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妹最喜歡的季節(jié)就是春,不只因為春天的百花盛開,更因為春天有各式各樣的時令菜。
時下驚蟄剛過,乍暖還寒,剛破凍而出的各種時令野菜已經輪番上市。過年的油膩勁還未完全消退,青蔬小菜才是搶手的“鮮兒物”。
春天已到,上海人請開啟吃草模式!
這個時節(jié)逛菜場,最常見到的便是薺菜。
薺菜是一種很古老的菜,大都用于涼拌、湯羹或做餡料。辛棄疾寫過“春在溪頭薺菜花”,蘇東坡也盛贊之“天然之珍,雖小甘于五味,而有味外之美?!?/span>
在上海,薺菜最常見的就是吃法是薺菜春卷或薺菜大餛飩。作為一年四季都喜歡吃餛飩的人來說,春天的薺菜餛飩更加鮮美,滿是清新的田野香氣。
到了春天,也就到了吃筍的季節(jié)。雷筍,是春筍市場上最早上市的筍種,因早春打雷即出筍而得名,又名雷公筍、早園筍、雷筍。
雷筍味道鮮美,甘甜脆嫩。和冬筍相比,雷筍的直徑要小很多,也更脆嫩,直接炒食和燉煮就可。春天的筍子一天一個樣,稍不留神就木質化變老,時令很短,所以想吃就得打早。
上海人對香椿這種東西的喜好很極端。愛吃的人嗜之如命,不愛吃的避之不及。但不管喜不喜歡,它一直很貴。
逛菜場,香椿總是細心捆成小把。挑選香椿的時候,要選莖葉柔嫩,搖一搖不會散落......“雨前椿芽嫩如絲”,谷雨前夕,拿個長竹竿,來打下香椿頭。
料理的時候,一定要用開水汆一汆。但更接地氣的還是香椿頭炒雞蛋,椿芽和蛋液拌勻,滑入油鍋,嘩啦一聲就漲成蓬松燦黃的一大朵。金黃翠綠相間,味道香辣鮮美就像嚼了一大口春天,拿什么山珍海味都不愿意換~
人們食用馬蘭頭最早可追溯到明代,李時珍曾云:“馬蘭,湖澤卑濕處甚多,二月苗赤莖白根,長葉有刻齒,南人多把其曬干,為蔬及饅餡?!本貌挥傻酶袊@在吃上古人還是很先進的~
馬蘭頭之所以成為餐桌上的佳蔬,不光因其味道可口,還營養(yǎng)豐富,其多種營養(yǎng)成分含量高于西紅柿。清明時節(jié)的馬蘭頭最是鮮嫩,隨便采采就是綠油油的一大把。
經過焯水再細細地剁碎,調點麻油,拌上豆腐干,即成香干馬蘭頭。一咬下去,脆嫩的莖葉碎裂出滿口清香,迷得菌妹神魂顛倒,不知不覺就吃掉了大半盤。
本來,草頭只是一種不起眼的野草,常被用來喂豬喂牛。也叫做南苜蓿、金花菜。黃花苜蓿的嫩葉被江浙人拿來入饌,并親昵稱呼為“草頭”“秧草”。
上海人常用草頭配大腸、紅燒肉,后來各種魚蝦貝類都可以用秧草來燒。一鍋湯熬得鮮濃似乳,再由青澀澀的秧草壓陣,咸鮮中不乏春天的輕靈味道,吃起來與上海本幫的腌篤鮮有異曲同工之妙呢。
豌豆頭是寓意極好的野菜,逢年過節(jié)總要炒上一盤,能保整年都平平安安。豌豆頭長得莫名有種少女般的嬌憨感。《詩經》里常說“采薇”,那“薇”就是野豌豆的嫩苗。
野豌豆多半匍匐成片生長,葉子清透如翡翠薄片,莖上抽出纖細蜿蜒的須須??诟写_是溫柔纏綿,氽湯細滑,清炒甜潤,哪怕加蒜末炒也不覺俗氣,反而有種野生生的清香呢。
菌妹平常在菜市場見到的多是北方的旱芹菜,很多人都受不了它濃郁的風味。相比之下,水芹菜的長相和風味別致很多,莖稈更細嫩,氣味清芬。
因為莖是從頭到尾都是空的,所以俗語常說:吃水芹喻意路路通。《呂氏春秋》說:云夢之芹,是菜中上品,最好的水芹多出自于武漢周邊。
春天的時令蔬菜是怎么做都會好吃,像菌妹這種手殘黨做出來的味道也不賴。不如趁著周末,去菜場買了水芹菜、還有雷筍,在家做幾個清爽好吃的快手菜。
|水芹炒香干&水芹炒肉|
其實春天的綠色蔬菜只要清炒便可,做法越簡單越好,食物的本味會保留得更加完全。反正吃春菜嘛,吃的不就是那一口新鮮清爽嗎!
洗好的水芹菜掐成小段,葉子可以保留,葉子還蠻好吃的。用放入切好的香干煸炒,至香干有淡淡的焦黃色和香氣。翻入芹菜,不得不說芹菜的香味真是棒。
如果你喜歡吃肉,也可以加入肉類一起炒。通常的搭配是水芹菜+臘肉,一盤水芹菜炒雞肉,雞肉沾了水芹的光,尤其好吃。
|油燜雷筍&雷筍燉五花肉|
雷筍一般不單吃,因為單吃真的寡得很,不像綠色蔬菜本身有細致的風味,雷筍要搭配大油大味才會很好吃。
雷筍剝去筍衣洗凈切段,筍要攔腰切,鍋里燒油,熱后先將根部下鍋煸炒到稍微軟,再將筍尖部放到鍋里面一同煸炒到軟。
可以放些醬油提鮮。糖和辣椒面可以根據個人口味酌情添加。然后放一些水蓋蓋子燜煮即可。
用雷筍燉肉也是再好不過,寡淡的筍吸收肉汁,味道就變得豐富。先在鍋里放油把五花肉炒一下,家里有什么佐料喜歡什么就放點,不能少的是鹽、老抽和料酒。
翻炒之后加清水放鍋里燉煮,汁收得差不多就可以出鍋了。是不是很簡單~
做個菜嘛,其實沒有多少規(guī)矩可言,隨自己心意搭配,葷素隨意~
上海的春天很短,春菜野菜,更是一口難得的時令味。眼下正是春菜上市的時候,趁著日子,趕緊把春天吃起來,莫負了這春光好時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