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
園
銀杏季
如果說豫園的初冬是浮翠流丹,
那銀杏黃便是這五彩繽紛中
最浪漫的那一抹金黃。
近日,豫園迎來銀杏季,
已有400多年歷史的古銀杏
引來無數(shù)市民游客打卡。
從豫園正門進入后,
便能遠遠望見一棵銀杏樹,
枝葉茂密,剛健挺拔。
與之一墻之隔外,
另有一棵高達21米的銀杏樹,
相傳為明嘉靖年間
豫園主人潘允端親手所植,
距今已463年歷史。
望銀杏,冬日冬雪冬可期
兩棵銀杏樹遙遙相對,
時而被陽光暈染成金黃,
時而被清風拂落樹葉。
他們?nèi)缋险甙阃踪N地給游客暖意,
又似老友般在漫長歲月中
彼此相伴、惺惺相惜,
默默記載著歲月變遷下的溫情。
觀銀杏,鴨腳半熟冬意藏
銀杏因葉子形似鴨腳掌,
自唐朝起便多了個“鴨腳”的俗名,
又因其果實外形像杏,
外層色如白銀,
故被賜名“銀杏”,杏又諧音“興”,
有銀有興自是人間美好,
又因其壽命長寓意長久昌盛,
故在園林中廣為栽種。
豫園本就是潘允端建造為“豫悅老親”,
也許百年前,
他在園中親手栽植銀杏時,
心中所想便是借銀杏的長壽之意
祝愿老親“但愿身長健、浮世拚悠悠”。
這份孝心,穿越百年,
在冬日銀杏枯黃落盡時,
在春日初見銀杏嫩綠的歲月年輪中還可窺見,
這大概就是獨屬于中國人的浪漫。
賞銀杏,杲杲冬日亦可愛
初冬時節(jié),人間爛漫。走在豫園內(nèi),
漫步石道中,徐徐微風過,
翩翩銀杏飄,一切煩惱仿若飄散。
如今的豫園,
不僅是歷史悠久的江南園林,
更是上海一張難得的傳統(tǒng)文化名片。
不如趁初冬天晴,相約豫園,
掬一片銀杏,享清風拂面,
嘆歲月歡欣;
來豫園,共赴一場“銀杏”之約。
游覽入口
上海市黃浦區(qū)福佑路16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