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胰腺腫瘤腹脹不消化,中藥兩月諸癥全消失,詳解中醫(yī)臨床用藥實戰(zhàn)技巧!

“張勝兵中醫(yī)”


醫(yī)道之漫漫,苦心而求索,常待東方白,不為世俗同。

張勝兵:武漢知名中醫(yī),中醫(yī)研究生,成名代表作《醫(yī)門推敲》五部,《攻癌救命錄》,《張勝兵解讀溫病條辨》

這是恩師張勝兵治療的一個因腫瘤后出現(xiàn)嚴重腹脹為主訴,于今年85日就診的患者,吃了兩個多月的藥,各種癥狀就全部消失了,效果非常不錯。

患者,女,53歲,患有31×41mm的胰腺腫瘤,同時有肝腎囊腫,高血壓?,F(xiàn)出現(xiàn)嚴重腹脹,吃飯不消化,心悸、盜汗,手腳冰涼,大便干,小便多,夜起3-4次。

這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病癥,胰腺腫瘤比較大,同時還患有肝腎囊腫,高血壓。囊腫、腫瘤在中醫(yī)認為多為痰瘀互結(jié)而成,且由于腫瘤較大,壓迫阻滯中焦氣機,故出現(xiàn)嚴重腹脹,胃不能納,消化不良,同時伴有心悸,盜汗,是氣陰兩虛,心失所養(yǎng);大便干結(jié),小便多,是脾氣失約,津液不輸大腸,但輸膀胱。

綜上診斷:痰淤交錯,氣陰兩虛。

具體用方思路在后面有詳細說明。

師父聽了她的訴述后,沉吟片刻。遂書處方如下:

炒山楂10g、炒神曲10g、炒麥芽10g、炒谷芽10g

炒雞內(nèi)金10g、法半夏30g、炒芥子15g、茯苓20g

陳皮15g、青皮10g、枳實10g、黃芩10g、

黃連3g、干姜6g、浙貝母30g、玄參30g、

牡蠣30g、雞內(nèi)金15g、生山楂15g、龍骨15g、

五味子10g、麥冬10g、黨參10g、炙甘草10g、

鱉甲30g、車前子10g(包煎)、三棱10g、莪術10g、

黃芪30g7劑。

同時按患者實際情況量身定制作丸藥一個療程。


復診情況


二診:患者吃飯比以前好了很多,但肚子還是會脹,盜汗。于上方加路路通、木香、山甲粉。以增強通經(jīng)、行氣、破瘀之力。

處方如下:

炒山楂10g、炒神曲10g、炒麥芽10g、炒谷芽10g、

炒雞內(nèi)金10g、法半夏30g、炒芥子15g、茯苓20g、

陳皮15g、青皮10g、枳實10g、黃芩10g、

黃連3g、干姜6g、浙貝母30g、玄參30g、

牡蠣30g、雞內(nèi)金15g、生山楂15g、龍骨15g、

五味子10g、麥冬10g、黨參10g、炙甘草10g

鱉甲30g、車前子10g(包煎)、三棱10g、莪術10g

黃芪30g、路路通15g、木香10g、炮山甲1.5g7劑。

三診:現(xiàn)在患者腹脹減輕,僅有飯后才會腹脹,半小時之后會慢慢緩解,其它如常。方已見效,唯盜汗不見緩解,遂加強養(yǎng)陰斂汗之力,加煅牡蠣、浮小麥、糯稻根。

處方如下:

炒山楂10g、炒神曲10g、炒麥芽10g、炒谷芽10g

炒雞內(nèi)金10g、法半夏30g、炒芥子15g、茯苓20g、

陳皮15g、青皮10g、枳實10g、黃芩10g、

黃連3g、干姜6g、浙貝母30g、玄參30g

牡蠣30g、雞內(nèi)金15g、生山楂15g、龍骨15g

五味子10g、麥冬10g、黨參10g、炙甘草10g、

鱉甲30g、車前子10g(包煎)、三棱10g、莪術10g、

黃芪30g、路路通15g、木香10g、炮山甲1.5g、

煅牡蠣30g(先煎)、浮小麥10g、糯稻根10g,7劑。

四診:一切如常,原方不變,繼服七劑。

處方如下:

炒山楂10g、炒神曲10g、炒麥芽10g、炒谷芽10g、

炒雞內(nèi)金10g、法半夏30g、炒芥子15g、茯苓20g、

陳皮15g、青皮10g、枳實10g、浙貝母30g

玄參30g、牡蠣30g、雞內(nèi)金15g、生山楂15g、

龍骨15g、五味子10g、麥冬10g、黨參10g、

炙甘草10g、鱉甲30g、車前子10g(包煎)、三棱10g、

莪術10g、黃芪30g、路路通15g、木香10g、

炮山甲1.5g、煅牡蠣30g(先煎)、浮小麥10g、

糯稻根10g、,7劑。

五診:患者盜汗有所緩解,仍然腹脹,于原方中加厚樸,增加行氣之力。

處方如下:

炒山楂10g、炒神曲10g、炒麥芽10g、炒谷芽10g

炒雞內(nèi)金10g、法半夏30g、炒芥子15g、茯苓20g、

陳皮15g、青皮10g、枳實10g、浙貝母30g、

玄參30g、牡蠣30g、雞內(nèi)金15g、生山楂15g、

龍骨15g、五味子10g、麥冬10g、黨參10g、

炙甘草10g、鱉甲30g、車前子10g、(包煎)三棱10g、

莪術10g、黃芪30g、路路通15g、木香10g、

炮山甲1.5g、煅牡蠣30g、(先煎)浮小麥10g

糯稻根10g、厚樸10g7劑。

六診:其它癥狀全部減輕或消失,但仍然有些腹脹,于上方中加香附、元胡,再增行氣之力。

處方如下:

炒山楂10g、炒神曲10g、炒麥芽10g、炒谷芽10g、

炒雞內(nèi)金10g、法半夏30g、炒芥子15g、茯苓20g、

陳皮15g、青皮10g、枳實10g、浙貝母30g、

玄參30g、牡蠣30g、雞內(nèi)金15g、生山楂15g

龍骨15g、五味子10g、麥冬10g、黨參10g、

炙甘草10g、鱉甲30g、車前子10g(包煎)、三棱10g

莪術10g、黃芪30g、路路通15g、木香10g、

炮山甲1.5g、煅牡蠣30g(先煎)、浮小麥10g、

糯稻根10g、厚樸10g、香附10g、延胡索10g,7劑。

七診:其它癥狀全部消失,但僅有一點點腹脹,已不嚴重,于上方中加懷牛膝、杜仲,以補肝腎之不足。

處方如下:

炒山楂10g、炒神曲10g、炒麥芽10g、炒谷芽10g、

炒雞內(nèi)金10g、法半夏30g、炒芥子15g、茯苓20g、

陳皮15g、青皮10g、枳實10g、浙貝母30g、

玄參30g、牡蠣30g、雞內(nèi)金15g、生山楂15g

龍骨15g、五味子10g、麥冬10g、黨參10g、

炙甘草10g、鱉甲30g、車前子10g(包煎)、三棱10g、

莪術10g、黃芪30g、路路通15g、木香10g、

炮山甲1.5g、煅牡蠣30g(先煎)、浮小麥10g、

糯稻根10g、厚樸10g、香附10g、延胡索10g、

懷牛膝30g、杜仲30g,7劑。


譴方用藥詳解

這是一例虛實夾雜之證,實際臨床中這種虛實夾雜證非常之多,如果能理解這則病例的治療思路,對于中醫(yī)臨床具有非常大的指導作用。

師父在治療本病例時,用到了哪些方劑呢,治療的思路是什么呢?虛則補之,實則瀉之,虛實夾雜之證治療時當用攻補兼施,但是該怎么用呢?

現(xiàn)就師父用方用藥和治療思路進行簡要說明,希望能讓大家在臨床中窺得一些用方技藝,提高臨床療效,以造福一方百姓。

一、該患者腹脹嚴重,消化不良。腹脹是中焦氣機樞機不利,脾氣不升,胃氣不降,治以半夏瀉心湯加減,以平調(diào)脾胃氣機。而在具體用藥時,沒有按原方比例,而是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進行加減劑量,半夏用到30克,不只是和胃,更是為了化痰結(jié),而干姜只用了6克,僅是為了反佐寒涼藥物太過?;颊呦涣?,氣血生化無源,以致氣血兩虛,在慢性重癥病中,必得以培補脾胃為主,不可只以攻伐,所謂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若患者沒有胃口,納差,消化不良則正氣無以恢復,故師父用用自創(chuàng)五仙散以健胃消食,培補正氣。

二、患者心悸、盜汗,久病必虛,汗多津虧,故以生脈飲和增液湯加減,益氣滋陰。生脈飲由人參(黨參)、麥冬、五味子組成,能益氣養(yǎng)陰,寧心安神,故對心氣陰兩虛之心悸怔忡,同時加龍骨、牡蠣以加強重鎮(zhèn)安神之力。增液湯由玄參、麥冬、生地組成,此處但師其意,僅用玄參和麥冬,以增加腸道津液,對治便干。玄參還有妙用,在下面再進行詳細說明。

三、胰腺腫瘤31×41mm占位較大,阻滯中焦氣機,同時有肝腎囊腫,是氣滯痰凝,故以二陳湯合消瘰丸加減。二陳湯以半夏、茯苓、陳皮、炙甘草組成,燥濕化痰,理氣和中。消瘰丸以玄參、牡蠣、貝母組成,清熱滋陰,化痰散結(jié)。方中玄參清熱涼血,滋陰散結(jié),在此一藥兩用,既可滋陰增津液以通大便,更可清熱散結(jié)以治腫瘤,實是藥盡其能。但二陳湯和消瘰丸行氣與散結(jié)力量還不夠,于是師父又加青皮、枳實、三棱、莪術,以加強行氣破氣之力,同時加鱉甲30克以增強軟堅散結(jié)之功,同時加生內(nèi)金和生山楂,兩藥可以化痰濁散瘀結(jié),同時又起到健胃消食加強五仙散的作用。然患者本虛,破氣太過有加重患者氣虛之弊,故師父又加黃芪30克,與前方成黃芪生脈飲以補氣益心,又防破氣太過,損傷正氣。

四,也許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患者大便干,小便多,是脾氣失約,津液不能正常輸布,那么為什么不用大家都知道的治脾約的麻子仁丸呢?此實是因患者病機與麻子仁丸病機不同,故不用之。

“脾約”作為病名首先見于《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并治》,是指脾虛津少,腸液干枯,以致大便堅硬難出的病證。在《注解傷寒論》中有這樣的注解:“約者,儉約之約,又約束之約。胃強脾弱,約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輸膀胱,致小便數(shù),大便難”。由于脾喜燥惡潤,而胃則喜潤惡燥,故燥與潤的協(xié)調(diào)與平衡對于脾胃相和、脾氣充足至關重要。若脾陰不足,不能潤養(yǎng)胃氣,則胃之燥氣偏盛,以致胃強脾弱。從這里可以看出,麻子仁丸所治乃腸胃燥熱,脾約便秘證,癥見大便干結(jié),小便頻數(shù),苔微黃少津。而此患者雖大便偏干,小便多,但不見腸胃燥熱,而且是胃氣虛弱,消化不良,他的癥狀是由于脾氣不足不能正常輸布津液,而腸胃雖有津液不足,但未到津液虧損,而發(fā)燥熱的程度,故不用麻子仁丸,而用增液湯以增腸胃之津液,以黃芪、陳皮、枳實以補氣行氣,加強腸胃推動之力,同時又以車前子以利小便,以去膀胱積留之水液。

綜上,藥物方劑之使用環(huán)環(huán)相扣,很多藥物都是一藥多用,極盡藥物之力,看似簡單而實不凡。后來的方子基本上是在第一次的方子上隨證進行加減,而方意不變。也許有細心的朋友會問了,為什么患者手腳冰涼而沒有用藥呢?這個問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實際是因為這個患者的手腳冰涼是由于痰凝阻遏中焦陽氣,使得陽氣不能達到四肢所致,痰凝除而氣機順,陽氣順達,四肢厥冷就自然而然好了,不需要另行治療。關于厥證,說來話長,以后再撰專文詳細介紹。

由此可見醫(yī)之大家者,于臨床用藥之時,常見巧思妙手,于平常中而見神奇。

  患者的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這個患者開始時腹脹嚴重,開始吃丸藥時只能吃2毫升,但患者堅持配合,一點點加量,現(xiàn)在可以服25毫升而不再腹脹,如果患者沒有信心和堅持,也是很難取得這么好的療效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癌中之癌——胰腺癌中醫(yī)奇效病案分析如下
胰腺腫瘤腹脹不消化,中藥兩月諸癥全消失!
六旬老人患肺癌,西醫(yī)手術后仍復發(fā),中醫(yī)一個方子就治愈!
醫(yī)案分享:治甲亢,名家輕書一方,氣陰雙補,恰到好處,寫出來供你參考
治療甲狀腺結(jié)節(jié),我不建議做手術,我可以驕...
傷食辨治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