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分
春分在每年公歷3月21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jīng)0度時開始。
《月令·七十二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strong>《春秋繁露》:“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在春分時,太陽直射在地球赤道上,晨昏線恰好通過兩極,全球各地晝夜平分。春分以后,太陽光直射點逐漸北移,北半球白晝時間逐漸延長,黑夜時間逐漸縮短,一直持續(xù)到夏至,達到白天最長,黑夜最短。
春分來臨,愛吃的你知道怎樣吃才最養(yǎng)生嘛?
別著急,我們往下看~
養(yǎng)生必須講究陰陽四時。春分節(jié)氣平分了晝夜、寒暑,人們在保健養(yǎng)生時應注意人體的陰陽平衡。無論在精神、飲食、起居等方面的調攝上,還是在自我保健和藥物的使用上,都必須遵循平衡的原則。
一、食療養(yǎng)生
春分的飲食調養(yǎng),要注意平衡搭配,偏熱偏寒都是不對的。此時可多選擇春令時菜包括有養(yǎng)陽之用的韭菜,助長生機的豆芽、豆苗、蒜苗、萵苣、蔥等。此外,春季養(yǎng)肝、護肝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重視的,可多吃一些味甘性平的食物,如山藥等,還要注意補充一些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較高的食物,如海魚、牛肉、枸杞子、豌豆、馬齒莧等,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
1
山藥
山藥為薯蕷科植物薯蕷的干燥根莖,性平味甘,溫補而不驟,微香而不燥,歸脾、肺、腎經(jīng),是補脾養(yǎng)胃、生津益肺的良藥,也是傳統(tǒng)的保健食品。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將山藥列為上品,曰其“主傷中,補虛贏,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而《本草綱目》亦收錄本品,謂其“益腎氣,健脾胃,止泄痢,化痰生,潤皮毛”。
我國河南焦作地區(qū)出產(chǎn)的山藥質量上佳,為入藥的道地藥材。因焦作地區(qū)舊稱懷慶府,故該地所產(chǎn)的山藥又稱“懷山藥”,且有“懷參”的美譽。
2
枸杞子
枸杞子為茄科植物寧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實。味甘,性平,歸肝、腎經(jīng),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功效,可用于虛勞精虧,腰膝酸痛,眩暈耳鳴,陽萎遺精,內熱消渴,血虛萎黃,目昏不明。
《本草綱目》記載:“枸杞去疲勞,養(yǎng)肝,明目,抗衰老,令人長壽?!?/strong>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枸杞子在降糖、降脂、抗腫瘤、抗動脈粥樣硬化、增強免疫力方面均有不錯的效果。
溫馨提示:枸杞子雖好,但是有外邪實熱,脾虛有濕及泄瀉者忌服。所以大家要記住,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保溫杯里泡枸杞”哦~
3
馬齒莧
民間素有“春分吃春菜”的習俗。
馬齒莧作為一種常見的“春菜”,不僅可以食用,而且可以用于熱毒血痢,癰腫疔瘡,濕疹,丹毒,蛇蟲咬傷,便血,痔血,崩漏下血。
現(xiàn)代研究還表明:馬齒莧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和大腸桿菌具有極強的抑制作用,可用于各種炎癥的輔助治療。除此之外,馬齒莧還具有改善脂質代謝紊亂的作用,對糖尿病有一定的輔助療效。另外,對于白癜風也有一定的療效。
下面為大家介紹幾款簡單美味又健康的藥膳~
1
黃芪白蓮粥
【主要原料】
黃芪20克,人參5克,大棗10個,白蓮子20克,粳米50克。
【制作方法】
1.將人參和黃芪分別放入盆中用清水洗凈。
2.將人參和黃芪一起放人砂鍋中,倒人適量天然飲用水或中性礦泉水,以沒過藥材兩厘米為宜,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20分鐘左右,將藥汁潷出并倒入干凈的碗中。
3.將大棗和蓮子分別用清水洗凈,備用。
4.將洗凈的大棗、蓮子、粳米放入砂鍋中,倒人適量天然飲用水,用武火煮開。
5.將做法2中準備好的藥汁倒人砂鍋中,用文火慢燉至米粥黏稠即可。
【藥膳功效】
黃芪性溫,味甘,歸脾、肺經(jīng),具有補氣升陽、益衛(wèi)固表、托毒生肌的功效,春季多發(fā)消化不良、咳嗽等癥,食用黃芪有一定的預防作用;研究表明,黃芪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延緩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蓮子性平,味甘、澀,歸脾、腎、心經(jīng),具有補脾止瀉、益腎固精、養(yǎng)心安神的功效,春分食用有改善神經(jīng)衰弱的作用。
2
佛手瓜炒竹筍
【主要原料】
佛手瓜60克,竹筍200克,植物油30克,蔥適量,味精、鹽、花椒少許。
【制作方法】
1.將竹筍去皮,對剖成兩半,切成片,放入盆中用清水洗凈備用。
2.將蔥剝去外皮,切成段,備用。
3.將佛手清水洗凈,切成片,備用。
4.將砂鍋置于火上燒熱,倒入植物油燒制七成熟,下花椒、蔥段爆香,再放入筍片和佛手片用武火翻炒。
5.至筍片、佛手片斷生后加入鹽、味精,炒勻即可。
【藥膳功效】
此菜口味清新,竹筍性微寒,味甘,無毒,歸胃、大腸、肺經(jīng),有清熱化痰、解毒透疹、利水消腫、潤腸通便、健脾益氣的功效,可預防和改善春季常見病;佛手瓜具有理氣和中,疏肝止咳的作用,適宜于消化不良、胸悶氣脹、嘔吐、肝胃氣痛以及氣管炎咳嗽多痰者食用。
精神養(yǎng)生
在精神調養(yǎng)方面,與春分時節(jié)的“陰陽平衡”特點相應,養(yǎng)生要做到心平氣和,保持樂觀心態(tài),切忌大喜大悲、情緒波動劇烈,因為不利于肝氣疏泄。
起居養(yǎng)生
在起居方面,由于氣溫日漸轉暖,但晝夜溫差較大,而且仍不時會有寒流侵襲。此時要注意添減衣被,“勿極寒,勿太熱”,保持溫度適中。
穿衣可以下厚上薄,注意下肢及腳部保暖,最好能夠微微出汗,以散去冬天潛伏的寒邪。
老人、兒童因抵抗力較弱而易患感冒或風疹等傳染病,應在保暖的同時多曬太陽,以利祛散寒邪。
春分時節(jié),春光明媚,鶯飛草長,此時是郊游踏青的好時節(jié),可在風和日麗時與好友(chi)結(he)伴(wan)郊(le)游(shua)噢~
【參考文獻】
[1] 國家藥典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M]. 北京: 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 2015.
[2] 董慶海;吳福林;王涵;譚靜;林紅強;劉金平;周柏松.山藥的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研究進展.特產(chǎn)研究.2018年:102-107
[3] 趙明宇.枸杞子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研究.北方藥學.2018年:163
[4] 秦惠珍;鄒蓉;唐健民;覃芳;何志紅;韋霄.清熱解毒類藥食兩用植物研究進展.廣西科學院學報: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