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
翻譯: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立的,一定會有思想一致的人與他相處。
2、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墩撜Z·學而》
翻譯: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墩撜Z·學而》
翻譯:不怕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別人。
4、禮之用,和為貴?!墩撜Z·學而》
翻譯:禮的作用,在于使人的關系和諧為可貴。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翻譯: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對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
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墩撜Z·為政》
翻譯:君子合群而不與人勾結(jié),小人與人勾結(jié)而不合群。
7、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論語·述而》
翻譯:努力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十分快樂而忘記了憂愁,沒有感覺到老年將要到來。
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墩撜Z·子罕》
翻譯:一國軍隊,可以奪去它的主帥;但一個男子漢,他的志向是不能強迫改變的。
9、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墩撜Z·雍也》
翻譯:聰明人喜愛水,有仁德者喜愛山;聰明人活動,仁德者沉靜。聰明人快樂,有仁德者長壽。
10、巧言令色,鮮矣仁?!墩撜Z·學而》
翻譯: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11、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墩撜Z·里仁》
翻譯:見到賢人,就應該向他學習、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應該自我反省,自己有沒有與他相類似的錯誤。
1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墩撜Z·述而》
翻譯:君子心胸寬廣,小人經(jīng)常憂愁。
13、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墩撜Z·衛(wèi)靈公》
翻譯: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考驗他,卻可以接受重大任務,小人不可以接受重大任務,卻可以用小事情考驗他。
14、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翻譯:自古以來人總是要死的,人沒有信用就沒有立足之地。
15、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墩撜Z·雍也》
翻譯:質(zhì)樸多于文采,就像個鄉(xiāng)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質(zhì)樸,就流于虛偽、浮夸。只有質(zhì)樸和文采配合恰當,才是個君子。
16、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墩撜Z·泰伯》
翻譯:不在那個職位上,就不去考慮那個職位上的事。
17、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墩撜Z·衛(wèi)靈公》
翻譯:君子不憑一個人說的話來舉薦他,也不因為一個人不好而不采納他的好話。
18、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論語·季氏》
翻譯:有益的交友有三種,有害的交友有三種。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誠信的人交友,同見聞廣博的人交友,這是有益的。結(jié)交諂媚逢迎的人,結(jié)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誹謗人的人,結(jié)交善于花言巧語的人,是有害的。
19、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墩撜Z·里仁》
翻譯:君子明白大義,小人只知道小利。
20、君子不器。——《論語·為政》
翻譯:君子博學多才,可勝任各種工作?;颍壕硬粫心嘤谛问浇虠l。
21、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翻譯:聰明人不會迷惑,有仁德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不會畏懼。
22、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論語·里仁》
翻譯:內(nèi)在的仁德是善美的人性,如果不以仁德的準則而選擇,怎么會獲得智慧呢?
23、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為政》
翻譯:見到應該挺身而出的事情,卻袖手旁觀,就是怯懦。
24、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墩撜Z·子罕》
翻譯:到了寒冷的季節(ji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謝的。
25、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墩撜Z·學而》
翻譯: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
26、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墩撜Z·為政》
翻譯:溫習舊知識從而得知新的理解與體會,可以憑借這一點成為老師。
27、朝聞道,夕死可矣?!墩撜Z·里仁》
翻譯:早晨得知了道,就是當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28、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翻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的言行,替人家謀劃的事不盡心盡力嗎?和朋友交往不誠心誠意嗎?我從老師那里學到的,有沒有時時溫習、實踐呢?
29、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墩撜Z·子路》
翻譯:說話要與自己的地位相稱,否則道理上就講不通。
30、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
翻譯:一個人不講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今日話題
你最喜歡孔子哪句經(jīng)典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