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不是只有語文課本和比賽題目,她是中華五千年文化孕育的漢字奇妙組合后的意象與想象,是遠隔光陰與距離依然能被感知與共鳴的語言表達。那么作為一個集郵愛好者,我國發(fā)行的詩詞類郵票,您都知道嗎?
唐詩
《唐詩三百首》特種郵票發(fā)行于2009年9月13日,全套郵票為6枚,選取了唐詩中最典型的6種體裁,而每首詩既表現出了盛唐氣象的大家之作,也代表了各自不同的風格流派。
郵票版張采用豎構圖,以中國傳統(tǒng)古畫“雪景寒林圖軸”作為邊飾,版張的中心位置是6枚郵票,6首詩分別是李白的《下江陵》、杜甫的《望岳》、白居易的《琵琶行》、李商隱的《無題》、張九齡的《望月懷遠》、王之渙的《登鸛雀樓》。
不僅如此,整版郵票的邊飾中含有《唐詩三百首》全部313首詩的微縮文字。郵票采用簡潔、濃縮的設計語言,體現出“一版票,一本書”理念,并結合當代先進的印刷工藝,實現了“可視、可觸、可聞、可聽”的藝術效果。
千萬不要以為收藏這樣一版《唐詩三百首》郵票就算完成任務了。該套郵票同時還發(fā)行了我國第一款郵票風琴折。
宋詞
宋詞郵票發(fā)行于2012年8月31日,郵票中的6首詞分別是晏殊的《浣溪沙》、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秦觀的《鵲橋仙》、李清照的《一剪梅》、陸游的《卜算子·詠梅》和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語以寄》。
在設計上,唐詩和宋詞郵票一脈相承,全套郵票均印于一個整版中。同時該套郵票再次應用了點讀技術,人們在欣賞這套郵票時用點讀筆點到哪里,哪里就詠誦出對應的宋詞。
不僅如此,2012年郵票錢幣博覽會中的特供郵品再次讓《宋詞》郵票攀上高峰。不僅設計上將豎幅的版票改為了橫幅,更采用了宣紙印刷,盡顯古色古香。
元曲
元曲郵票發(fā)行于2014年12月1日,該套郵票延續(xù)《唐詩三百首》、《宋詞》郵票的發(fā)行形式,以縮微文字工藝將《元曲三百首》全文印制在郵票周邊,不旦可以使用專用的點讀筆欣賞到元曲的音頻,還增加了掃描二維碼功能,可謂與時俱進。
該套郵票全套仍為6枚,內容分別選取元代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張養(yǎng)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關漢卿的《竇娥冤》、白樸的《墻頭馬上》、紀君祥的《趙氏孤兒》和鄭光祖的《倩女離魂》。畫面設計使用古版畫,還原元曲的本質。
詩詞歌賦
2015年發(fā)行的詩詞歌賦郵票又為這個題材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該套郵票內容為杜甫吟詩《春夜喜雨》、東坡填詞《水調歌頭》、居易醉歌《長恨歌》、曹植作賦《洛神賦》。
此套郵票同時發(fā)行有俗稱“小版張”的版式二。
中國集郵 | 不僅有集郵的自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