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票友串戲,杰出者固多,貽笑大方,亦不乏其人。但其中有一怪杰,每一登臺,笑話百出,令人哄堂,而歡迎之者乃謂比看楊小樓、梅蘭芳還要過癮,則沈田莘是也。
沈田莘為湖州老名士,文筆、書法,都很可觀。但他偏偏歡喜票戲,荒腔走板而無所不有,而他都經(jīng)過名師指授。從梅蘭芳學(xué)《虹霓關(guān)》,他偏說梅蘭芳的身段不對,自己反而做出古怪的樣子,令人笑痛肚皮。又從楊小樓學(xué)《落馬湖》,一句“我與殷洪兩交戰(zhàn)”唱得既左又高,比楊宗師還要冒調(diào),聞?wù)哐诙患啊?/span>
沈田莘書法
尤妙的是《空城計》,其時劉鴻聲紅極一時,馬二先生曾下過八字考語:“三斬一探,碰碑滾蛋。”沈田莘的《空城》,就是學(xué)劉跛的。劉鴻聲在大舞臺唱《空城》,例由姚俊卿(渾名野雞小生)扮三探報子,報到街亭失守,諸葛說“再探”,探子例有一個虎跳,翻下。沈田莘則變本加厲,三報,報報要翻。而且自創(chuàng)鑼鼓點(diǎn)子,在三報時,他要矮步離座,頓足前到臺口,將報子踢一腳,那鑼鼓的配音,就像耍大狗熊,來個“龍冬,龍冬長”,莫不哄堂大笑,所難能可貴者,只是他自己不笑。所以內(nèi)外行都?xì)g喜看他票怪戲,真比楊、梅還紅。因此在抗日戰(zhàn)前,上海凡有義賑的盛大票友戲,往往省他不了。
王曉籟之竇爾墩
田莘生性頗吝,孫蘭亭往往弄之,據(jù)說此一錦囊妙計,也是蘭亭教給司馬懿的。后來有人說褚民誼也如法炮制過一次,那是敵偽時期的事,諸葛亮絕對不是沈田莘。因?yàn)樘镙冯m是票怪,對于民族觀念卻甚深解,敵偽時期他佯狂玩世,又推腰壞、耳聾,從不登臺票過戲。
梅蘭芳、金少山之《霸王別姬》
田莘在湖州幫頗具勢力,包小蝶就是他手下的一員健將。初黃楚九創(chuàng)更新舞臺,由周某接辦,以金融失敗,歸董兆賓接盤,更名中國大戲院,亦少起色。周有二子且流為丐,即在中國大戲院門釘笆(專跟熟人討飯的別名),周子本花叢健將,北里名妓,無不與有瓜葛,二子能一一呼其名,口稱“阿姐,阿姐”。人畏其為生張熟魏也則布施唯恐不及。田莘以故人子,時時周恤之。蓋田莘吝,于布施窮人則又不吝。每兌毫洋,充囊無數(shù),見窮者輒煦煦問其疾苦,施與之,一反其平素為人。董兆賓辦中國大戲院,亦少董見田莘能急人之急。資金周轉(zhuǎn)調(diào)度不靈,因托包小蝶為之乞助。田莘慨然自任,為說合張嘯林、俞葉封投資,而孫蘭亭為之經(jīng)理,汪其俊副之。中國之興旺由此始,包小蝶為中國客卿,后金廷蓀接辦黃金,起用五虎。小蝶讓賢于金元聲故黃金開鑼,由馬連良跳加官,五虎將站堂口,觀眾出入,接送如儀。并于臺上拍留紀(jì)念照片,元聲居中,而包小蝶不與焉。
(《春申舊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