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 當(dāng)子女品德有欠缺時,最最痛心的莫過于父母。未能盡孝,又讓父母蒙羞, 怎不叫父母傷心欲絕呢?
尤其公家單位的東西,許多人誤以沒關(guān)系,殊不知物品不分大小,只要不是自己的,拿了就是“偷竊”的行為。
何況人的一生最重要是能對得起自己與父母,仰不愧天,俯不怍地,怎能讓父母傷心?
正是兒女回饋孝敬之時。那怕只是輕輕的一聲問候與關(guān)懷,都是父母最歡喜欣慰。若能讓他們含飴弄孫,將是最難得的天倫之樂!
怕孤寂,所以能貼近父母之心,經(jīng)常關(guān)懷他們,免去他們的憂擾,逗他們歡喜,也是孝親、事親的好方法。
子女,當(dāng)要會照顧自己,千萬不要讓父母掛心自己的健康,尤其是不良的嗜好,更不可以沾染,如酒、色、賭等,它們都是毀家損身的禍?zhǔn)住?/font>
定家庭幸福與社會安定的根基。因此,“德教”之始在于家庭、父母以身作則,子女自然效法。故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疏忽不得!
然我們也應(yīng)該懷有感恩孝順的反哺之情才是。而孝養(yǎng)父母更不分富貴貧賤,人人皆能為之,怕的是 - - 沒有那份孝心罷了!
父母的喜歡,但只要有心努力去改善,以行動來表示自己的孝敬,自有感動父母的一天!舜王就是我們最好的典范。
話,應(yīng)當(dāng)見機行事,以虔敬的心,善巧的言語,或請適當(dāng)?shù)拈L者來幫忙,切勿使他們造更重的罪業(yè)。
要懇切,這樣才能打動對方。更何況是對自己的父母,態(tài)度、容色更應(yīng)委婉。 ※ 如果第一次勸解父母過失無效,應(yīng)該運用善巧方便,再予婉言勸說,千萬不 可輕易放棄,讓父母背負不譽之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