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華戲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對舞臺上的小姐姐老阿姨們(旦行)已經(jīng)很蠻熟悉了吧。今天我們再來認識認識臺上各領風騷的男士群體哦……
第十八課開講!
劃知識點
/ 生行 / 戲曲舞臺上的重要行當之一,扮演多種不同年齡、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男性角色。而扮演人物按年齡和表演特點等方面的差異又可分為老生、小生、武生、紅生、娃娃生等幾個門類。除紅生和勾臉的武生以外,一般的生行角色都是素臉的,行內(nèi)術語叫作“俊扮”,即扮相都是比較潔凈俊美的。
/ 老生 / 又稱“須生”、“正生”或“胡子生”(許多劇種會按黑、灰、白三色胡子將其依次分為正生、老生、老外),主要扮演的是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依據(jù)表演的側重點又可將其劃分為唱工老生、做工老生和武老生。
/ 唱工老生 / 又稱“安工老生”,以唱為主,表演大多安定從容,多扮演帝王(王帽老生)、官僚(袍帶老生)、文人(褶子老生)等,如《二進宮》中的楊波等。
唱工老生 · 紹劇《于謙》· 應林鋒飾于謙
/ 做工老生 / 多為“衰派老生”,主要扮演窮困潦倒的男性長者,以做工為主,如《清風亭》中的張元秀等。做工老生與唱工老生都屬于文老生。
做工老生 · 京劇《清風亭》· 陳少云飾張元秀
/ 武老生 / 按照扎靠還是穿箭衣的區(qū)別可分為“靠把老生”(長靠老生)和“箭衣老生”(箭氅老生/短打老生),靠把老生如《定軍山》中的老黃忠,箭衣老生如《打登州》中的秦瓊等。
靠把老生 · 京劇《定軍山》· 譚正巖飾黃忠
箭衣老生 · 京劇《打登州》· 楊少彭飾秦瓊
/ 小生 / 生行中的一個重要門類,主要扮演青壯年男子,按照飾演人物身份、性格和表演特點等方面的不同可分為窮生、扇子生、紗帽生、翎子生等等。
/ 窮生 / 因腳下拖沓著踢后跟的鞋(拖鞋皮)而又被稱為“鞋皮生”,主要扮演窮酸落拓的年輕書生類角色,大多戴方巾而身著打著補丁的蘭衫,如《彩樓記·拾柴潑粥》中的呂蒙正等。
窮生 · 越劇《珍珠塔》· 張宇峰飾方卿
/ 扇子生 / 因手執(zhí)折扇而得名,多飾演風流倜儻、氣度不凡的書生及世家公子類角色,表演上唱念做并重,要求演員有折扇功底,如《西廂記》中的張生等。
扇子生 · 昆劇《桃花扇》· 施夏明飾侯朝宗
/ 紗帽生 / 又稱“袍帶小生”,是官生中的一種,相當于昆曲中的“冠生”,大多飾演錦袍玉帶的文官,如《胭脂》中的吳南岱等。
紗帽生 · 越劇《胭脂》· 茅威濤飾吳南岱
/ 翎子生 / 又稱“雉尾生”,因盔插雉尾(翎子)而得名,多扮演青年能武的王孫及將官等,如《小宴》中的呂布等。翎子生有時也兼演武小生(長靠武小生和短打武小生),扮演能征善戰(zhàn)的男青年,同武生相比更注重唱工(于京劇而言更是用小生唱法塑造的武打類角色),不過在許多劇種中已經(jīng)漸與武生同化了。
翎子生 · 婺劇《臨江會》· 樓勝飾周瑜
/ 武生 / 生行中的一個重要門類,主要扮演擅長武藝的青年男性角色,按照扎靠還是穿箭衣的區(qū)別可分為“長靠武生”和“短打武生”,此外還有“勾臉武生”和不說話而專門翻跟頭或以跌撲為主的“翻撲武生”。
/ 長靠武生 / 一般扎靠戴盔,穿厚底靴,用長柄武器,不但要求武功好,還要有大將的風度,有氣魄,工架要優(yōu)美、穩(wěn)重、端莊,如《挑滑車》中的高寵等。
長靠武生 · 京劇《挑滑車》· 奚中路飾高寵
/ 短打武生 / 一般著短裝,穿薄底靴,兼用長兵器和短兵器,要求身手矯健敏捷,看起來干凈利索,打起來漂亮,不拖泥帶水,表演上重矯捷﹑靈活,如《夜奔》中的林沖等。
短打武生 · 昆劇《林沖夜奔》·裴艷玲飾林沖
/ 勾臉武生 / 從武花臉發(fā)展而來,勾臉畫著臉譜,卻用武生的路子來塑造人物,如《金錢豹》中的豹子精等。
勾臉武生 · 京劇《金錢豹》· 孫亮飾金錢豹
/ 翻撲武生 / 又稱“撇子武生”,就是那些在武場戲中“一言不發(fā)”就翻跟頭和跌撲的小配角,許多劇種中猴戲里配演的群猴也屬于此類。
翻撲武生 · 婺劇《白蛇傳》· 浙江省婺劇團
/ 紅生 / 指臉上勾著紅臉(用紅色涂成臉譜)的老生。這樣的角色不多,主要是扮演關羽和趙匡胤,最早很多是由花臉來扮演的。紅生演員對唱、念、做、打各方面要求較高,往往須有花臉、武生、老生等各行當基礎,功夫非常。
紅生 · 京劇《關圣》· 關棟天飾關羽
/ 娃娃生 / 有些劇種也稱“童生”,專門扮演兒童一類的角色,演來須有天真爛漫的兒童稚氣。舞臺演出需要時,有些劇團會去戲?;蛘咴趧F的“演員二代”中尋找相應的少兒演員充任,現(xiàn)在絕大部分的劇團則會選用團里身材較小的女演員來兼任。如《祥林嫂》中的阿毛等。
娃娃生 · 京劇《鎖麟囊》· 天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