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京劇》系列公眾號,全天候陪您賞玩京劇……
長按二維碼,關注《早安京劇》
點擊鏈接(《早安京劇》系列公眾號簡介),關注《早安京劇》其他公眾號
“做功”就是我們常說的“做派”,泛指演員在舞臺上的表演技巧。做功包括身段、形體動作和表情。無論是一戳一站、一動一轉(zhuǎn)、一走一看、一扭一翻、一招一閃、一坐一觀,都要求規(guī)范,更要求美,靜止時是一尊雕塑,運動時則是一幅幅流動的畫面。
做功,首先要求有真實感。但戲曲舞臺上的真實與生活中的真實還是有區(qū)別的。演員在舞臺上的坐、站、指、騎馬、坐轎、開門、關門、上樓、下樓等,與生活中的樣式并不完全一樣,而是通過戲曲特有的程式動作來進行的,在這些程式動作中,包含著技術的難度和舞蹈的美感。在求其真實的前提下,演員要正確地認識和運用戲曲中的程式動作,觀眾正是通過欣賞程式動作的技術性和優(yōu)美的舞蹈姿勢來理解程式動作的內(nèi)容。
在做功方面,演員的眼神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因為角色的神情主要依靠演員的眼神來表現(xiàn)。
有“活武松”之稱的蓋叫天,他用眼神表演武松的“三遇”,就非常經(jīng)典。一遇虎,蓋叫天用的是“驚”的眼神,兩眉高高揚起,嘴角微微下垂,眼睛斜瞪著老虎,把武松看到猛虎時驚”的心情刻畫得惟妙惟肖。二遇西門慶,武松與西門慶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因此面部表情只能一個“怒”字可以形容。三遇蔣門神,武松為人心細,先是端視一下,看看此人是否如聽說的那樣可惡。于是武松與蔣門神四目
相對,如斗雞一樣相互打量,對峙著走了兩個來回。越看越覺得不順眼,確是
個一臉橫肉的惡霸,于是武松眼中漸漸透出藐視的神氣來。繼而武松橫眉立目
站在那里,兩手前后換拳,雙目炯炯,直盯住對方的臉,一副很相,突出了一個“憎”字。
點擊下圖即可購買,記得領取優(yōu)惠券啊!
做功還包括運用某些道具來刻畫人物,服飾和砌末都可以利用來表現(xiàn)人物
的感情,表演這些砌末的技術成熟,即發(fā)展成為“特技”。
如京劇《鳳儀亭》中,清末名小生徐小香就使用極佳的翎子功夫,將呂布
這個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在呂布與貂蟬相遇后,徐小香飾演的呂布貪戀貂蟬
美色,情不自禁地把頭輕輕一低,再向右一擺,紫金冠上的翎子便擦著貂蟬的
臉劃過來,順著勁兒,使翎子繞回自己臉前,用鼻子深深地一吸翎梢沾來的脂
粉香。這個翎子功的表演,讓觀眾一看就明白了劇中呂布輕佻的人物性格。
當然,再純熟的做功和高超的特技,如果脫離了劇中人物的性格、感情,就會變成單純地賣弄技巧,給人以流于形式的感覺。而只理解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缺少必要的藝術技巧把它表現(xiàn)出來,人物的形象也不會生動、豐滿,不可能發(fā)揮巨大的感染力。技巧在戲劇性的緊要關頭加以運用,才能把觀眾帶入更深、更美的意境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