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什么壞事都干,而且從來不和皇帝商量,全然不把皇帝放在眼里。漢順帝就這么窩窩囊囊地當了幾天皇帝,病死了,接替他的沖帝是個兩歲的娃娃,過了半年也死了。梁冀就在皇族中找了一個八歲的孩子接替,就是漢質帝。 漢質帝雖然年紀小,但比起前兩任皇帝來,那還真算是不錯了,他也看不慣梁冀的胡作非為,有幾次,他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就訓斥
梁冀,說他不懂規(guī)矩等等,把梁冀氣得要命,也不好意思當場發(fā)作。 梁冀就命人毒死了漢質帝,然后他又從皇族里挑了一個十五歲的劉志接替皇帝,就是漢桓帝。梁冀這個時候更加無法無天了,漢恒帝一開始也不敢管他,梁冀就到處占便宜,貪小利。今天把別人家的女兒霸占了,明天把人家的房子搶了。直到有一天,他跟漢桓帝也鬧起矛盾來。梁冀派人暗殺桓帝寵愛的梁貴人的母親。漢桓帝終于忍受不了了。 漢桓帝派身邊的人聯(lián)系了五個跟梁冀有仇的宦官,讓他們調(diào)動了一千多羽林軍,把梁冀的住宅給包圍住,梁冀一看自己被圍住了,想著也逃不出去了,就吃毒藥自殺了。梁冀一死,外戚也就跟著倒霉了,他們的政權被太監(jiān)給奪
了,梁冀的家產(chǎn)也被漢桓帝沒收了,一共有三十多億,這筆錢相當于當時全國一年租稅的一半。 后來漢桓帝論功行賞,把單超等五個宦官都封為侯,稱作“五侯”。從那個時候起,權力又從外戚手中,轉到了宦官手里。 宦官是后宮的一個大群體,這群看似男人,其實并不是男人的物種,有著和常人異樣的心理。他們掌握政權,總是會做出許多異于常人的事情來。 所以,漢朝末期的那個時候,宦官專權,擾亂朝政,導致民不聊生,大家過得都很不如意。文人們因為書讀得多,所以精神上也就比普通百姓豐富得多。不過精神豐富雖有好處,但是也難免有些矛盾,出世和入世就是一直讓文人頭疼的事。 他們肯定常常夢見類似于陶淵明在世外桃源扛著鋤頭、賞著菊花的逍遙,不過夢終歸是夢,夢醒時分還是想摻和一些實事,以表示自己對國家和人民的忠誠。入世的文人們自覺
地承擔起了一種兼濟天下的責任。東漢末年的黨錮之禍就是文人們憂國憂民之心的大爆發(fā)。 情況是這樣的,那時候太監(jiān)和外戚把持著選拔官員的大權,他們顛倒是非,混淆黑白,堵塞了士人做官的門路。民間就有這么個說法:當選才學優(yōu)秀的卻沒有文化,當選品德高尚的竟不供養(yǎng)父母,當選清貧純潔的反比污泥穢濁,當選勇猛有帥才的竟膽小如鼠。 太監(jiān)和外戚的作孽讓朝廷岌岌可危,眼看東漢王朝就要倒了,有識之士擔心得不得了,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士人階層逐漸形成“清議”之風,這里面就有個明星叫李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