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開始都會無條件選擇相信自己的伴侶,但...
打開報紙新聞社交軟件,一堆的劈腿出軌玩曖昧,原本對于兩性交往來說可以說是原則性的東西,越來越不被人在乎。
越來越多的人去追求新潮、刺激和新鮮感,使得自己的底線不斷的再降低,直至消失,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缺失愈發(fā)嚴重。
沒有忠誠的感情,如何能走的長久?
做任何事最起碼要有自己的準則,尤其是感情,很多人的一輩子,都是寄托在“感情”這兩個字上。
所以識人不明,讓很多人受傷,也成為了很多人的遺憾。
在異性交往過程當中,有這三種特征的人,最容易跟別人“發(fā)生關系”,不管男女,可都要仔細看了。
01
隨便逾距
距離會產生美,但距離也會產生曖昧。
“談戀愛可以,但發(fā)朋友圈不行?!?/strong>
這句網(wǎng)絡上經常流傳的話,雖是有點調侃的意味,但也是源于現(xiàn)實。
既然選擇開始一段感情,那一些規(guī)矩即是不用言明,我們也該懂,比如說忠誠,又比如說距離。
朋友有朋友的距離,情侶有情侶的距離,夫妻有夫妻的距離。
任何一種異性的相處模式,都有著一段距離,只是長或者短的問題,從不存在零距離這種說法,因為即便是婚后,夫妻也該有自己的私人空間。
掌握不好距離的人,很容易跟別人發(fā)生關系。
比如說在日常交往過程當中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有些剛認識不久的異性男女,會因為好感或者酒精的原因,不排斥別人親昵的身體接觸,甚至于在有對象的情況下,還跟別人在現(xiàn)實或者社交軟件上曖昧不清。
奔著什么去的,大家都心知肚明。
另外,很多人都覺得異性之間開黃段子可能沒什么,但我覺得這個僅限于真閨蜜或者知己。
你想想,當私密的問題擺在臺面上,如果只是普通朋友或者剛認識不久的人,這個尺度真的合適嗎?
你敢說這不是赤裸裸的暗示?我是不信的。
如果你身邊有這樣把握不好尺度甚至隨便逾越距離的人,請當心!
這個人可能不是圖你的感情。
02
言語輕佻
一個人的品行如何,其實真的可以從平常待人處事的言語中感受出來。
在兩性交往過程當中,真正重視感情的人,有自己的行為準則和語言風格。
每個人心里都有一桿秤,不同階段認識的人,分量不一,自然在平常相處時所說的話也不同。
對菜下碟,雖然這個比喻并不高雅,但這是事實。
基本沒有人在剛開始認識就掏心掏肺,也不該有人在普通的關系里聊騷開黃腔。
在知根知底的人面前聊騷是正常,但在陌生人或者普通人面前聊騷,那就是言語輕佻。
語言也很能體現(xiàn)一個人的內涵。
可能會有人把言語輕佻當成一種幽默,但這兩個事物從來就不是一個對等的關系。
在兩性關系相處過程當中,如果經常除了對自己對象以外的異性“言語輕佻”,并且習以為常的,那么出軌的概率很高。
畢竟輕佻的言語,本身就含有曖昧的成分。
當曖昧的氛圍到了一定程度時,那就很容易跟別人“發(fā)生關系”,對普通異性言語輕佻是感情出軌的禍端之一。
03
攀比拜金
追求金錢是無錯的,因為那表示我們正在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xiàn)更高層次理想生活。
但生活中卻存在一些追求金錢卻不想努力、攀比拜金的人。
“別人有的我也要有!”
如果把這句話歸到正途里,那這本是一種上進心,依靠自己的本事,讓自己富裕起來。
但我見過太多走歪的例子了,為了金錢出賣自己,通過走捷徑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和對金錢的渴求。
很多人體驗過“掙快錢”的感受時,對于正規(guī)工作一個月幾千的工資就顯得難以下咽。
這是一條不歸路,但是還是有人會一腳踏進,走到路的盡頭回頭看,只剩下滿目瘡痍,基本找不到美好的回憶。
虛榮、攀比、拜金卻又不自立上進的人,很容易因為金錢,跟別人輕易的“發(fā)生關系?!?/strong>
我們都希望擇一人,終一程。
但同為一段感情,有人是視為一場游戲,而有人將其放到心里,當這兩者碰到一起,那么大多數(shù)時候的結局只有悲劇。
這世上沒有那么多浪子回頭,更多的只是本性難移,否則浪子回頭也不會成為一樁美談。
只有稀有的事物,才會引發(fā)大多數(shù)人的夸贊。
在異性交往過程當中,對于另一半的選擇再慎重也不為過。
擦亮眼睛看對人。
因為我們的后半輩子,本就不應該跟一個不合適的人將就。
早點休息,愿長夜無夢,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