了學生的社交能力.
實際效果與注意事項:學生課外收集數據時有可能來自相同的人,各小組課前準備時老師提醒盡量避免調查相同的人.
第二環(huán)節(jié):情境引入
內容:《紅樓夢》第62回中有這樣的情節(jié):
當下又值寶玉生日已到,原來寶琴也是這日,二人相同。……
襲人笑道:“這是他來給你拜壽.今兒也是他的生日,你也該給他拜壽.”寶玉聽了,喜的忙作下揖去,說:原來今兒也是姐姐的芳誕.”平兒還福不迭。……
探春忙問:“原來邢妹妹也是今兒,我怎么就忘了。”
……
探春笑道:“倒有些意思,一年十二個月,月月有幾人生日。人多了,便這等巧了,也有三個一日,兩個一日的。……
目的:以小說情節(jié)開篇,引人入勝,直接引入與生日有關的話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實際效果:學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并陷入思考:為什么“便這等巧?”
第三環(huán)節(jié):探索新知
經歷試驗、統(tǒng)計等活動過程,估計復雜隨機事件(生日相同)的概率。
內容:
教師提出問題串
(1)400位同學中,一定有2人的生日相同(可以不同年)嗎?有什么依據呢?
(2)300位同學中,一定有2人的生日相同(可以不同年)嗎?
(3)教師提出一個論斷:“我認為咱們班50個同學中很可能就有2個同學的生日相同”你相信嗎?
對于問題(1),學生能給予肯定的回答“一定”,對于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可以用“抽屜原理”加以解釋。例如,有的學生會給出如下的解釋:“一年最多366天,400個同學中一定會出現至少2人出生在同月同日,相當于400個物品放到366個抽屜里,一定至少有2個物品放在同一抽屜里—抽屜原理:把m個物品任意放進幾個空抽屜里(m>n),那么一定有一個抽屜中放進了至少2個物品”。
對于問題(2),學生會給出“不一定”的答案。
對于問題(3),學生會表示懷疑,不太相信。
于是,在班級課堂里展開現場的調查。得到數據后請學生反思:
① 如果50個同學中有2人生日相同,能否說明50人中有2人生日相同的概率是1?
② 如果50人中沒有2人生日相同,就說明50人中2 人生日相同的概率為0?
學生能根據以往的知識進行反思,并能舉一些類似的問題作為例子。例如:
隨意拋擲一枚硬幣,若國徽面朝上,說它的確概率為1,國徽面朝下的概率為0.顯然是錯誤的,我們知道它們的概率均為0.5.
隨意拋擲一枚骰子,“6朝上”時我們說“6朝上”的概率為1,6朝下的概率為0,顯然也是錯誤的,我們知道它們的概率為1/6.
活動一,每個同學課外調查10人的生日,從全班的調查結果中隨機選擇50人,看有沒有2人生日相同,設計方案估計50人中有2人生日有相同的概率.
活動設計目的:通過具體收據數據、實驗、統(tǒng)計結果過程,豐富學生的數學活動經驗,對本節(jié)課有更直觀的感知,經歷用實驗估計理論概率的過程,初步感受到生日相同的概率較大.
設計方案:學生自主設計.
附學生設計的方案:
方案一:將每個同學調查的生日隨機排列成一方陣,然后按某一規(guī)則從中選取50個數據進行實驗(如25×20),從某行某列開始,自左而右,自上而下,選出50個數).
方案二:把全班每個同學所調查的數據寫在紙條上,放在箱子里隨機抽取.
方案三:從50個同學手里隨機抽取一個調查數據,組成50個數據.
方案四:全班分成10個小組,把每個小組調查數據放在一起,打亂次序,隨機抽取5個,然后10個小組的結果放在一組成50個數據.
活動過程指導:
(1)節(jié)約時間,生日表示方式簡化成四位數.如“0217”
(2)人人參與,大膽發(fā)言、交流、討論從大量的重復試驗活動中感受生日相同的概率較大.
(3)激勵學生提出更好的活動方案,如:產生1~365之間某一自然數隨機數的方法;分工制作1~365自然數卡片,放入紙箱隨機抽取一張,記下號碼,放回去,再隨機抽取,直至抽出50張,多次重復試驗,并估計出50人中有2人生日相同的概率,此為模擬試驗.
活動評價指導:
(1)學生的參與程度,活動過程中的思維方式,與同學合作交流情況.
(2)鼓勵思維多樣性.
(3)關注學生能否用實驗方法估計一些較復雜隨機事件發(fā)生的概率.
(4)關注學生對概率的理解是否全面.
(5)關注實驗次數.
實際效果:通過以上探索活動,經歷了大量重復試驗,能估算出50人中有2人生日相同的概率是多少.約0.9704,很大.
結果可解釋《紅樓夢》生日相同“遇的巧”的問題.這個結果出人意料之處就在于其結果違反了人們的直覺:人們往往覺得兩人生日相同是一種可能性不大的事情,計算結果卻是:如果人數不少于是23人,這種可能性就達50%.看下表是“幾個人中至少有2人生日相同”的概率大小表:
第四環(huán)節(jié):練習提高
內容:課本P175隨堂練習
課外調查的10個人的生肖分別是什么?他們中有2人的生肖相同嗎?6個人中呢?利用全班的調查數據設計一個方案,估計6個人中有2個人生肖相同的概率.
目的:本問題與前面生日問題類似,借助于課外調查的數據再次進行有關問題的概率估算,豐富數學活動經驗,直觀感受較復雜事件的概率問題.
設計方案:模仿生日問題,學生自主設計,以上方案僅供參考.
方案一:全班分6人一小組試驗(多出人員可一人當2人,3人),每人隨機寫下自己調查的一個生肖,小組長匯總收集數據,統(tǒng)計結果,課代表收集全班數據,估算6人中有2人生肖相同的概率.
方案二:將全班調查好所有結果寫在紙條上,放進箱子里隨機抽取6張.
方案三:生肖結果用數字代替排成方陣.
活動過程指導:
(1)簡化過程,把生肖按順序用1-12個數據代替.
(2)鼓勵學生積極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3)在討論、交流過程中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大量重復試驗中頻率穩(wěn)定于概率的意義.
(4)激勵學生探索該問題的模擬試驗.
活動評價指導:
(1)主要是積極評價,鼓勵學生思維的多樣性.
(2)看學生能否用試驗的方法估計一些復雜隨機事件的概率.
(3)關注學生對概率意義的理解是否全面.
(4)此問題的理論概率約0.78,在此不要求學生把結果精確到那一位.
第五環(huán)節(jié):課時小結
內容:師生共同總結本節(jié)內容
目的:回顧本節(jié)教學目標
學生先自我總結,然后師生共析:
本節(jié)課經歷了調查、收集數據、整理數據、進行試驗、統(tǒng)計結果,合作交流的過程,知道了用大量的實驗頻率來估計,一些復雜的隨機事件的概率,當試驗次數趙多時,實驗頻率穩(wěn)定于理論概率,還知道了“直覺并不可靠”,本節(jié)“生日相同的概率”50人中有2人生日相同的概率竟高達0.97,這有違我們的“常識”.實際上,生活中有很多類似巧合,實則平凡且極為平凡的現象,如果我們從科學的角度通過實驗估計隨機事件發(fā)生的概率,用知識來武裝我們的頭腦,我們就會“透過現象看本質”,也不會受別有用心的人的欺騙,從而破除迷信,樹立正確的唯物主義世界觀.
第六環(huán)節(jié):布置作業(yè)
1、課本P175習題6.52、收集有關概率的文章
四、教學反思
1、教材是教與學的素材,可以充分利用、拓展、豐富、創(chuàng)新.本節(jié)課教材提出的生日相同的問題,教師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能力,發(fā)散思維,設計多種多樣的活動方案,完成本節(jié)教學任務,更重要的是發(fā)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合作與交流的能力.
2、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也就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多用積極的評價、恰當的引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3、應注意的問題:①由于設計活動方案各異,可能時間上會緊張,需要在活動過程中老師加以引導,以便節(jié)省時間,按計劃完成本節(jié)課教學任務.②對學困生在小組里的表現應予以更多關注,多鼓勵其參與,并給予指導,使其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務,產生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