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開辟的海上《陶瓷之路》,從中國東南沿海港口起、一直到印度洋沿岸的波斯灣、阿拉伯海、紅海和東非沿海、處處都有龍泉青瓷的遺跡。龍泉青瓷在宋代時就開始輸出至亞洲、明代時傳入歐洲、龍泉青瓷在世界各地享有很高的聲譽。國外眾多博物館都藏有龍泉青瓷并被視為珍品。于是、就有了英語字典中的Celadon 的龍泉青瓷專用名稱。龍泉青瓷初看平淡無奇、造型、釉色仍在傳統(tǒng)之間、然而細看之余卻透露出素雅的藝術魅力。
龍泉青瓷制作工藝與其他窯系燒制的瓷器之不同點在于、它以傳統(tǒng)的器形、單一的釉色及精湛的工藝見長。由于受官窯的影響、與官窯器有很多相同的特征、如器形、開片等、在造型、線條與裝飾上都以簡練取勝。結合薄胎厚釉的工藝特點、用自然紋片作為裝飾的特殊手段、是《哥窯》藝術典雅之美和古樸風格的根本所在。這些不規(guī)則的開裂線條、自如流暢地在水一般的青釉上來回地穿插、大小、疏密的塊面變化隨著瓷器形體的起伏、相互分割的線條所產生抑揚頓挫的美妙韻律給龍泉青瓷增添了光彩和生機、以其純真的原質美而博得世人的喜愛。
釉色是品評龍泉青瓷價值的要素所在。釉料配方的世代探研、施釉方法的不斷改進以及燒制經驗的長期積累、誕生了光澤柔和瑩潤豐滿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梅子青則清澈透明、色調青碧、猶如翡翠。在幾百年前、龍泉青瓷流入法國、傾倒了巴黎的達官貴人。于是浪漫的法國人即將其命名為《雪拉同》淵因其青翠欲滴的色彩與舞臺歌劇男主角雪拉同的美麗外衣顏色酷似!。
法國巴黎的吉美博物館、收藏中國陶瓷的數量多達12000 余件、這其中許多都是龍泉青瓷。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是古代《陶瓷之路》的終點站、在它的托普卡比莎萊博物館至今藏有中國古陶瓷1 萬多件、其中龍泉青瓷就占了1300多件。
五十多年來、在龍泉青瓷的復興中又涌現出眾多知名的陶瓷藝術家、他們的作品被北京人民大會堂、中南海紫光閣、中國美術館、國家博物館、美國白宮等中外機構收藏。大師們的眾多作品被國家領導人選作國禮贈送外國政要和友人。他們的代表作還曾多次赴國外展覽和參加文化交流。龍泉青瓷以其藝術風格和美學境界之高、絕非他瓷可與媲美、它既無精美繁華的雕飾以嘩眾、也無艷彩裝飾的圖案以媚人、唯以造型體態(tài)之敦厚玉立、釉色紋片之拙樸自然、煥發(fā)出高雅清純的藝術風格、這正是中華民族樸實無華、謙遜含蓄、自信豪邁的民族精神和風格的體現。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