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故里、沈園、陽明洞天、西施故里……古往今來,紹興留下了許多銘刻在人心的名字和地點。而這之中有那么一個地方,在紹興的歷史上就極為特殊,那就是——蘭亭。
蘭亭臨帖 行書如行云流水
月下門推 心細如你腳步碎
周杰倫演唱蘭亭序,懸疑小說蘭亭序密碼、蘭亭序殺局……寫不完,看不厭,古今共情,心有靈犀,輪番上演蘭亭傳奇。
吳崢/攝
蘭亭,因永和九年那一場曲水流觴,成為書法圣地,吸引著無數(shù)文人墨客競相前來。
進而,在文學(xué)、哲學(xué)、歷史學(xué)等一系列“學(xué)”上,在文學(xué)史、藝術(shù)史、思想史等一系列“史”上,留下獨此一家、濃墨重彩的一筆。
||蘭亭,越地山水的代表
魏晉時期這里被稱作“會稽”,曲水流觴,群賢皆至,王謝風(fēng)流俯仰一世。詩文大家也都曾在此留下足跡。他們或生長于此,或流連于美景,或沉醉于美酒。
在這里,書圣王羲之寫下了《蘭亭集序》?!把鲇^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紹興城有著茂林修竹、曲水流觴的美。
蘭亭集序
蘭亭,綠水青山,美不勝收。王羲之說,山陰道上行,如在鏡中游。王獻之說,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fā),使人應(yīng)接不暇。父子倆經(jīng)常在鏡湖一帶游歷,蘭亭美景火遍當(dāng)時的朋友圈。
越王勾踐懂得浪漫,在渚山種植蘭花,得名蘭渚山。漢時為驛亭,因名蘭亭。六朝以來,蘭亭成了越地佳山水的代表。蘭亭美景,因王羲之成功出圈。王勃在云門仿蘭亭修禊說,況乎山陰舊地,王逸少之蘭亭。唐代送別寄贈詩涉越者,蘭亭頻頻出鏡。
武元衡送友,蘭亭應(yīng)駐楫,今古共風(fēng)光。
崔峒送友,孤云隨浦口,幾日到山陰。遙想蘭亭下,清風(fēng)滿竹林。
白居易寄詩給元稹說,厭看馮翊風(fēng)沙久,喜見蘭亭煙景初。
……
柳葉氘/攝
||蘭亭,上巳佳節(jié)的代稱
永和九年,南北暫時沒干仗,總算和平,天時有了。最美不過江南春。會稽內(nèi)史王羲之,在暮春之初上巳節(jié),想搞一場大型派對,借機聯(lián)絡(luò)感情,放縱一把。
蘭亭雅集之前,上巳由來已久。漢以前,日期一般選在夏歷三月上旬的巳日。曹魏后,定于三月初三。發(fā)展到后來,上巳作為宗教、民俗盛會,集修禊祛災(zāi)、招魂續(xù)魄、踏青嬉游于一身。越往后越傾向游覽娛樂,但都與水相關(guān)。
杜甫說,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水可以清潔身心,驅(qū)疾除垢。古時,沐浴還要熏香,而香料常選蘭草。蘭亭有水亦多蘭,天造地設(shè),一切都剛剛好。
在唐人眼里,蘭亭幾成上巳別名。
唐德宗李適上巳詩,流觴想蘭亭。
孟浩然上巳詩,日晚蘭亭北,煙開曲水濱。
王駕上巳詩:
記得蘭亭祓禊辰,今朝兼是永和春。
宋之問桂州三月三日:
越中山海高且深,興來無處不登臨。
永和九年刺海郡,暮春三月醉山陰。
||蘭亭,書法入圣的代指
蘭亭成就天下第一行書,亦成就書圣大名。唐人已然稱它為書法圣地。李白曾寫下:蘭亭雄筆安足夸;今日贈予蘭亭去,興來灑筆會稽山(謝別人贈墨)。
時至今日,對書法愛好者來說,紹興蘭亭仍是近乎于朝圣地一般的存在。
蘭亭書法節(jié)
||蘭亭,詠史懷古之代詞
永和雅集之后,蘭亭日漸荒蕪,其址在鏡湖流域遭遇數(shù)度變更。王勃在山陰經(jīng)春過秋,南下南昌寫成《滕王閣序》: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丘墟。那時,蘭亭已荒廢,感慨良深。
詩人來越,常來此懷古憑吊。
山陰尉孫逖,贈言王逸少,已見曲池平。
劉言史《右軍墨池》:
永嘉人事盡歸空,逸少遺居蔓草中。
至今池水涵余墨,猶共諸泉色不同。
小紅書@鹿人一枚
||蘭亭,勝地依然是圣地
紹興蘭亭景區(qū)現(xiàn)擁有核心景區(qū)、書法博物館等五處功能性活動體驗區(qū)域,活字印刷、石刻拓碑,刷墨而上,揭紙而下等多種體驗活動帶你領(lǐng)略漢字印刷變遷的魅力,還有探尋“之”字書法課堂、博物館趣味游戲等書法教學(xué)模式,廣受學(xué)生們喜愛。
蘭亭成名于書法,但遠遠不止于書法。筆墨紙硯,琴棋書畫詩酒茶。如紹興的圍棋、黃酒、茶、蘭文化等,皆可深度融合。
第三十六屆蘭亭書法節(jié)
近些年來,紹興擦亮“書法圣地”等八張文旅金名片。第三十七屆蘭亭書法節(jié),也將于三月初三上巳日(4月14日)在蘭亭景區(qū)隆重舉行。當(dāng)天還會在蘭亭書法博物館內(nèi)舉辦“翰墨蘭亭·百家書畫惠百姓”活動,更多詳情請點擊下方圖片了解吧~
紹興市蘭亭書法博物館
本文由紹興文旅發(fā)布整理編輯
文稿參考:吾越春秋
文稿參考:吾越春秋 作者:岳成龍(龍飛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