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申遺成功啦!
正在阿塞拜疆舉行的第43屆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會議(世界遺產(chǎn)大會)傳來好消息,位于江蘇省鹽城市的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這是本屆大會上第一個新增的世界遺產(chǎn)。
江蘇省的世遺數(shù)至此增至四項,那么其他三項是誰呢?來康康江蘇的世遺!
第一項:蘇州古典園林
蘇州古典園林于1997年12月30日申遺成功,她的歷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時期吳王的園囿,私家園林最早見于記載的是東晉(4世紀)的辟疆園,歷代造園興盛,名園日多。16--18世紀全盛時期,蘇州有園林200余處。
設計師和工匠們因地制宜,追求游客無論站在哪里,都能看到一幅完美的圖畫。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他們注重亭臺樓閣的布局、假山池沼的合作、花草樹木的對比和近期視野的水平。來到蘇州園林就是收獲一場目不暇接的視覺盛宴,就是體驗一次人文與地勢的美妙契合。
第二項:明孝陵
2013年7月3日明孝陵經(jīng)全票通過,成功申遺。坐落在鐘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與皇后馬氏的陵寢,始建于公元1381年,1398年朱元璋安葬于此。其中的石象路是明孝陵神道的第一段,長615米,沿途依次排列六種石獸。這些石獸用整塊巨石采用圓雕技法刻成,線條流暢圓潤,氣魄宏大,風格粗獷,既標識著帝陵的崇高、圣潔、華美,也起著保衛(wèi)、辟邪、禮儀的象征作用。
置身其中,仿佛穿越了時空,靜品千年歲月。
第三項:大運河
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入選《世界遺產(chǎn)名錄》,中國大運河有著2500余年的歷史,它不僅是世界上開鑿時間最早、分布地域最廣、發(fā)揮作用最大、影響最深遠的人工運河,而且有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技術(shù)含量與人文情懷。
來到大運河沿岸,隨處都可體驗到古香古色的運河風情,可游可賞可玩。
鹽城
鹽城是淮劇的主要發(fā)源地,也是丹頂鶴的家園,麋鹿的故鄉(xiāng)。黃渤海區(qū)域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連片泥沙灘涂,是亞洲最大、最重要的潮間帶濕地所在地,也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路線上水鳥的重要中轉(zhuǎn)站。鹽城擁有太平洋西岸和亞洲大陸邊緣面積最大、生態(tài)保護最好的海岸型濕地,包涵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淡水生態(tài)系統(tǒng)和海岸帶及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動植物群落演替。
鹽城帶給你的,是與自然的無限親近,與生命的可喜相逢。
四處世遺,多種風采。各有各的風情,各有各的韻味,你更鐘情哪種呢?投票一下康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