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說:
如果南京路是相府千金,
黃河路就是小家碧玉。
這條僅有700米的小馬路,
在上世紀(jì)90年代,
曾是上海灘最熱鬧的美食街!
每當(dāng)夜幕降臨,整條街亮起萬千霓虹,
召喚著無數(shù)慕名而來的饕客!
如今的黃河路,
早已不復(fù)當(dāng)年杯觥交錯、熙熙攘攘的勝景,
繁華漸漸落盡時,
顯露出質(zhì)樸而家常的一面。
這也并不妨礙它成為滬上最有特色、
最值得逛的小馬路之一!
它的故事,也值得慢慢回味!
國際飯店、長江公寓、長江劇院、
杏花樓、功德林
最早的黃河路,名叫“東臺路”,是1887年公共租界工部局的越界修筑;
1899年,才正式劃入租界!
1904年,更名“派克路”,有人戲謔為“公園路(Park Road)”;
直至1943年汪偽政權(quán)接收租界,才正式更名為“黃河路”;
國際飯店
經(jīng)過人民公園不遠(yuǎn),國際飯店已赫然站在眼前。這幢復(fù)古而高大的建筑,是當(dāng)年名不見經(jīng)傳的黃河路的第一塊金字招牌!旁人若問個路:“黃河路在哪里呀?” 你只管答:“國際飯店后面!”,就可以了!
不僅如此,在那個年代,這幢“遠(yuǎn)東第一高樓”也是上海最閃亮的一張名片!1936年卓別林訪問上海,就在國際飯店接受梅蘭芳、胡蝶等人設(shè)宴款待!就連普通人也把來這里吃飯當(dāng)作最時髦的事!
推開棕色的旋轉(zhuǎn)門,便看到寬敞的大堂。菱形地磚、暗紋地毯、老式沙發(fā)茶座一一陳設(shè),舊派而典雅,仿佛來到了三四十年代的老上海,編織著獨屬于那個年代的綺麗夢境。
出門左拐,轉(zhuǎn)入到國際飯店背面,就看到大名鼎鼎的國際飯店西餅屋了!香味狂飄200米遠(yuǎn),勾得人不住地咽口水!不必說,來這里從早到晚都要排隊!阿姨爺叔小年輕齊上陣,每個人都是拎著好幾大包離開!
國際飯店的蝴蝶酥絕對讓人牽腸掛肚!濃郁的黃油味讓整個大若手掌的“蝶翼”變得誘人十足!
咔嚓掰開,酥脆的渣子簌簌落下!據(jù)說蝴蝶酥在制作時足足起了256層酥!咬一口,滿口香濃,心都要融化!
銀絲卷也是阿姨們成盒捧回家的美味。外觀是普普通通的饅頭,掰開才知道內(nèi)芯裹著絮狀的“銀絲”!咬下去是淡淡的甜,每一層絲都挾裹著麻油的香,在舌尖漾開!
酒醉蛋糕也很受歡迎!打開盒子,獨特的酒味便撲面而來!糕坯層層分明,吃起來溫潤可口,濕度也恰恰好!久吃也不甜膩!
長江公寓
1950年,一代才女張愛玲跟隨姑姑搬入了“卡爾登公寓”(長江公寓舊稱)301號。此后的兩年間,她一直住在這里,旁觀著黃河路上的一切俗事,并把這些經(jīng)歷化成了墨香!
每天黎明,她就被隔壁面包房的香氣喚醒,這成為她在上海生活記憶的一部分,直到晚年都沒能忘記。1952年,她從這里遠(yuǎn)渡重洋,再也沒有回來過。
如今的長江公寓仍保留著上個世紀(jì)的英式外觀,內(nèi)里卻已寫滿年代的風(fēng)塵感。不失的只有生活氣息。長長的走廊兩旁種著綠植,放著居家的雜物,彌漫著普通日子里的煙火氣,平淡而溫馨。
透過鐵窗望下去,是郁郁蔥蔥的“中央花園”,那是很多住戶小時候的回憶!童年時,伙伴們成群結(jié)隊捉迷藏、采花草、斗蛐蛐,如今許多人都搬離了這里,童年一去不復(fù)返了!
長江劇院
上世紀(jì)20、30年代黃河路最車水馬龍的地方,就是卡爾登劇院(長江劇院舊稱)了,同樣是建筑大師鄔達(dá)克的作品。
無數(shù)政商名流、達(dá)官顯貴、文化名人都把這里當(dāng)做社交場所,一派升平氣象。作家郁達(dá)夫就曾邀請夫人王映霞來這里看話劇。舊上海的名媛唐瑛也曾在這里用全英文演出京劇《王寶釧》??梢哉f,這里是舊上海繁華景象的一個縮影。
@儂好上海
它就像一個飽經(jīng)滄桑的老人,見證著時代的變遷,和自身命運的輝煌與黯淡。1993年,長江劇院關(guān)閉,消失了25年......但令人驚喜的是,去年底,仿佛永遠(yuǎn)消失的老劇院又重整旗鼓,帶著嶄新的面貌回到大眾的視野!
@儂好上海
相信之后的長江劇院,又會成為最潮的打卡圣地!小時候一票難求的盛景又會重現(xiàn)!
百年老字號:杏花樓、功德林
國際飯店西餅屋對面,就是滬上兩家百年老字號——杏花樓和功德林了。醒目的門頭并列于鴻祥大廈的兩端,金黃的打字很是氣派!
杏花樓
先說說杏花樓!黃河路店的店面算是很大了!
走進(jìn)杏花樓,便看到一樓的入口區(qū)的冷柜中,擺放著可供人們方便外帶的各種美味,讓人不忍錯過!
@豬兒麗
3-4樓則是杏花樓的餐飲區(qū),每天到了飯點總能看到人頭攢動。被老饕們翻牌最多的菜是老式蔥油雞,外皮爽滑,帶著湯汁的雞肉細(xì)嫩可口,令人吃過便難忘!
功德林
功德林和黃河路淵源頗深。從1932年起,功德林就搬到了黃河路43號,一開60年!魯迅就曾在這里宴請賓客!后來餐廳幾經(jīng)波折搬離到了南京西路。直到2012年四月初八,功德林90歲生日之際,才在黃河路復(fù)開新店!
@嗲叔愛吃面
記得小辰光的早上,阿拉總要去功德林吃一碗素面;外婆過生日時,家里總要在功德林置辦一桌宴席,為老人家慶生;家里發(fā)生了值得慶祝的事,總是會第一個想到去功德林小聚!里面的各種菜肴好吃又實惠!
黃油素蟹粉是這里必嘗的一道美味!胡蘿卜和土豆泥經(jīng)旺火熱油催化,蜷縮成粒粒分明的“蟹粉”,閃著金黃的色澤,幾乎以假亂真!姜香和微微的醋香讓味道更加多元!吃起來鮮美無比!不遜色于真蟹粉!
過去老上海寧下館子,首先就想到黃河路
如果說,杏花樓、功德林、國際飯店是黃河路餐飲界的“百歲老人”,似乎和煙火氣保留了些許距離;那黃河路一眾上世紀(jì)90年代興起的餐廳,則“已到中年”,把這條小街道的生活氣渲染的淋漓盡致!
那個年代里,在無數(shù)的夜晚,在此起彼伏的喧鬧聲中,各家餐廳也暗暗較著勁。誰家口味好?誰家有特色?誰家回頭客多?誰家物美價廉......后廚中進(jìn)行著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餐廳的牌匾掛上又摘掉,沒有一直紅火的店,能存活至今的,都是王者。
本幫菜館
苔圣園酒家
黃河路50號,長江劇院的斜對面的舊式西洋建筑就是苔圣園酒家,它開業(yè)于1980年代,是黃河路美食街中最早開業(yè)的本幫菜館之一。許多老饕已經(jīng)在這里吃了20多年,它的味道早已深入靈魂。
△糖醋小排
小排掛著漂亮的糖色和香脆的芝麻。濃油赤醬,酸甜可口,完美的傳承了本幫菜的風(fēng)味!一口氣吃掉好幾塊肉!嗲!
△桂花糖藕
甜甜蜜蜜的糖藕,浸潤在桂花香氣十足的糖汁里,很是誘人!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藕的軟糯度不夠。
△苔條小黃魚
裹著海苔面衣的小黃魚,味道變得更加靈動多元!咔吱一口咬下去,金黃的外衣香脆十足,和魚肉的鮮美一起交織在舌尖!也可以蘸著醋吃,又會是另一重鮮美,而且還解膩!
△桂花酒釀圓子
剛端上來的酒釀圓子熱氣騰騰,濃稠的桂花酒釀散發(fā)出沁人的幽香;
珍珠般閃光的圓子,里面居然是黑洋酥餡兒,吃下去軟糯香甜,口中的豬油、黑洋酥、桂花酒釀三種香味交織在一起,幸福感瞬間冒出天靈蓋!
粵味館
96年從乍浦路搬來黃河路的粵味館也不簡單。雖名“粵味”,主打的卻是老底子本幫菜,許多阿姨爺叔都是他們家多年的忠實擁躉!
一共六層的歐式小樓,滿足了食客各種形式的聚餐需求。2和6樓是大堂,3-5樓則是包間。樓內(nèi)還有直達(dá)電梯,免去了一層層爬樓梯的勞累。
@lucky胖胖123
他家的冰鎮(zhèn)醉蝦醉蟹很受歡迎。肉質(zhì)鮮彈,浸潤著酒香,咸淡也正合適,吃起來別有一番滋味。
此外的老牌本幫菜館還有:
▽▽▽
△ 乾隆酒家
△ 悅來酒家
△ 金八仙
△ 興泰
人氣超高的小吃
佳家湯包
1986年開業(yè)火到如今,黃河路美食街的“人氣殺”,說的就是大名鼎鼎的佳家湯包了!無論冬寒夏暑,他家的門口永遠(yuǎn)排著長隊!不光本地老饕,就連歪果仁都來打卡!
吃的就是一口新鮮勁兒!所有小籠全部現(xiàn)點現(xiàn)包現(xiàn)蒸現(xiàn)吃!阿姨們動作超級麻利,揪面、搟面皮、包餡兒,配合流暢一氣呵成,不帶半點拖泥帶水!大寫的服氣!
被老饕們翻牌最多的是全家福。一籠12個,共有鮮肉、蟹粉鮮肉、蛋黃鮮肉各4只,妥妥滿足吃貨的需要!
薄而韌的皮子包裹著熱湯汁,令人食指大動!先開窗,后喝湯,然后一口吞下一只,鮮的人毛孔和眉頭齊齊舒展開!
值得一提的是,他家的蟹粉都是活蟹現(xiàn)拆,再現(xiàn)包的,非常新鮮哦!有了這樣的味道,我能一口氣干掉三籠?。⊥淄椎氖巧裣蓽?!
顧壽剛上海蔥油餅
再往前走,是更加誘人的蔥油餅了!瞧這金黃的蔥油餅,在油鍋中微微抖動,時不時濺起油花,味道飄向老遠(yuǎn)!
蔥油餅外皮層層的酥起的非常完美!撕開一塊,豬油和韭菜的香直沖入鼻腔,吃起來外酥里軟,油香十足!
店里還有阿拉小辰光的美味——油墩子!不得不說是個驚喜!如今這種傳統(tǒng)小吃已經(jīng)越來越少見了,而且都失去了記憶中的味道,想想真的很可惜!
一米香砂鍋粥
住在普陀金沙江路附近的人,對“一米香”肯定不會陌生!這是一家開了十幾年的老館子,溫暖了許多人深夜饑腸轆轆的胃!而今搬到黃河路上的一米香,算是老店新開了。
老板是潮汕人,深諳潮汕待客之道!落座先來一壺功夫茶暖胃,連帶心里也跟著暖了起來。洗茶倒茶,行云流水一般,茶藝了得!
他家的燒味四拼是招牌!選擇困難癥就別挑了,一盤4款都嘗嘗吧!
燒肉、叉燒、玫瑰油雞、琵琶鴨,都無一不穿著油亮亮的外衣,吃起來香香脆脆!再是里面的肉,肥瘦剛剛好,如果覺得膩,可以佐以芝麻醬或者梅子醬,更添一番風(fēng)味!
他家的砂鍋粥都是現(xiàn)熬的,要等半個小時,絕對考驗真愛粉!牛肉丸+蝦+干貝粥也是88元超大一鍋,性價比杠杠的!里面的海鮮料給的也很足,散發(fā)著撩人的鮮!
喝下一口粥,最讓人驚艷的是米粒,被熬的濃稠軟糯,鮮香適口,忍不住連喝三碗!
大王鍋貼
大王鍋貼也是黃河路上的老牌鍋貼店了,廣受吃貨好評!他家的鍋貼個頭大而飽滿,底部脆而不焦,是一只上海鍋貼應(yīng)有的模樣!
@叮呤噹啷叮
內(nèi)里的肉餡很扎實,咬下去還有汁水,非常香脆可口!一份鍋貼配上一碗牛肉湯,就是讓人幸福感爆棚的一餐!
董記滬春面館
黃河路上人氣超高的小館子!不得不說他家的面味道還是很靈的!
一碗熱氣騰騰的蝦爆鱔絲面,輕易俘獲了味蕾!他家的面條很有上海面的特色,細(xì)而韌,吃起來很勁道!
現(xiàn)炒的鱔絲和蝦仁的量很足,鱔絲散發(fā)著濃郁的焦香,蝦仁則鮮美彈牙,再放些許胡椒,整碗湯頭的鮮度爆棚!吃完面再啖幾大口湯,渾身都舒坦了!
月星羊肉面
其他店開了又關(guān),關(guān)了又開,月星羊肉面卻始終以旁觀者的身份堅守在這里,20多年!老板蘇州人士,自然會做一手正宗的蘇式羊肉面。
紅湯白湯,總有一款是你的最愛!白切羊肉面一端上來便讓人兩眼放光。
片片薄厚均勻的羊肉躺在盤中,絲毫聞不見一點膻味!一直以為多吃瘦肉才是真理,沒想到肥肉也足夠鮮美!白色油脂綿軟豐腴,口感一流!
就著清鮮的羊肉湯頭,忍不住趕緊加入羊肉,呼嚕嚕吮吸起面條!
熱騰騰的羊雜湯里,料也超級足!嫩、軟、韌、彈、鮮......每一塊羊雜吃出萬般滋味!再配上香蔥,保證吃到不剩一滴湯!
吵架餛飩
藏在黃河路旁的弄堂里,破舊的門頭,只有幾張桌子的小店,很輕易的就錯過了。店名很有趣,只因老板夫婦經(jīng)常因為瑣事吵架拌嘴!故名“吵架餛飩”!
愛他家餛飩的人真不少,許多人都隔三差五就來吃!鮮肉小餛飩是正宗的上海做法。蛋絲、紫菜、榨菜丁、蝦皮、蔥花滿當(dāng)當(dāng)鋪在湯上,一樣都不能少。
皮子也是堿水皮,吃起來略厚且韌,一口一個滿嘴都是鮮美!
此外還有許多特色小吃
▽▽▽
謝記甜品、泡面小食堂、清梅居、蘇江南、牛簽簽串串香、惠粵軒等等
回不去的黃河路,回不去的青春歲月
和黃河路的厚重歷史、美食街的燈紅酒綠相比,黃河路最引人遐思的還是藏在犄角旮旯的一條條小弄堂。老居民們各自過著安靜的生活,和屋前的煙火氣很自然的隔離開來。
而今,上海的弄堂拆的拆,毀的毀,弄堂里的老鄰居也都各奔東西。唯有這些帶著斑駁墻頭的老弄堂,依舊站在風(fēng)雨里,堅守著過去的歲月!
弄堂口掛著的大紅燈籠,和屋門旁簇新的對聯(lián),昭示著還未走遠(yuǎn)的年味。
住宅墻頭悄然伸出的綠葉,喻示了一絲早春的氣息。
家家戶戶都做腌臘,幾十年如一日。管它時代變遷,老底子習(xí)俗可不能丟!
老婆婆又在忙碌著為家人準(zhǔn)備飯菜了。想必華燈初上的時候,整個弄堂里又會飄散著飯菜的香味了吧?
弄堂的上空掛著的衣服,也是一道獨特的景象。每當(dāng)晴天時,阿姨們就喊上鄰居,一起出來洗衣服曬被子,噶噶三胡!剎那間,弄堂上空掛滿了五顏六色的“彩旗”。
......
搬走了的鄰居們,很快就有了新的生活,彼此也漸漸淡了聯(lián)系。弄堂歲月,一去不復(fù)返了。過去弄堂里的那些歲月,和自己的年少青春,一起埋藏在老照片里。剩下的弄堂中的“幸存者”,還能存在多久,沒有人說的清楚。
當(dāng)一座城市獨有的民俗特色消失殆盡,變?yōu)榍宦傻闹貜?fù)和復(fù)制時,屬于這個城市的靈魂,該如何找尋?這值得每個老上海人思索。
悠悠黃河路,
是上海城市變遷中的一個小小縮影,
卻又道盡了這座城市的千種姿態(tài):
古老的,摩登的,嘈雜的,
靜謐的,簡單的,復(fù)雜的......
盡管難復(fù)往日勝景,
可未來仍可期待!
希望黃河路能建設(shè)的越來越好,
阿拉上海能建設(shè)的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