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試玉
引 子
為了更好的詩詞交流,讓大家相互提高,小樓師友舉行有關《秋》為主題的詩賦活動,此次設投票功能,得票數(shù)多的前8名,參加本期小樓的《每周試玉》欄目點評。五位點評嘉賓名單(按姓名拼音排序)【注:嘉賓各選數(shù)首點評將在下期刊出,敬請期待】
嘉賓一:韓倚云 業(yè)航天宇航技術與機器人,工學博士,副教授,余力為文。北京詩詞學會副秘書長、陳少梅詩書畫院院長。
嘉賓二:何智勇 中國楹聯(lián)學會辭賦研究院副院長,浙江辭賦學會副會長,唐社社長。
嘉賓三:劉魯寧 網(wǎng)名老劉茶舍,上海詩詞學會理事,清上清音論壇首席版主,海派詩人。
嘉賓四:了凡 本名徐非文,2015“詩詞中國”最有影響力網(wǎng)絡詩人,中華詩詞學會常務理事、珠江月詩社名譽社長、鐵沙詩社社長,詩詞吾愛網(wǎng)投資人,西江月文化發(fā)展(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
嘉賓五:夢欣 (品藝齋郭業(yè)大)香港詩詞學會顧問,知名詩詞評論家,詩人。
秋山行吟【305票】
王躍東(河北)
多彩叢林淡霧藏,秋山穿件夢衣裳。
扇皴潭影飛鷹翅,撩醉琴心美酒觴。
落葉蕭蕭聲漸近,流年杳杳筆幽香。
紅箋欲帶一溪水,徑向源頭那地方。
韓倚云試評:
整體意向甚好,幽深淡遠。首聯(lián)破題,點明秋之“夢衣裳”,唯“秋”字當與題目避開,頷聯(lián)承接秋景展開描述,用意向緊扣“行”字而寫,唯氣脈略欠順通,對仗略欠工。頸聯(lián)緊扣“吟”字而寫,唯覺“筆幽香”略顯湊?!肮P幽香”若改成“XX長”似更好。尾聯(lián)意韻綿長,“源”字令人想到“桃源”“水源”等。
何智勇評:
語言唯美,造句有條理,不避俗語。
劉魯寧評:
形飄逸,質略松。
了凡評:
首聯(lián)近口語,但詩味在。且上手給一幅全景、遠景,信息豐富、直接點題,畫面感強。“秋山穿件夢衣裳”,不俗。頷聯(lián)承接首聯(lián),應是“行入”了秋山,將鏡頭拉向山中。然且行且歌中,有美酒觴出鏡,似有湊韻之嫌。頸聯(lián)中規(guī)中矩,略淡。尾聯(lián)一箋引水,“那地方”十分精彩,開了意境之窗,留下想象空間,有曲徑通幽何處之妙。
夢欣點評:
有秋山景象,但少行吟意趣。作為一首七律來說,此作瑕疵甚多。七律是近體詩中格律要求最為嚴格的體裁,中二聯(lián)務必出彩。一是對仗須嚴整,二是落筆有奇趣,讀來不同凡響。但此作,飛鷹翅與美酒觴,聲漸近與筆幽香,均不能成對,或勉強可對卻毫無氣魄與風韻。從結構來看起承轉合脈絡不清晰,“筆”、“紅箋”等意象出場過于突兀。從遣詞煉字來看,尚有待提高,象“穿件夢衣裳”的“穿件”二字用的欠當,“飛鷹翅”也見別扭,“紅箋欲帶一溪水”一句更不通,紅箋是信紙,如何“帶”水?這些,如果多讀前人作品,熟悉詩家語的用法,在文字表達上就會少出紕漏。
秋日浦江尋菊不得【253票】
王義勝(上海)
霜老浦江無菊畦,一年秋景枉沉迷。
清香最憶疏籬影,冷艷堪同皓月低。
修漫路途遙不及,憊衰足力局難躋。
歸看案上瓷瓶里,三二花枝待詠題。
韓倚云試評:
用“尋菊不得”之意向諷當世,選材甚佳,頗見自家懷抱。首聯(lián)點題,欲賞無菊,唯“菊”字當酌。頷聯(lián)之“清香”、“冷艷”對仗甚工,“疏籬”與“皓月”略欠工,“影”與“低”略欠工。頸聯(lián),“修漫”用屈原之“路漫漫其修遠兮”典, “憊衰”用辛棄疾之“甚矣吾衰矣”之典,深入表達菊意再難尋,用典甚佳,唯覺文字功力略欠。尾聯(lián)道出菊意在家、在自身、在內(nèi)心之意,可當?shù)陌С羁?,亦可當積極看。
何智勇評:
緊扣體面,娓娓道來,可見詩人之心。
劉魯寧評:
穩(wěn)健,清高!
了凡評:
冷艷堪同皓月低,為何是低?憊衰足力局難躋,躋與局牽強。秋日浦江尋菊不得,卻又三二花枝在家里了,不是不可,只是難妥。
夢欣評:
此作中二聯(lián)同樣對仗欠工(疏籬影與皓月低、遙不及與局難躋均不能對),且詩作立意也未妥。一般來說,訪人不遇及尋花不得,應該有個前提,是那地方原本有人、有花,只是出于某種原因而見不著。但詩文首句卻說浦江沒見到有種菊的地方,到底是以前有現(xiàn)在沒有還是一直就沒有,讀者恐怕也是一頭霧水。這霧水來自作者交代不清楚。同時,“尋菊不得”之后所表達的情感也無感人之處,這局限于作者的見識與胸襟。因為沒有菊花便覺得秋景過于“沉迷”估計沒有太多人會有同感,沒有同感自然不會有思想的征服力,作品難以深入人心。
游園【157票】
劉能英(北京)
竹園僻處寄行蹤,知有明星未得逢。
幽徑中分林蔭道,怨聲偏起草根蛩。
近來天意誰能會?大抵秋寒日漸濃。
夜不關心人自愛,棉麻裹腹葛圍胸。
韓倚云試評:
首句一“寄”字寫出漂泊無根之感,第二句,把距離拉開,“明星未得逢”出人意料之外,令人眼前一亮,又在情理之中?!爸蟹帧迸c“偏起”對仗甚是巧妙,“林蔭”與“草根”兩個意向,表明詩人的現(xiàn)實身份與對生活的向往。頸聯(lián)之“會”與“濃”對仗還能再工。以天意難會、秋寒易濃之意向表達身不由已的生活狀態(tài)。尾聯(lián)回到首句之“寄”字,使詩意升華。
技法頗為純熟,取材頗見新意,私以為,劉能英先生的作品必會在詩詞史上大書一筆。
何智勇評:
有情有景,深得筆法。秋意畢見。
劉魯寧評:
讀罷此詩,清寂感油然而生。
了凡評:
前三句未讀出“秋”味,雖咬住了游園,但畢竟本次主題在“秋”。頸聯(lián)的“流水”不錯。尾聯(lián)突兀,游園游到夜冷,以至于“棉麻裹腹葛圍胸”了。全詩似拼圖,首、身、尾之間縫隙很大,難以融通。
夢欣評:
此作構思似乎頭緒有點零亂,或者說詩人想要表達的情感,難以通過文本與意象讓讀者有個大致的了解。游園的地點是“竹園僻處”,但所見只有“幽徑中分林蔭道”這一句,而“草根蛩”的叫聲應該是出自想象,因為“夜蛩扶砌響”,那是夜里的場景,白天是聽不到的。其他的,似乎便與游園沒有太大關系了。當然,還有未遇“明星”一事,與游園有關,而且,“怨聲”似乎便由此而起。全詩引起作者感慨的也就二件事:“明星未得逢”與天意日漸寒冷而無人“關心”。作者也許想寫點“你懂的”那一類社會弊端與憂慮,游園只是一個切入口,但意象的選擇與場景的描繪無法收到應有的效果。
秋 日【110票】
笨笨(廣東)
掩戶驅明月,披衣厭冷秋。
何時身似雁,獨自向沙洲。
韓倚云試評:
起句不凡,反古人之意,而寫“驅明月”,非不愛之,是懼秋涼也,可見秋涼之致,以至于詩人無心賞秋之明月。三、四句用“雁”、“沙洲”又反古人之意,寫出對沙洲之向往,自身之不自由。沙洲本寂寞之地,而詩人反向往之,非常有力的抒發(fā)了自身之卑微之無奈,此首頗具震撼力。使我想起了歐·亨利的《警察與贊美詩》,主人公蘇比面對著寒冷與饑餓,而要解決這些問題,他有兩種選擇:第一是承受巨大的精神屈辱,到政府救濟機關領取施舍,第二則是進監(jiān)獄。他經(jīng)過一番考慮之后,決定去監(jiān)獄待三個月,這樣的決定對于平常人而言,的確無法理解,監(jiān)獄是每個人都抵觸的地方,而對于蘇比而言卻是過冬的最佳去處,他為達成這一目標,費盡心思,終未能如愿,當他想重新做人遠離監(jiān)獄時,卻被關進了監(jiān)獄。
此作頗見巧思,整首渾然天成,詩人前途無量!
何智勇評:
末句出人意表,高潔之心、寂寥之意,隱然在焉。
劉魯寧評:
通篇冷色,未宕開。
了凡評:
驅、厭,似是表達對冷秋、冷月的不滿,所以希望“身似雁”,目的應是擺脫眼前狀態(tài),但結句“獨自向沙洲”,看不出有迥異眼前狀況的跡象?;蛟S,獨自向南州這類會更達意些。
夢欣評:
“厭冷秋”而身無掙脫之力,乃遷怒于明月,以為緊閉門戶便可驅趕寒冷,見其“癡”矣!此作言簡而意深,且一意圓緊,旋轉而下,氣貫首尾,正有“幽妙以為理,想象以為事,惝恍以為情”的高超手段,是為可讀之佳作。
秋 思【92票】
李恭震(上海)
星光沉醉信天游,漁火微寒獨木舟。
絮荻紛飛多少夢,鄉(xiāng)音點染幾重樓。
曾經(jīng)百宴終寥落,了卻浮名更自由。
唯我詩心如碧月,無須歸隱也清流。
韓倚云試評:
起句把秋之思定為“沉醉”,第二句,用“漁火微寒”意向寫淡淡哀愁。頷聯(lián)描寫秋景,頸聯(lián)轉接為抒發(fā)自身之情,尾聯(lián)豁達,乃詠秋思之正途。
何智勇評:
融現(xiàn)代寫作手法于古詩之中,景象精麗。
劉魯寧評:
畫面微散,氣質尚佳。
了凡評:
“鄉(xiāng)音點染幾重樓”,移覺乎?用鄉(xiāng)音“遠隔”幾重樓似更妥些?!傲藚s浮名更自由”,好,思出味道來了,但出句“曾經(jīng)百宴終寥落”中的“百宴”應可斟酌以更貼切者替代之。結得精彩,“唯我詩心如碧月”如作“剩我詩心如碧月”,似更能呼應上聯(lián)。
夢欣評:
秋思在“星光”、“漁火”、“絮荻”、“鄉(xiāng)音”、“百宴”、“浮名”、“歸隱”、“清流”一系列意象中流轉,以時光流轉、物是人非的世間變幻為背景,道盡人生幾多感慨,最終以“清流”自我欣賞而具坦蕩胸懷。遣詞用字大體到位,中二聯(lián)對仗也見功力。唯缺乏時代氣息,內(nèi)容陳舊,見識過于一般,抓不住人心。
感 時【92票】
空空法師(香港)
登高未有詩,秋緒只卿知。
不盡相思意,浮云竟覺癡。
韓倚云試評:
登高因思,對“卿”之思勝過作詩,此意云知天知,真乃癡人也!
何智勇評:
寥寥數(shù)筆,秋心宛在。一段人生況味,頗有相應。
劉魯寧評:
癡字有些外露。
了凡評:
秋緒只卿知抑或秋緒自心知耶?人覺浮云癡還是浮云覺人癡也?
夢欣評:
此作過于朦朧,不知令作者“不盡相思”者到底是故鄉(xiāng)、還是故鄉(xiāng)的人,但從未有情感表達而對方竟能明了其“愁緒”這一點來看,則應是“心有靈犀”即相知相愛之人。結句以“浮云”的詫異眼光,間接地描繪作者“登高”遠望的站立之久,揭示“相思”的情感之深,詩味頗為雋永?!?/span>
秋天雜詠【88票】
安全東(四川)
晴空賓鴻過,一字映秋水。
山影亦澄鮮,只是扶不起。
韓倚云試評:
賓鴻行成“一”字,乃秋之重要標志也,三句繼續(xù)描述,四句升華,發(fā)表感慨,技法頗見純熟!
何智勇評:
大好。造句老辣,數(shù)筆寫景,大氣不拘。如見水墨畫。
劉魯寧評:
通篇極具畫面帶入感。山影澄鮮,卻下一扶字,妙!
了凡評:
“山影亦澄鮮,只是扶不起”,“扶”字妙。
夢欣評:
這首仄韻五言不講究平仄的運用,是為古絕而非近體。“扶不起”一語頗妙。言“山影”也沉浸于水里也,一者其物象為虛,二者倒影于水下,如何扶?不能扶而言扶不起,見情之癡矣。有此妙筆,當為佳作。
題小院柿子樹【73票】
王建強(河北)
去年紅滿樹,今歲卻無多。
留下七八個,飛來小鳥啄。
韓倚云試評:
寫農(nóng)家之秋景,去年今歲略有不同,借尋常之景寫尋常之事,技法純熟,如能升華主題更好,所謂高手看技法,超高手看胸襟與深度,是也!
何智勇評:
淡然。而詩人之心緒,于斯可見。
劉魯寧評:
有感慨,不多言,留一副素描與人回味……
了凡評:
一二三句作了大量鋪墊,無妨,可期待第四句奇峰突起,引人入勝,然第四句依然平淡,讀完若有所失。
夢欣評:
也是五言古體,但一者過于寫實,二者本為常見之景,沒有比興之筆,缺乏想象空間,既無奇趣,也無妙語,充兒歌仍嫌意淺。
部分專輯回顧:
【小樓詩話】王翼奇:綠痕廬(九)每周試玉(43):點評者(鄒國榮,張慶輝)
小樓部分作者及其網(wǎng)址:
中華詩詞研究院 李文朝 楊逸明 曹長河 張海鷗 吳未淳 北極狼獾 王海亮 凡無塵 楊新躍 郭慶華 高求志 王婉麗 弄影 韓麗閣 戴根華 王建強 曾少立 王一川 張慶輝 程皎 冉長春 康福 趙仁珪 黃旭 李恭震 徐鵬 白秀萍 孫延紅 楊敏 楊金亭 劉川 張淑萱 畢小板 胡逆風 周篤文 劉慶霖 楊琀 任倞 于鐘珩 陳興 杜琳瑛 凌澤欣 李亞丹 王蟄堪 孫臨清 石屋詩舍 麥笛兒 王玉斌 郁時威 化谷金青 王躍東 肖三羊 梁鴻鷹 了凡 楊勇民 孫琴安 馬力 林峰(香港) 林培養(yǎng) 夢欣 葉良俊 胡文漢 陳繼豪 風清 金水 老樹畫畫 蘇些雩 池健 詹驍勇 鄒國榮 黃祥壽 海上清音 陳少平 嚴錦堯 大有同人 林崇增 蘇俊 韓倚云 楚之氓 陶漢清 吳國華等 張濤濤 曾少立 劉學敏 班美茜 黃浴宇 洪君默 郭愛萍 醉龍 蔡世平 曾齊祿 張柳 劉繼鵬 時間鳥 空空法師 皇甫國 周粟庵 沙漠海 楊光勝 鄭玉偉 沈旭納 張海燕 章一菲 田遨 詩詞一家人 郭宏偉 王震宇 陳引奭 姚海寧 徐中美 江嵐 雪馨 胡迎建 王國欽 張忠梅 徐中秋 陳一凡 毛谷風 阿袁 何其三 何鶴 汪超英 李利忠 汪冬霖 何智勇 汪 亮 古漢新 王翼奇 尚佐文 汪康哉 何春英 丁金潮 趙玉 任戰(zhàn)白 李含江 孔梅 張文富 程良寶 縹緲鴻影 劉南陔 邢容琦 寒劍 古求能 梅子卿卿 燭焰 省吾 張梅琴 賈清彬 滕萬良 劉征 李樹喜 熊東遨 葉元章 樓立劍 張明新 時新 包德珍 如果 吳祖剛 姚泉名 魏新河 趙京戰(zhàn) 李偉亮 獨孤食肉獸 周退密 李致音 廖國華 龔霖 熊盛元 武立勝 高中昌 藍天孤鶴 李蔚斌 張棟 鐘振振 孫寅 張文富 韋樹定 張青云 歸樵 劉能英 傅璧園 陳衍亮 夢也無聲 羅永珩 盧競芳 蝴蝶莊生 楚家沖 星漢 常永生 成德俊 王德珍 焚琴煮鶴 李明科 王躍平 王艷玲 葛勇 了了堂 吳承曙 晉風 詩酒當歌 李夢癡 寒顫星 范詩銀 一粟齋 墨蘭心語 金嗣水 何革 李葆國 高昌 劉雁來 曹輝 布鳳華 莫真寶 宋彩霞 袁履莊 鄭萬才 倪卓雅 李文慶 賈智德 張立挺 張曉虹 王致和 潘朝曦 周華 留取殘荷 孫懷中 安全東 李宗健 胡社橋 陳仁德 方躍明 沈滬林 王卓平 林從龍 孫全元 季軍 潘泓 邱紅妹 常立英 喻軍 鄧世廣 黃旭 王傳明 武陽 鮑淡如 李愛蓮 段維 安燕梅 趙玉林 邵益山 余一睿 秋水軒 張春義 喻石生 周嘯天 馮曉 湯敏 祁冠忠 張萬銀 劉剛 許錦星 田野 王義勝 瞿若 冬寧 沈利斌 周銘耿 甄秀榮 史濟民 陳逸卿 四知堂主人 林峰 平沙 倪卓雅 楚成 鄧建軍 施提寶 那成章 王敬仁 曹世清 莫林 陳良譽 胡樹民 丁漢江 胡立寧 丁德明 盧景沛 曹森 張祚勛 陳繁華 李忠利 蔣有亮 王曉暉 落日長河 葉嘉瑩 劉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