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是戰(zhàn)國時期縱橫家的代表著作,是縱橫家游說列國的經(jīng)驗總結(jié),其中的經(jīng)典語句,蘊含著豐富的人生智慧,對我們今天的生活,仍有較大的啟示意義。
1.度權(quán)量能,校其伎巧短長。
出自《鬼谷子·捭闔》。用人要衡量他的才智,考察他技藝的短長。
2.世無常貴,事無常師。
出自《鬼谷子·杵合第六》。世上沒有永遠的尊貴,也沒有可以令人永遠效法的老師。尊重老師,向老師學習,是每個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品德。但也不能對老師產(chǎn)生盲目崇拜,畢竟老師也是人,也會犯錯誤。我們應(yīng)該以事實為依據(jù),在尊重老師的前提下,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這樣才能夠培養(yǎng)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
3.世無常貴,事無常師。圣人常為無不為,所聽無不聽。成于事合于計謀,與之為主。
出自《鬼谷子·忤合》。世上沒有永恒的富貴,事物也沒有永遠的師長。圣人經(jīng)常無所作為,也無所不聽。做成事情,重要的是不違背既定下來的策略。
4.開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闔而閉之者,異其誠也。
出自《鬼谷子·捭闔》。開誠布公的,是因為志趣相同;隱瞞心跡的,是因為志趣相異。
5.忠實無真,不能知人。
出自《鬼谷子·杵合第六》。如果不具有忠誠之心和真知灼見,就不可能了解別人,做到知人善任。任何為人師者,都要具備高尚的品德和責任感,視學生如自己的孩子一般,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對學生的情況了如指掌,從而采取最為有效的措施,使學生能夠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潛能,最終培養(yǎng)學生成為擁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
6.墻崩因隙,器壞因釁。
出自《鬼谷子》。釁:間隙,破綻。墻壁倒塌是因為有了縫隙,器物損壞是因為有了裂痕。
7.人之有好也,學而順之;人之有惡也,避而諱之。
出自《鬼谷子·謀第十》)別人所喜好的,就要學習仿效并順從迎合;別人有所厭惡的,就要回避,并為別人隱諱。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尊重,要能及時發(fā)現(xiàn)別人身上的優(yōu)點,并努力學習,為我所用。當別人有缺點時,不能一味遷就,要適當予以提醒,但不能四處宣揚別人的缺點,那是于人于己都有害的。
8.籌策萬類之終始,達人心之理,見變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門戶。
出自《鬼谷子·捭闔》。謀劃各類事件的始終,通曉人心的變化規(guī)律,觀察事物變化的征兆,從而抓住關(guān)鍵之處。
9.口者,心之門戶也;心者,神之主也。
出自《鬼谷子·捭闔》。意思是:口,是心的門戶;心,是靈魂的主宰。
10.己審先定以牧人,策而無形容,莫見其門,是謂天神。
出自《鬼谷子·反應(yīng)》。先審查自己的決定,再去統(tǒng)帥別人,在實施策略之前,不要暴露自己的意圖,要使得別人看不出其中的門道所在,這樣就可以稱為“天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