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圣陶先生說過:“好習慣養(yǎng)成了,一輩子受用;壞習慣養(yǎng)成了,一輩子吃它的虧,想改也不容易。”習慣伴隨著人的一生,影響人的生活方式和個人成長的道路。
一個好習慣的形成肯定離不開家庭的教育。因為家庭教育同其它教育相比,親合力、感染力更強。而且家庭教育對人的習慣的影響最早、最持久。因此習慣更容易在家庭中“遺傳”傳遞。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所做所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在家庭中,父母的表率作用很重要,父母的言談舉止,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
我們通常學習習慣指:喜歡學習,對學習活動有興趣,能集中注意力專注地從事某一項活動;有正確的讀、寫、坐和握筆的姿勢,讀書寫字時眼睛與書本保持一定距離,并且不側(cè)彎和趴在桌上;會按照一定要求去翻閱圖書,能愛護讀書文具,不撕壞、涂抹圖書和拆弄玩具,會整理這些用品。
學習習慣是在學習過程中經(jīng)過反復練習形成并發(fā)展,成為一種個體需要的自動化學習行為方式。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形成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有利于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使學生終身受益。
那么,應該著力養(yǎng)成哪些良好學習習慣?
1.主動學習的習慣
別人不督促能主動學習,一學習就要求自己立刻進入狀態(tài),力求高效率的利用每一分鐘學習時間。要有意識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用于學習,并能堅持始終。如,孩子回到家能自主地看書,畫畫、手工或者做一些小作業(yè),而不是專心看電視或者無休止地玩耍。
2.及時完成規(guī)定的學習任務的習慣
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完成規(guī)定的學習任務。把每個規(guī)定的學習時間分成若干時間段,根據(jù)內(nèi)容,為每個時間段規(guī)定具體的學習任務,并要求自己必須在一個時間段內(nèi)完成一個具體的學習任務。這樣做,可以減少乃至避免學習時走神或注意力渙散的情況,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還可以在完成每個具體學習任務后,產(chǎn)生一種成功的喜悅。如雙休日除了給孩子安排興趣班后,可以利用讓孩子自己安排一些任務,然后自己規(guī)定完成的時間;另外,家長要提醒孩子及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一些口頭任務,如:收集資料、畫畫、手工作業(yè)或者講故事之類的任務。
3.提前經(jīng)驗準備的習慣
在小學中學經(jīng)常有預習功課,課前預習可以提高課上學習效率,有助于培養(yǎng)自學能力。而在幼兒園通常稱為經(jīng)驗準備。經(jīng)驗準備一般分為物質(zhì)準備和知識準備。在新的主題開展之前,老師會向孩子介紹新主題的內(nèi)容,要求孩子在家做一些準備,同時,老師會通過短信與家長聯(lián)系,告知家長去班級博客了解下個階段的學習內(nèi)容,幫助孩子做好相關的準備。幼兒的經(jīng)驗準備非常依賴平時的經(jīng)驗積累,也非常依賴家長的配合。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當家長盡心盡力地精心準備之后,那么孩子在上課時就非常投入,能與老師很好的互動,學習主動性強,學習興趣濃厚。而經(jīng)常不注意知識或者物品準備地孩子,活動中比較被動,信息回饋慢,久而久之,學習興趣淡化。
4.認真聽課的習慣
上課時,老師不僅用語言傳遞信息,還會用動作、表情傳遞信息,用眼神與學生交流。因此,上課必須坐端正、盯著老師看,專心聽、跟著老師想,調(diào)動所有感覺器官參與學習。幼兒園里教師經(jīng)常會用一些生動形象的語言提示幼兒,讓他們上課要做到情緒飽滿、精力集中。
5.上課主動回答問題的習慣
有些孩子主動性特別強,非常專注,不放過老師每次的提問,盡可能地去思考,并用自己的語言回答問題,表示出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活動的熱愛。而比較多的孩子被動,常常以聽眾的角色出現(xiàn),這樣的孩子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參與能力,角色意識淡漠。因此,老師會采用獎勵小紅花、評選小班長或者課前談話來鼓勵這部分孩子上課時要積極主動的舉手發(fā)言。
6.喜歡閱讀的習慣
書本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記得這是英國著名哲學家培根說的。因此,教師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閱讀的興趣。首先,要為孩子準備適合孩子閱讀的書籍,書籍的種類可以寬泛些,如童話故事類、智力小游戲類、動手操作畫畫手工類,書籍可以是繪本、訂閱的雜志或者連環(huán)畫。其次,為孩子創(chuàng)造閱讀的氛圍。剛開始閱讀,需要家長的指導。當孩子養(yǎng)成看書的習慣,有了一些閱讀的經(jīng)驗之后,家長可以由全程陪護過渡到間接性指導。最后,家長要對孩子的閱讀及時的評價。比如,讓孩子說說閱讀到的最感興趣的內(nèi)容、最喜歡的內(nèi)容、自己不懂的內(nèi)容等等,以聊天的方式,家長能了解孩子閱讀的效果。
7.愛惜學習用品的習慣
孩子的學習借助很多外在的物品作為輔助,有了這些學習用品孩子學習興趣更濃,因此,培養(yǎng)孩子愛惜學習用品同樣重要。如,愛惜書本,輕拿輕翻,不隨意撕;愛護筆,用完及時蓋上蓋子、不亂涂亂畫、愛護書包和文具,不當玩具玩耍。
8.珍惜自己學習成果的習慣
幼兒的繪畫作品、手工作品、數(shù)學操作紙等都是他們最明顯的作業(yè)成果。當教師把這些物品發(fā)給孩子之后,較多的孩子會折紙工,當小飛機玩,或者閑暇時撥弄,等到放學,有的丟了,有的壞了。在家,有些孩子會把自己的作品整理歸類放好,有的會張貼在墻上、而有些孩子便隨意處理掉。當孩子尊重自己的學習成果了,就能反映出他對學習的重視。
————金榜希望顏值分割線————
考試神器、輕松提分,小學、初中,高中全覆蓋!超500萬套全國頂尖名校真題,免費獲得www.jbhope.com!還有拍照搜題呦~百萬老師推薦,千萬學生選擇!2016年想提高成績就靠金榜希望APP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