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看似一片歲月靜好、現(xiàn)世安穩(wěn),其實處處都有斗爭。
圖片來源:素材公社
比如我們身邊的植物,不少葉子上總會出現(xiàn)幾個孔,或者缺了一大半,還有的甚至只剩下一根莖了,相信你也明白其中的原因,那就是昆蟲路過了。
植物與昆蟲,它們的敵對關系已經(jīng)持續(xù)了幾億年......斗智斗勇堪比一場宮廷大戲,它們不為輸贏,只為生存。
圖片來源:騰訊網(wǎng)
= 主動出擊 先下手為強 =
受盡了昆蟲們折磨的植物們,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的防御能力,才得以一直存活到現(xiàn)在被我們看到,很多植物不僅不再怕昆蟲,甚至有些還能夠反擊,獵手和獵物的角色有時候會發(fā)生互換。
最著名的食蟲植物茅膏菜。
它的葉片密布著類似露珠一樣的東西,把自己打扮得鮮艷奪目,無論誰看到也想走近仔細瞧一瞧。路過的昆蟲肯定想吃上一口如此美麗的食物,可是茅膏菜可不是好欺負的,一旦接觸到了它周圍的露珠,那就只好等死啦。
茅膏菜
擁有這個能力的植物還有捕蟲堇。
外形像一朵花,每片葉子都是飽滿的肉嘟嘟的肉葉,而且還能分泌特殊氣味吸引各種小型昆蟲過來嘗嘗自己的肉,被騙來的小昆蟲一旦碰觸到葉面上的粘液,也就再也別想逃走了。
有些品種的粘液甚至學會了將昆蟲裹住,然后再分泌消化液將昆蟲消化,在昆蟲想咬一口別人的肉時,卻被別人先嘗到了自己的肉。
捕蟲堇
= 拉幫結派 借刀殺人 =
如此強悍的植物畢竟是少數(shù),大部分植物還是沒有主動出擊的能力,想要存活還是要依賴外援。比如松樹只要施點兒小技能,便能讓瓢蟲輕易幫助自己。
在松樹上,松蚜蟲成蟲和若蟲會密密麻麻地聚集在枝干上吸食樹汁,然而只要松蚜一動口,松樹就會分泌出一種氣體。
松樹和松蚜蟲
這種氣體是植物受到傷害時產(chǎn)生的揮發(fā)性次級代謝產(chǎn)物(生物堿、多酚類、萜類、單寧、黃酮、芳香族化合物等等),氣味會引來瓢蟲,聞到氣味的瓢蟲很快就明白自己的吃飯時間到了......會及時趕過來收下這頓美餐。
瓢蟲吃蚜蟲
像這樣能有外援的還有十字花科類的植物,比如我們常見的卷心菜。
菜粉蝶幼蟲啃食卷心菜后,唾液與葉肉結合后也可以使植物產(chǎn)生類似的物質吸引寄生蜂過來,寄生蜂會把自己的后代直接產(chǎn)到菜粉蝶幼蟲體內(nèi)。
無論菜粉蝶幼蟲吃的多飽,始終在幫助養(yǎng)育寄生蜂的后代,最終被那些寄生蜂幼蟲榨干最后一點養(yǎng)分,無法化繭為蝶,也無法生出更多蟲子搶我們卷心菜吃啦,甚至被寄生不久就死去。
菜粉蝶吃卷心菜
= 武裝自己 升級防御 =
植物的種類繁多,好大一部分還是請不到外援的,要靠提升自己的物理防御能力去活下來,比如長滿一身刺,讓那些身體脆弱的蟲子避而遠之。
畢竟識時務者為俊杰,靠近了就扎的稀巴爛了,不可能為了吃一口東西連命都不要。像我們看到的玫瑰花,它是不是因為美麗就被各種蟲子騷擾過,從而長出尖刺來呢。
許多植物葉面的蠟質層,果子和種子的外皮和殼,刺毛、針、荊棘等都是有效防御昆蟲的物理武器。例如大豆葉蟬想攻擊大豆,卻被大豆的針毛嚇退了腳步;蠶豆用它葉面上鋒利無比的鉤狀毛牢牢纏住爬在上面的臭蟲,迫使它無法動彈,最終餓死。
植物荊棘
= 將計就計 笑里藏刀 =
長不出刺來的植物看著溫馴無害,但其實內(nèi)力深厚,笑里藏刀。
像許多針葉樹都可以分泌出樹脂,把小短腿的蟲子們困在其中,就算會游泳也無濟于事,畢竟樹脂可不是游泳池,一旦觸碰便會糾纏不休,永遠的在里面出不來了,我們看到的琥珀,就是針葉樹幾千年或者很久以前防御的產(chǎn)物,它記錄著幾千年甚至幾萬年前的瞬間。
琥珀中的雛鳥與昆蟲
大型植物能做到的,矮小的草類也能做到,它們能將計就計,最后反將一軍。
雖然不能分泌大量油脂,但是它們的葉片中含有二氧化硅,可以加速昆蟲們的下顎磨損,只要忍一時就安全了,因為那些昆蟲的下顎慢慢就磨沒了,那時草兒一定在想“在你連牙都掉光了時,我依舊如新”。
植物還可以產(chǎn)生防御蛋白(包括氨基酸降解酶、蛋白酶抑制劑、苯丙烷類代謝途徑酶、糖結合蛋白)和潛在毒性蛋白(幾丁質酶、外源凝集素等等),消耗昆蟲的必需氨基酸、損害消化酶,干擾蟲蟲們吸收營養(yǎng),導致發(fā)育不良甚至死掉。
圖片來源:騰訊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