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出門,為了節(jié)約時間,我在小區(qū)騎了一輛美團共享單車。小區(qū)里停車不規(guī)范,所以幾乎每天都要花費一刻鐘的時間走到我停車的地方。疫情期間,共享單車倒是富裕。
中午休息時,我想起來上午單車還沒有支付,就打開APP,看看有沒有新活動。果不其然,獲得了一張免費騎行券,另外增加了很多銀行卡支付優(yōu)惠活動,看來支付市場永遠沒有寒冬,利益是永恒的。
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我的累計騎行里程是1224.6公里。忽然想起來,共享單車誕生已經(jīng)有5年時間了,從小黃車,到遍地開花,而后的三分天下,經(jīng)過資本家的博弈,最終ofo倒閉,至今還有用戶在排隊退押金,美團收購摩拜,和螞蟻的哈啰分庭抗禮。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不知所措,原本以為昨天的邂逅,才發(fā)現(xiàn)早就是陳年往事。只好望著那曾經(jīng)覺得美好的發(fā)呆,努力回憶著以前的日子。
美團上的騎行里程包括摩拜和美團單車,不知不覺竟然這么多。晚上吃完飯,我特意下載了ofo的APP,想查一查小黃車的里程,因為最早我是ofo的忠實用戶,里程一定多于美團。不過結(jié)果有些失望,ofo早已經(jīng)變成了電商引流工具,共享單車業(yè)務失去了地位,不僅沒有總的里程,而且訂單也僅限于查詢最近三個月的,也許是把服務器賣了補貼押金,歷史數(shù)據(jù)只好成了陪葬品。
另外,哈啰單車居然也沒有里程匯總。在ofo漸行漸遠的時候,哈啰成了我的首選,主要是騎著比較舒適,而且投放的車輛多于當時摩拜。目前美團單車基本上是抄襲的哈啰。
我騎行小黃車的里程一定多于美團,哈啰是要少于的,所以我估計兩個加起來有2000公里。再加上有明確的數(shù)據(jù)的美團,總共超過了3000公里。集中里程應該是在18年之前,那時候沒有車,共享單車很好地解決了短距離出行問題。
地球的直徑6378公里,從天津到我家甘肅會寧不過1500公里。假設平均騎行速度10公里每小時,是300小時,不知道為了節(jié)約了多少時間,但確實也花去了不少時間。
我仔細回想,大多數(shù)騎行沒了印象,基本上也就是上下班車站和公司、家的路上。第一次騎行共享打車是ofo,具體時間忘了,是一個晚上,大概9點多,我和朋友吃過飯,離家大概五六公里的路程,原計劃走著回去的。先是給父母打了電話,邊走邊聊,掛了電話之后,發(fā)現(xiàn)沒有走多少路,剛好在路邊有ofo,掃碼下載了APP,交押金(倒閉之前退了)。路上碰到了一個陌生人,手機沒電,借了我的手機聯(lián)系了朋友。
摩拜我查到了日期,2017年4月1日,趕上了愚人節(jié)。北京的朋友來天津,約了一起逛老校區(qū),老校區(qū)附近沒有ofo,于是,掃碼,下載摩拜APP,交押金(后來免押金,已退),騎行52分鐘,花費人民幣2元。
哈啰單車(信用騎行)就沒有印象了。
最遠的騎行都是ofo,一次是從工業(yè)大學到家,一次是天津站到家,分別是23公里和18公里,一次是艷陽高照,一次是凌晨。另外有幾次圍繞市區(qū)一直騎行,累了為止。
歲月的洪流,帶來生命,催促長大,卷走青春,雕刻年華,刻下深深印痕的傷痕累累的軀殼,與一顆滄桑的心?;蛟S沒有人等得到滄海桑田,??菔癄€,但是時間卻見證一切,真真切切實實在在。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
致自己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xiàn)了呢?
實現(xiàn)不了也不用氣餒,對得起自己就好
堅持努力,一步一步
今天的努力遲早會帶給自己驚喜
心情|閱讀|雞湯|電影|牢騷
故事分享,有些雞湯
你有什么故事,要對柳樹說
懂你的
柳樹先生(liushuXS)
你錯過的都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