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凌晨,馮小剛在微博曬了幾張圖,配文是“在中秋節(jié)前夜回到我的電影公社,回到我的伊甸園。我不敢走進那院子,因為物是人非了。”圖片是電影《芳華》的拍攝地和劇照,文字之間則充滿無奈和悲傷。
對于馮小剛,在大家印象中,一向是那個火力十足、敢說敢做的“鋼炮”,很少看到馮小剛有如此低落和悲傷的時刻,顯然,前不久電影《芳華》國慶撤檔給了馮小剛沉重的打擊,這個可以理解,一個導演辛辛苦苦拍出一個片子,票都賣出去了,誰撤檔就撤檔,這擱誰心里都不好受。
電影《芳華》由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上世紀七十到八十年代充滿理想和激情的軍隊文工團,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jīng)歷著成長中的愛情萌發(fā)與充斥變數(shù)的人生命運,可以肯定,這部電影將會激起一代人的情感共鳴,我們有理由期待,這是一部很好的文藝片。
馮小剛這篇文博發(fā)出去后,網(wǎng)友紛紛送上安慰:“馮導,我支持你!永遠支持你!”、“中國缺的就是正能量導演”、“你沒有被時代打敗,這是我最敬佩您的一點?!薄恢T小剛導演在看到這些網(wǎng)友的留言后,心里是否會感到一絲安慰。
馮小剛導演一直有種悲天憐人的情懷,因此它的作品一直在關(guān)注普通人的人性,悲歡離合,《芳華》這部電影也不例外,這部影片不僅關(guān)注大時代下小人物的命運,更飽含對歷史的尊重,對英雄的敬意,無論《芳華》最終結(jié)果如何都應(yīng)欽佩馮導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