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覺得,人類這種生物太兇殘了。
你們不覺得嗎?
翻開史書,好像就是永無止盡的戰(zhàn)爭、陰謀、殺戮。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種族與種族之間,從未停止過血腥的征服、壓迫。
在爭奪資源的過程中,人這種物種,在所有地球自然生物中,是最殘酷暴戾貪婪的。
尤其是貪婪。
自有思想以來,人類作為靈長生物,除了欺壓同類,能成長到今天這種地步,靠的不過就是掠奪地球其他物種生存的空間資源。
多少物種,滅絕于人類之手。
再是數(shù)不清了。
在現(xiàn)今的所謂人類的全球化進程中,我很懷疑,一百年后,地球的物種還能存活多少?人類又該何去何從?
這個問題,也是我今天要介紹的片子里所要討論的問題——
《七個世界,一個星球》
在世界自然紀錄片拍攝制作領域,英國廣播公司(BBC)的自然歷史部絕對是一個殿堂級的存在。
估計很多人也非常喜歡《藍色星球》、《地球脈動》、《冰凍星球》、《獵捕》、《王朝》等神作。
每一次開播,都能引來一場贊嘆。
港真,他們對自然界動植物的拍攝和傳播,在全世界,他們敢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七個世界,一個星球》就是BBC的另一部神作。
10月28號開播就在豆瓣獲得9.9高分,按大家皮一下的說法就是,“剩下的0.1分,就是怕你太驕傲”。
不過哪怕現(xiàn)在分數(shù)略有下降,也有9.8高分,哪怕是在記錄片里,也是非常高分的存在。
那么,這部片子讓人著迷之處在哪呢?
這一次,BBC動用了100多人的制作團隊,用時4年,跑遍全球40多個國家,第一次以地球七大洲的視角,呈現(xiàn)恢弘的自然景觀,探索豐富多樣的生命如何生存繁衍,也反思了人類對其他生物帶來的災難。
這幾個洲分別是南極洲、亞洲、南美洲、澳大利亞、歐洲、非洲、北美洲
每一集一個小時,講述一個大洲自然生態(tài)的故事。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冰雪皚皚的南極洲紳士的企鵝、亞洲神農(nóng)架最深處的藍臉猴、在非洲大草原上捕獵的獅子.....
從富饒的南美洲,到野性十足的非洲荒野;從北美洲的廣袤土地,到熾熱的澳洲大陸…
每一塊大陸,都在傾情上演著屬于他們的故事。
也許這個時候我該用優(yōu)美的文字像你描述各地大洲生物的千姿百態(tài),地貌環(huán)境的美,夸張下人類與自然是多么的和諧相處。
不了,我不想,人類從來沒有與自然和諧相處過。
人類一直在不停向自然索取,砍伐森林,破壞植被,開采礦石,建起高樓大廈,掠奪其他物種生存的空間,一步步把動物植物逼入瀕臨滅絕的地步。
我想作為一個人類,很清楚,很明白我們?nèi)祟惖乃魉鶠椤?/p>
不過,大多數(shù)人,活著已經(jīng)很累了。學習,工作,家庭,無邊的壓力像墻一樣一步步向他們推移,擠壓他們,讓他們自己都喘不過氣來,又哪里顧得上所謂的其他物種的生存。
難道如此,我們就不關注我們個人世界之外發(fā)生的事了嗎?
不能。
你應該知道人類所犯下的錯誤。
南露脊鯨,這是一種生性好奇、毫無戒心的鯨類。
當捕鯨船出現(xiàn)時,它們不但不會躲開,還會毫無防備地主動靠近。
在捕鯨者的眼中,這也是一種很“方便獵殺”的鯨類。
正因如此,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里,就有3.5萬頭南露脊鯨遭到獵殺。
一條20噸重的鯨魚能在兩個小時內(nèi)被殺害肢解,成為人類的餐中美食。
因為人類的貪婪與殘暴,南露脊鯨差點就滅絕,數(shù)量最少的時候僅剩35頭雌性南露脊鯨存活下來。
直到《全球禁止捕鯨公約》之后才慢慢恢復到2000頭。
可他們至今仍對人類保持著溫和友好的態(tài)度。
也不知道該說它們是傻還是溫柔,唉。
其實如果我們把這個統(tǒng)計樣本放大,就會發(fā)現(xiàn)——在南極海域,有超過150萬頭鯨魚在近幾十年相繼遭到獵殺。
人類的殺戮很可怕,但更可怕的還有一點就是“全球變暖”。
在南極洲某些地區(qū),冰川融化的速度每十年翻一番。
海平面正在上升。地球上最寒冷地區(qū)的變暖正在對全球氣候模式產(chǎn)生深遠影響。氣候變化已經(jīng)在這里被感覺到。
你看本該被冰雪蓋住了的碎石,因為氣候變暖,露出它們最鋒利的“獠牙”。
崩塌,陷落,融化。
動物們失去了他們的棲息地。
俄羅斯,遠洋小島。
由于冰川消融,10萬頭海象不得不擠在狹小的陸地上。
它們層層疊在一起,由于太過擁擠,海象群時常爭吵和斗毆,以及踩踏事故,很多海象都在踩踏中死去…
還有的海象不得不奮力爬上山頂,就為了更自由一點的空間。
但當他們遇見天敵北極熊,被驚嚇的海象會在驚慌失措中退回懸崖,從高高的山頂滾落下去。
這樣血淋淋的海象尸體,能在下面鋪上厚厚一層。
人類飛速的發(fā)展,造成了全球變暖。
又因為發(fā)展,砍伐了大量森林,森林的減少,自然而然就會影響到原來居住在那里的動植物。
大衛(wèi)·愛登堡回憶:“我第一次來婆羅洲,森林綿延數(shù)百里,猩猩隨處可見?!?/p>
如今,當他舊地重游,猩猩已經(jīng)被迫退縮在極小的保護區(qū)里。
人類霸占了森林,在上面開墾農(nóng)田,建造高樓,動物們的棲息之地越來越小。
它們的未來何去何從,種族的發(fā)展在哪里。
這實在是個茫然的問題。
太難啦,也許以后我們看所有動物植物都只能在所謂的保護區(qū)呢。
只是自然生態(tài)如此失衡,人類的未來如何,實在是令人堪憂。
可能我說的太沉重了,罷了,不說了。這個問題太艱難,我解決不了,我也不知道怎么解決,也許我最應該做的就是呼吁大家,保護環(huán)境,愛護環(huán)境。
但,怎么保護,該怎么行動,也真真無從下手。
抱歉,我貌似好像只能做到把垃圾丟垃圾桶,多養(yǎng)幾盆花。
我真的太遜了。
寫到這里,心情真非常非常沉重。
OK,不管如何,我真的是希望人類對大自然能多一點點的敬畏之心。
不要再破壞了,我怕終有一天,我們?nèi)祟悤プ约旱募覉@,在外太空流離失所。
如果人類真的能走出外太空的話。
走不出,那就與地球一起滅亡吧。
----------------- - END - ---------------
有只貓電影
毒舌、吐槽,看盡所有電影,寫盡所有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