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名稱:松子仁
別名:海松子
采收加工:9-10月果熟后采收,曬干后,取出種子,生用或炒用。
藥用部位:種子
產(chǎn)地:東北
科:松科
原植物:紅松
植物情況:常綠喬木高可達30余米。樹皮灰褐色,鱗狀裂開。小枝暗褐色,密生銹褐色茸毛,新枝棕黃色,密被茸毛。
葉針形,5針一束,粗硬,三棱形,長8~12厘米,外側(cè)暗綠色,內(nèi)側(cè)具5~7排白色氣孔線,邊緣有細鋸齒;葉鞘早落。
花單性;雄花序圓柱狀,生于新枝基部,密集成穗狀,呈紅黃色;雌花序生于主枝或閱枝的先端,單生或數(shù)個集生,有長柄。
球果大,卵狀長圓形,長9~14厘米,徑6~8厘米,初為綠色后變黃褐色;果鱗菱形或鱗狀卵形,頂端伸長反曲,有粗毛,各具2粒種子。種子卵狀三角形,無翅,紅褐色,長12~18毫米,寬9~16毫米?;ㄆ?月。果期10~11月。
松子仁藥材性狀:種子倒卵狀三角形,無翅,紅褐色,長1.2-1.6cm,寬7-10mm。種皮堅硬,破碎后或可見種仁,卵狀長圓形,先端尖,淡黃色或白色。有松脂樣香氣,味淡有油膩感。
松子仁藥性:
味甘、辛,氣平,入手太陰肺、手陽明大腸、手少陰心、足厥陰肝經(jīng)。潤燥清風,除濕開痹。松子仁性與柏子仁相同,收澀不及而滋潤過之,潤肺止咳,滑腸通秘,開關(guān)逐痹,澤膚榮毛,亦佳善之品也。研揩須發(fā),最生光輝。松子大如豆粒,尖頭三角,出云南、遼東,中原無此。松香治癰疽疥痱,禿瘡血瘺,止痛生肌,排膿收口,止崩除帶,強筋固齒,歷節(jié)疼痛,陰囊濕癢。松節(jié)治腰膝濕痹,筋骨疼痛。松花止血。
【性味】 甘;性微溫
【歸經(jīng)】 肝;肺;大腸經(jīng)
【功能主治】 潤燥,養(yǎng)血,祛 風。。主肺燥干咳,大便虛秘,諸風頭眩,骨節(jié)風,風痹。并有潤澤皮膚,敷榮毛發(fā)的功能。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15g;或入丸、膏中。
【注意】 《本草從新》:便溏精滑者勿與;有濕痰者亦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