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講,3歲之前,我是不建議識字的,俗話說:3歲開蒙,識字懂道理,因此3歲是孩子識字的起點,識字了才算是開蒙??茖W證明3-6歲是幼兒識字的敏感期,可以使用多種方法,讓幼兒接觸漢字,讓漢字沒有陌生感。
5-6歲的孩子能認識多少字,根據(jù)我本人的經(jīng)驗,2000-3000字以上很輕松的。
今年春節(jié)假期,利用休閑時間,在一位親戚5歲半的孩子身體也做了些實踐,小孩子有100字的基礎,3天時間,每天2小時,3天下來,差不多可以認識1000字、少量的組詞及成語,現(xiàn)在可以自己獨立閱讀。
其實每個孩子都能做到,主要關(guān)注兩字:
1、學習方法
2、專注度
正常孩子的智力、記憶力都不存在問題,把上述兩點把握好就行。
有些家長總問孩子沒興趣學習識字怎么辦?
現(xiàn)在的孩子沒興趣,主要是方法問題,從而也導至專注度也不夠,因為沒興趣嘛。
孩子對學習識字沒興趣,因為你把識字當成學習,方法還是死記硬背,當然興趣全無。
1、不要把識字當成學習,當成學習,就成了任務,也就沒了樂趣
2、小孩子識字的特點:漢字是一幅幅抽象畫
3、寓教于樂的方法,如迷宮、游戲等,很好的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度。
我是漢字谷主,根據(jù)本人識字啟蒙的經(jīng)驗,下面簡單介紹如下:
多維度(多方法)讓孩子接觸漢字,比如:
可以把漢字當成一種思維訓練,因為每個漢字都帶有思維關(guān)系
把每一個漢字當成一個故事,
也可以把漢字當歌謠來說唱,
也可以把漢字當成圖畫來畫,
......
從多角度全面學習識字、理解字、組詞、造句及經(jīng)典閱讀,孩子總是保持新鮮感,就不會厭倦及出現(xiàn)忘記等問題:
識字,我們從小到大,都是死記硬背,我自己也一樣,
現(xiàn)在就用多維度來理解生字,理解了就一生都忘不了。
其實每一個漢字都可以用這樣的多維度方式
1、了解造字本意: (圖像記憶)
【先】,以人為視角,人的前面為先,先字由上面的腳,即之字圖形和下面的人字圖形組合造出,表示腳已走在人的前面,本義是:走在人前面,之在人前,前進。
2、圖形拼拆: 星,由日和生組成,熟悉獨體文、合體字
3、漢字畫學習,通過畫漢字接觸、熟悉、理解并記憶漢字圖文
4、識字歌謠方式 (以歌謠的方式把造字本義唱出來)
5、組詞邏輯方式
6、組句與國學思維方式,將國學經(jīng)典句子嵌入識字當中
7,思維訓練方式
7、漢字玩具方式,寓教于樂
8、漢字繪本形式
9、漢字視頻,一字一視頻,將漢字變成一幅幅圖像
總結(jié)下就是:
讓漢字變得具象,有意義,了解漢字的造字來源,并使用了圖像記憶、邏輯記憶、關(guān)聯(lián)記憶、歌謠記憶、體驗記憶等。
上圖的器物,指實物接觸(看、聽、摸):
就象:聲 字
很抽象,其實是一個象形字,是一種石頭做的打擊樂器(磬石,青銅時代發(fā)展為編鐘),考古文物中常見。
對于孩子的識字,應使用多維啟蒙方式,漢字本身就蘊含著左右腦的思維(繪畫、音樂屬右腦,邏輯、抽象屬左腦)。
不要把識字當成一門課程去死記硬背,影響孩子的興趣,也達不到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