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經(jīng)典滬劇《江姐》
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
講好革命故事 傳承紅色經(jīng)典
守正創(chuàng)新的舞臺呈現(xiàn),
賦予《江姐》經(jīng)久不衰的精神力量
傳承版《江姐》還原了一個個具有豐富情感和堅貞氣節(jié)的英雄形象。導演周小倩融合了寫意的舞臺呈現(xiàn)、寫實的程式表演、鮮明的滬劇特色,全方位展現(xiàn)了紅巖群英的錚錚鐵骨,藝術地再現(xiàn)了先烈們堅貞不屈的斗爭精神。
劇中保留了“望山城”“紅梅贊”“繡紅旗”“五洲人民齊歡笑”等二十多段經(jīng)典唱段。負責音樂唱腔整理的上海滬劇院副院長洪立勇結(jié)合幾位主要演員的嗓音特點,對部分唱腔做了提升和調(diào)整,更有利于故事主線的烘托和演員的情感表達。間幕曲、氣氛音樂的加入突出了滬劇音樂擅于敘事、長于抒情的劇種特色。
在舞臺呈現(xiàn)上,舞美設計王佳迪根據(jù)劇情要求設計了朝天碼頭、渣滓洞、東海寺等特定場景,還融入了疊翠的群山、吊腳樓等巴渝風貌?,F(xiàn)代感的舞美設計能吸引更多青年人走進劇場,感受革命先烈自強不息、奮勇當先的精神氣節(jié)。
青春朝氣的演員陣容,
賦予《江姐》貼近時代的英雄形象
—
洪豆豆
飾 江姐
●●●
藍旗袍、紅毛衣、白圍巾,一身浩然正氣的江姐形象早已定格在人們的心中。滬劇的“江姐”曾由筱愛琴、諸惠琴、沈惠中、呂賢麗等滬劇名家成功演繹。洪豆豆為了讓江姐這一藝術形象更加有血有肉,參考了京劇、歌劇等劇種和滬劇前輩的表演精華。在“勸降”“夜審”等幾場戲中,她大義凜然、堅貞不屈,嚴詞痛斥敵人,表現(xiàn)出江姐過人的膽識、勇氣和力量。在演唱中她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聲音個性,對一些抒情唱段上有著細膩、自然、生活化的處理,在表現(xiàn)戲劇和精神力量時,唱腔更為高亢明亮,呈現(xiàn)出江姐剛正不阿、一身正氣的英雄形象。
—
朱麟飛
飾 雙槍老太婆
●●●
朱麟飛飾演的雙槍老太婆把“石派”韻味深長的唱腔和絲絲入扣的表演詮釋得十分到位。特別在與江姐的對唱中,表現(xiàn)出多重的情感變化,頗為動情。
—
丁葉波
飾 沈養(yǎng)齋
●●●
反派沈養(yǎng)齋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反面人物。他虛偽冷酷又斯文有度。丁葉波拜錢思劍為師,是“袁派”傳承人,但在演繹這一人物時學習“邵派”風雅淳厚、蒼勁激昂的唱腔特色,運用臉譜化的表演方式,通過豐富的內(nèi)心戲,展現(xiàn)出沈養(yǎng)齋老奸巨猾、陰險狡詐的人物形象。丁葉波在戲劇表演中博采眾長,學習滬劇流派特色,讓人物形象更富有張力。
—
徐祥
飾 甫志高
●●●
甫志高是一個在革命中迷失自我的叛徒形象,與江姐的英勇無畏形成鮮明對比。徐祥在演唱中運用“解派”唱腔特色,出場時展現(xiàn)出甫志高的文人形象,而在勸降江姐時,唱腔飄忽游移,表現(xiàn)出內(nèi)心的空虛陰險。
此外,金世杰、錢瑩、趙海東、韓朝群、陸敏、吳嘉倩、施佳杰、朱君堯等滬劇院2006級青年演員都在劇中有精彩的演出。 滬劇《江姐》將于3月21日、3月23日、4月9日在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東方藝術中心、天蟾逸夫舞臺上演。目前該劇正在緊鑼密鼓排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