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秋雨芭蕉
詩:七律一首,不限韻。
要求:詠物與抒情相得,切情切境,幽思綿邈。
【詩部】
蝴蝶莊生
別樣秋簾淅瀝融,巴山望斷演空蒙。
吟來入夢心頭雨,敲盡相思葉底風(fēng)。
覆鹿幽懷成雅事,打窗閑趣寄瓊宮。
離人愁向嶺南去,一曲颼颼舒卷中。
先生點評:中二聯(lián)含蓄蘊藉,大好。“融”字用句末稍顯弱 。
趙丁
黃昏淅瀝洗寒秋,難洗青羅百丈愁。
院鎖幽人分淺墨,禪皈倦客認輕舟。
新株已折聲猶脆,老牖頻開盞未休。
問訊年年南浦雁,幾多別淚灑枝頭。
注:宋·陳宓:西窗芭蕉:青羅千丈拶窗排。
先生點評:切題切境,寄寓深沉。難洗青羅百丈愁句置后方好,愁心以意境出之為法。
景之
簾外瀟瀟打葉聲,凋年急景兩牽縈。
風(fēng)摧綠扇秋將盡,露泣朱弦曲未成。
一枕連珠聽水滿,半窗碎錦看云橫。
多情翦就傷心處,只待朝陽送曉晴。
先生點評:含蓄蘊藉,情以境出,頗見手法。頸聯(lián)與上下稍顯粘連,倘以議論出之,更顯精神陡峭。
大閑人
丁零不倦作清彈,秋氣扶疏葉未殘。
點滴巴山檐下淚,幽涼楚瑟指尖瀾。
長宵傍竹吟中散,細雨憑窗聽易安。
倘解人間憂樂慣,幾聲悲切幾聲歡。
【注】中散,指嵇康,有《廣陵散》未傳。
先生點評:中二聯(lián)對句意境頗佳,開句和結(jié)句尚須琢磨。倘解人間憂樂慣句未能宕起,故結(jié)句乏力。
【觀秋雨芭蕉】
謝郎
誰將秋恨置君邊,亂入西風(fēng)獨自閑。
蓬戶桐飛蛩已老,穹蒼云黯雁先還。
不堪向晚瀟瀟雨,來對荒庭瑟瑟顏。
欲問綠天多少淚,空隨夢境越重山。
先生點評:此首意境綿邈,頗見功力。唯“置君邊”稍顯突兀。
吟魂
久立紅墻綠瓦邊,眾芳凋盡自清閑。
殘荷打雨枝猶折,瘦竹披風(fēng)節(jié)已彎。
四序陰陰頂天地,一番瀝瀝洗容顏。
縱然長握芭蕉扇,何日能過火焰山。
先生點評:首聯(lián)好,中二聯(lián)離芭蕉稍遠,雖作襯景亦不宜。殘荷被雨枝可折為常理,而瘦竹節(jié)彎卻非常理。結(jié)句頗具想象力,然于此首中意境稍隔。
楚江棠
聳立西園翠未凋,川原肅殺氣全銷。
息塵驟雨居高下,題葉幽人到底遙。
心許虬枝存碩果,情鐘沃土樹孤標(biāo)。
秋聲一片如成賦,容我靜當(dāng)云水謠。
先生點評:此首意境有隔,因時空未能統(tǒng)一,如西園和川原。頸聯(lián)“心許虬枝存碩果,情鐘沃土樹孤標(biāo)。隨屬對工穩(wěn),卻缺乏空靈綿邈的情思。
日_月
涼風(fēng)近晚無端起,樓角西檐寒漸生。
倚檻性情隨葉冷,隔簾顏色和霜清。
重臺幽夢年年斷,別影深杯故故驚。
莫教云階仍滴瀝,青箋一夜付燈檠。
先生點評:此首幽深孤迥?!皼鲲L(fēng)近晚無端起,樓角西檐寒漸生?!贝寺?lián)未若直入夜雨芭蕉為佳?!爸嘏_幽夢年年斷,別影深杯故故驚”最見深心。
湘上散人
秋院凄聲不忍聞,倚窗偏是遠游人。
或從蔣捷客中綠,誰信王維雪里春。
回顧半生如覆鹿,未知幾日罷奔鶉。
當(dāng)年卻愛籬邊雨,每聽芭蕉每覺親。
先生點評:情得興寄,意境便出。中二聯(lián)對句亦好。每聽改作今聽,每覺改為亦覺才合乎意境。
遠志齋
紛紛落木裹寒風(fēng),反鎖衡門在逸峰。
一角蠻蕉少顔色,當(dāng)時細雨甚朦朧。
斜粘密葉從掀舞,滿捧瓊珠照動容。
忽有哀蛩鳴急促,聲聲腸斷亂云中。
先生點評:此首意境略少渾融,詩以切情切境為最。忽有哀蛩鳴急促,聲聲腸斷亂云中,結(jié)得好。
揮手袖底風(fēng)
家住城南十二橋,娉婷意態(tài)楚宮腰。
愁心暗卷秋方晚,紈扇輕分恨未銷。
雨撥商音悲別賦,鶯啼舊語訴離騷。
臨窗悵憶當(dāng)年事,付與西風(fēng)一夢遙。
先生點評:意境渾融,興寄繾綣。首二句比擬突兀,楚宮腰擬人化太重,未若以白描自然。
仲雍胄胤
淅瀝西窗聒耳聽,閑愁難遣夜來經(jīng)。
電爐煮茗香初熟,冰簟驚秋醉半醒。
客夢摧殘蕉葉媚,游蹤踏老柳堤青。
泠泠清韻瀟瀟雨,如訴書齋座右銘。
先生點評:切題切境,詞語之揀擇應(yīng)十分用心。如聒耳,電爐,蕉葉媚諸詞,減損了詩之意境。
桃熟流丹
單蓋半旗誠不分,叢生傍竹綠氤氳。
階前闊扇搖絲雨,野外青山挽暗云。
清寂來時心易卷,秋風(fēng)起處意難群。
誰攜幽恨西窗下,打葉聲聲盡可聞。
先生點評:清寂來時心易卷,秋風(fēng)起處意難群。誰攜幽恨西窗下,打葉聲聲盡可聞。詩之后半意境渾融。而闊扇,半旗之比喻反而使意象簡單粗糙了。
白豕山人
獨倚涼窗聽雨聲,浮塵一洗俗身輕。
每憐僧侶書無紙,所幸芭蕉葉有情。
檐靜好臨淳化貼,燈迷欲醉古吳城。
縱然翠綠終枯落,幾度秋風(fēng)白發(fā)生。
先生點評:頸聯(lián)略遠,結(jié)句也顯勉強。其他好。詩貴渾融,倘一字有隔則全詩降調(diào)。
雪芬飛
一窗幽靜倚秋聲,怎奈荒街少雁鳴。
簾外井梧添落葉,檐邊綠扇作琴箏。
寒宵獨對相思曲,小字空吟寂寞城。
最怕黃昏風(fēng)著雨,心心葉葉到天明。
先生點評:中二聯(lián)好,怎奈句宕得稍遠。心心葉葉不切。
一葦
少年形狀半消磨,歲暮寒天濁淚多。
園角傷心猶碧綠,窗前亂耳正婆娑。
春朝曾待春風(fēng)展,秋夜只同秋雨和。
我客江南卿客北,莫論悲喜盡成歌。
先生點評:寄意頗深,中二聯(lián)亦意境渾融。少年形狀與燭淚多稍顯突兀。園角窗前,春朝秋夜之屬對近,減損了意境之綿邈。物事相對,愈遠愈好。
丁建國
室靜尤聞淅瀝聲,一窠傍石影零丁。
巫娥繾綣青羅袖,秦女琮琤碧玉箏。
漫憶西窗詢綠蠟,遙憐南粵覓黃鶯。
檐頭雨接夢中雨,且為癡人滴到明。
先生點評:開句和結(jié)句好。中二聯(lián)屬對尚乏新意,巫娥秦女太近。
無論魏晉
西望群峰漠漠煙,回頭故作一嫣然。
大湖沙淺鴻無泊,闊葉秋深子莫扇。
誰擬殘蕉生死狀,雨沒古道往來緣。
乍逢休問余無恙,尋袖霜風(fēng)已十年。
先生點評:起句意象稍遠,而子莫扇與生死狀之喻體少蘊藉。結(jié)句歸于寫情自好。
三酉山人
檻外無風(fēng)淅瀝時,秋深有夢悵春遲。
叮嚀碧葉多珍重,掩映華年獨自癡。
白晝攜卿堪倚竹,黃昏對酒好抨棋。
蕉心欲共芳心展,綠了蕓窗濕了詩。
先生點評:寫芭蕉之角度緣太近,而減少了詩之蘊藉。如“叮嚀碧葉多珍重,掩映華年獨自癡”。直接對語未若用比興好。
阿晨
風(fēng)吹夜色漸蒼茫,何事深憐一樹芳。
瀝瀝聲從園角起,青青愁許鬢邊涼。
蕉心舒卷情無限,燈影躊躇夢不妨。
年少莫憑秋意早,等閑書字寄瀟湘。
先生點評:中二聯(lián)頗好,意境渾融。年少句有些湊泊。
楓葉過霜橋
臥聞窗外雨瀟瀟,風(fēng)卷黃昏正寂寥。
如織秋聲圍曲巷,似翻寒氣漲微霄。
千家向晚燈初上,諸事消磨骨竟銷。
欲放愁心眠不得,而今深悔種芭蕉。
先生點評:中二聯(lián)當(dāng)深入寫芭蕉意象,方能照應(yīng)“而今深悔種芭蕉”之慨嘆。
神游流韻
又見西風(fēng)摧敗葉,瀟瀟暮雨灑霜天。
孤愁痛飲三生淚,老態(tài)空懷一世緣。
幾度浮沉歸曠野,于今俯仰待流年。
癡情不作逍遙客,攜取真身入自然。
先生點評:此詩中二聯(lián)頗深感慨,卻未在秋雨芭蕉之意境中。所謂意境,就是即景抒情使思想有所依托,詩之含蓄蘊藉得于此也。
漱玉流觴
落落扶疏連碧叢,雨裾瑟瑟襲簾櫳。
堪憑打葉聽閑滴,好借吟思覓雅風(fēng)。
清響未知生遠意,幽涼端許沁深衷。
此時莫問巴山事,澆作秋愁第幾盅。
先生點評:意境渾融,中二聯(lián)亦自清響,獨有深衷。落落瑟瑟用此不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