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正統(tǒng)十四年(公元1449年)十月十一日,瓦刺大軍兵臨北京城下。相隔七十九年,蒙古士兵終于再次見到了這座自己祖先建立的偉大城池。
此時已經距五代十國五百年,當年宋遼兩國浴血爭奪的幽燕大地卻即將迎來一場全新的腥風血雨。在這之前,明軍的主力部隊已經在土木堡之役中被敵人殲滅,皇帝成了俘虜。此時的北京城人心惶惶,漢人有大概率重蹈五胡亂華或靖康之恥的復轍。當此危難之際,求神拜佛是避免不了的,一位神仙駕前香火鼎盛。祂就是玄天上帝,也叫真武大帝或者北帝。
影視中的土木堡之變
民間有傳說,當年北京城的建立就依靠了真武帝的保佑。當年劉伯溫與姚廣孝敕建北京城時,就依靠了一個黑衣人的相助。這個黑衣人就是真武帝的化身。他向天射出一箭。兩人依靠這箭的指引而選定城址。
傳說還提到,在建城過程中,城墻一度屢建屢廢。姚廣孝因此頭痛不已。就在他絞盡腦汁之時,忽然聽到一個小孩的聲音:“就照我的樣子來畫吧!”姚廣孝抬頭一看,就見一個紅衣小孩一閃就沒有影。他卻就此開了竅。原來,北京城所以建不起來,原因是這里本潛藏著苦海孽龍。他于是將城建成了哪吒模樣,正南邊的正陽門,是哪吒的腦袋,甕城東西開門,就是哪吒的耳朵;正陽門里的兩口井,就是哪吒的眼睛。。哪吒鬧海,他鎮(zhèn)住了苦海孽龍,才建起了北京城。
但學者們認為這種說法是無稽之談。北京城的建立是在元大都的基礎上的。當它興建之時劉伯溫和姚廣孝還沒出生呢。蒙古人怎么會根據哪吒的形象建立北京城呢?
八臂哪吒城
道理的確是這樣,可是事實往往比神話更為傳奇。也許大部份北京人都不知道,在城外那些氣勢洶洶的蒙古人軍帳中。此時正供奉著一尊黑袍的神像。祂當然不是漢人的戰(zhàn)神真武,也不是哪吒。祂是蒙古的軍神大黑天。
大黑天,又叫摩訶迦羅,他就是古印度大神濕婆的戰(zhàn)斗身。當印度教被佛教吸收后,他得了“大黑天”這個名號。據說大黑天擁有無窮的神力,手下有無數的鬼神眷屬,他能夠給予信仰自己的人以財富和力量,而給予自己的敵人以失敗和死亡。
當年興建北京城時的哪吒傳說其實就是起源于大黑天傳說。蒙古人在發(fā)展過程中,將藏傳佛教列為國教。而將大黑天奉為軍神。當年蒙古國國家八思巴就曾于軍中供奉一尊大黑天像,傳說從此而后,蒙古大軍攻必克,戰(zhàn)必勝,全依賴大黑天的保佑護持。而大黑天有多種形象,四臂、六臂都有。其中八臂大黑天被認為是大黑天的最強形態(tài)。有說八臂大黑天?!痘哿找袅x》卷十稱是八臂大黑天“身青黑云色,二手于懷中橫把三戟叉,右第二手捉青羖羊,左第二手捉一餓鬼頭髻,右第三手把劍,左第三手執(zhí)朅吒罔迦髑髏鐘,此是破壞災禍之標幟),后二手各于肩上共張一白象皮如披勢,以毒蛇貫穿髑髏以為瓔珞,虎牙上出,作大忿怒形,足下有地神女天,以兩手承足?!彼运^“真武射箭定城”的傳說也是由大黑天傳說改編而來(因為他們是一身黑衣)。
大黑天常見為六臂,八臂較少
在興建北京城時,蒙古人就搞了不少風水局?,F代研究發(fā)現,大都城不是中國傳統(tǒng)都城建設的南北子午向。而是稍微偏離,其中軸線遙指遙遠草原上的元上都開平府,距北京有三百六十五公里。
然而真武于大黑天傳說也并不是一個局外人,事實上兩尊大神早就交過手。地點就是在一百八十年前的襄陽。對的,就是南宋與蒙古那場大戰(zhàn)中,被金庸派來郭靖和黃蓉守護的襄陽。
在元朝的《佛祖歷代通載》中記載是這樣的。當蒙古兵圍困襄陽時,南宋軍民將真武作為自己的精神信仰。然而突然有一天,真武在人們扶乩請仙時降臨了,告訴大家:“有大黑神領兵西北方來,吾亦當避。”眾人大驚失色,遙望蒙古大軍頭頂,盡是“天兵天將”。不得已獻城投降。
這事看起來比較玄幻。但它是神話,沒玄幻那么簡單。事實上,在襄陽城外有一座“真武山”,那就是武當山的外院。而真武就是武當山的主尊,當年襄陽大戰(zhàn)時,真武山就是襄陽城的屏障。它的陷落就象征了襄陽保衛(wèi)戰(zhàn)的失敗。有意思的是,大都城開始興建的那一年就是襄陽之戰(zhàn)開始的那一年,即1267年。
真武山與襄陽的位置
真武就這樣落荒而逃了嗎?當然不是,必需知道,真武就是玄武,是我們中國人自上古就開始信仰的北方之神,只要中國人存在,玄武的信仰就會存在。就算是蒙古人自己,也沒有拒絕真武信仰。在1269年,即大都開建的第三年,在西郊高梁河中發(fā)現了神秘的“龜蛇”,忽必烈命人建了昭應宮,作為對真武帝的一種安撫。這可以說是北京城最早的建筑之一。四年后襄陽才陷落??梢姡⒃诋敃r也是軍事思想兩手抓。通過這種方式來博取真武轉身支持自己。
而當天下初定后,蒙古人的重心就更轉向藏傳佛教,焚毀道藏。而這事似乎激怒了真武帝。于是在1360年,即明軍開始對元大都發(fā)動總攻的八年前,一個男孩在應天府(南京)降生了,他就是朱棣。
明軍的北伐軍如有神助,北上勢如破竹。在失去幽云十六州千年之后,漢族的軍隊第一次渡過了自己的母親河——黃河。元順帝倉惶逃竄,拋棄了北京城。
朱棣后來被朱元璋封為燕王,鎮(zhèn)守北方,封地就在北京一帶??赡芫褪沁@時,他接觸到了真武帝的信仰,并且在后來的人生中,他經常把自己打扮成真武大帝降世。這是被明朝官方所承認的。
欽安殿中的真武大帝
雖然光復漢家河山的任務已經被朱棣的父親朱元璋所完成,但朱棣更進一步,在取得“靖難之役”的勝利后,他登基為皇,遷都北京,重修了大都城,在皇城中心修了景山,完善了北京城的風水。有說景山就是用朱棣修筑北京護城河時開挖的泥土堆積而成。封住了皇宮的北門。這叫“藏風納氣”,所以故宮是沒有北門的。而皇官北門又叫“玄武門”。
在御花園中,朱棣還專門建設了專供真武大帝的欽安殿。后來這是歷代皇帝奉道的重要場所。真武位于大殿中心,四壁環(huán)繞他座下十二天君畫像。其中不乏我們熟悉的趙公明、岳飛、溫瓊等名人。
大明雖然建立,但依然強敵環(huán)視,北逃的蒙古人不甘心失敗,屢次犯邊。朱棣定都北京,也有“天子守國門”之意。他多次親征蒙古,把馳騁草原的蒙古騎兵打得落荒而逃。與此同時,他不忘記表達自己對真武的好感。屢次尋訪武當山的名道士張三豐。并且動用國庫,在武當山上建設了象征皇家的紫金城和金殿,將真武帝的信仰抬升到極致。有說武當金殿的真武大帝像就是依據朱棣的形象塑造的。
而朱棣最有名的事業(yè),當屬他派遣鄭和七下西洋。這是中國航海史上的壯舉。在明朝出版的小說《西洋記》上有鄭和為了降妖,請朱棣元神歸位的情節(jié)。
可惜的是,再偉大的帝王,也有去世的一天。1424年,朱棣病故于出征途中,九年后鄭和也于第七次出使時病逝。他的名聲與朱棣一同傳誦。
真武帝塑像
僅僅二十五年,明蒙間的勝負就被逆轉了。人們在尊奉真武的同時,其實就是在懷念朱棣,如果永樂大帝還在世,豈容北虜至此?
幸運的是,大明的元氣還在,國力還在。在京師危急的時候,一位大臣挺身而出,這就是于謙。在后世與岳飛齊名的英雄。在他的調度下,北京的將士們浴血奮戰(zhàn),抵抗住了瓦刺人的一次又一次的進攻。戰(zhàn)爭的天平逐漸偏向明軍一方,而瓦刺軍也不是當年一統(tǒng)草原的蒙古軍。在戰(zhàn)事不順的情況下,蒙古終于撤軍了。十一月八日,瓦刺軍退出塞外,北京解嚴。后來瓦刺人還送回了皇帝。后來再也沒能入侵北京。
日本大黑天
此后真武作為民間的官方信仰繼續(xù)受到供奉。而在《西游記》中,他與大黑天都露了一面。大黑天在小說中成了觀音守山的黑熊精。雖然沒有八臂的說法。但與觀音的淵源證明了他的身份。而后大黑天信仰甚至東渡日本,成為日本傳統(tǒng)“七福神”之一,但變得溫良很多,簡直成了一個喜劇演劇。日本人相信,他專司給人們帶來財富與幸福。
五百年后,國家對北京進行了一次遙感,人們驚見,北京城原來潛藏著兩條龍。一條陸龍以東西長安街為龍須。以故宮為龍身。一條水龍以中南海為龍頭,北京的水系為龍身。在水陸雙龍的環(huán)護中,北京皇宮的景山有一尊老人像,與真武帝的像極為相似。而這在任何史書上都沒有記載。
神秘的景山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