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將名言詩詞,引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呢?這也有講究嗎?當然有。不正確地引用名言詩詞,是會被閱卷老師扣分的喔!老師整理了幾種引用方式,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語錄式——摘錄?
就是放在文章的題記位置,單獨出現(xiàn),做全文的題記。
例如: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再如: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畎住栋丫茊栐隆?
語錄式類似于摘抄,把原文原封不動地寫在文章的開頭,完后另起行在末尾處用破折線引出句子出處,由此做成作文的題記。當然這是題記的一種形式,題記還有其他形式。
2援引式——引用
用在文章內(nèi)文中,就是直接引語的形式,提示語+冒號+雙引號+引語內(nèi)容+末尾標點符號+引號。
例如:《論語中說》:“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备嬖V我們君子以公正之心對待天下眾人,不徇私護短,沒有預(yù)定的成見及私心,小人則結(jié)黨營私。?
如果寫成如下的樣式就不是援引了——孔子說:“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备嬖V我們君子以公正之心對待天下眾人,不徇私護短,沒有預(yù)定的成見及私心,小人則結(jié)黨營私。?
因為這句話,包括“子曰”在內(nèi),都是直接來自《論語》,而不是孔子。注意,援引的話語內(nèi)容中的最后一個標點在引號內(nèi)。?
3引號式——套用?
引號式和援引差不多,但還有細微的區(qū)別,主要是在標點的運用上,一是去掉了引號,二是引用內(nèi)容的最后一個標點在引號外。
例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每當我們看見八月十五的月亮,某種情愫總會油然而生。?
再看:秋葉是漫無邊際的,“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滿目的秋葉,五彩繽紛,給了我們鋪陳在天地間的巨幅油畫,也給了我們?nèi)f千感嘆。?
套用也包括套進自己的句子中。就是只有引號,引號之外別的什么標點都沒有,放到自己的句子中。
例如:此時,我雖然身在溫暖的教室里,可是卻從內(nèi)心里平生了“枯藤老樹昏鴉……斷腸人在天涯”的感覺,一點兒浪漫與溫暖都沒有了。
4變化式——化用?
就是沒有引號,把經(jīng)典、古詩詞無形地揉進自己的句子中。
例如:有一種鄉(xiāng)愁叫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有一種豪放叫飛流直下三千尺;有一種情意叫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有一種淡然叫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再如:雨的語言是豐富的,可以是漫卷詩書的喜悅,滋潤著杜甫的綿綿春夜;可以是點點離人淚,傾訴那個寂寞的夜晚;可以是映照冰湖的一片冰心,亮在王昌齡送別友人的剎那間。
前一個化用是將詩句連用到自己的句子中,后一個化用是將詩句的亮點詞語活用在自己的句子中。
我們得到了這些方法,才能夠運用自如,不至于弄巧成拙。
總結(jié)
最后提醒一下大家,盡管學到了名言詩詞的引用方法,在文章中也不能亂引用,更不能為了湊字數(shù)來隨意使用。正確引用名言詩詞,是可以為一篇文章增色不少的,大家多多積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