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一好茶如遇知己,遇到知己傾心交流。都說酒逢知己千杯少,筆者認為好茶一壺亦醉人,一壺足以勝千杯。
前幾天,友人送我一包超級好茶,重約九克。到底高級不高級?還是約請高手品鑒為上策。周日,我們在功夫茶傳習(xí)所舉辦特別功夫茶宴,六位茶友圍坐一桌,共品一壺茶,“醉”在其中。
共品一壺茶
這壺茶由漳科茶文化副教授、國家一級茶藝技師程艷斐主泡,當(dāng)她剪開樸實無華的包裝,將茶葉攤開察看條索大小顏色,細聞香氣時,便驚呼“好茶”。
程艷斐泡茶
她暗自思忖:這一泡原料珍貴、工藝精湛的好茶,該如何去享用它?隨意一泡,應(yīng)該不會難喝,畢竟它本來就很好。但若用功去沏泡它,找到喜愛且懂它的人,選擇合適的沖泡器具,搭配好每個可以體驗它的美感的細節(jié),譬如趁手的輔助茶器、表現(xiàn)力極佳的品茗杯、好用的燒水壺,最后構(gòu)成一個簡潔明凈的品茗空間,讓大家坐下來、靜下來,跟著泡茶者毫不含糊的每個泡茶環(huán)節(jié),逐漸與茶產(chǎn)生交集,那茶不是供大家解渴的水,也不是讓大家評判的商品,而是一個很可愛的伙伴,帶著新奇與歡喜的心情,彼此認識、贊賞,那么這泡茶所帶來的體驗就是不可思議的。
干茶
胸有成竹,便付諸實施:燙器投茶、懸壺高沖、出湯分杯、細啜慢品,驚喜連連??吹贸鰜?,艷斐老師興奮地遇到了茶中“知己”,身心愉悅,溢于言表。每道茶湯各人分飲一小杯,感覺一小杯的內(nèi)涵勝過一碗。“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xí)習(xí)清風(fēng)生?!逼叩啦杵废聛?,回味無窮。眾茶友神清氣爽、蕩氣回腸,感慨良多。
人在草木間,茶在人心中。茶生長于山嶺云水之巔,采天地靈氣,吸日月精華,成熟于巧手,湼槃于烈火,沸騰于壺碗,升華于喉舌。每片神奇的葉子,都蘊藏著一生的密碼。茶葉與人類生產(chǎn)生活交際密切相關(guān),泡茶就是身心與茶溝通,與友人溝通。一壺在手,天人合一,如托日月,如捧山水,如訴衷腸。
程艷斐主泡
茶人,愛茶就是天性。但茶人最好還需懂茶,愛得愈深懂得愈多。懂得茶的前世今生,懂得茶的最佳“打開方式”。筆者認為,程艷斐老師就是一位懂茶之人,她邊沖泡邊講解,茶的品種、采制烘焙,以及茶湯的顏色、香氣的分類,娓娓而談,評點十分到位。她說:“從生長環(huán)境到加工、儲藏、銷售,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會在茶葉成品上打下'烙印’。茶亦如人,不可能完美。泡茶師要因茶施泡,知茶善泡,把當(dāng)下這款茶的長處泡出來,最大化地呈現(xiàn)其優(yōu)點?!?/span>
以人喻茶,觀點新穎。以茶會友,彰顯功夫。茶友文英稱贊:“知人善任,知茶善泡。喝好茶,聽高論,茅塞頓開?!辈栌驯淘逻B聲叫好:“教育要因人施教,茗飲要因茶施泡。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學(xué)會泡茶的功夫很重要!”茶友艷斐表示:“認真泡茶,錘煉功夫。這功夫是境界,是學(xué)識,也是修養(yǎng)?!惫P者深受啟發(fā),思潮起伏,發(fā)出議論:“茶產(chǎn)業(yè)、茶科技、茶文化。三茶相互促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茶是用來喝的,不是用來炒作的。只有更多人知茶懂茶,愛喝功夫茶,才可以倒逼茶科技升級,推動茶產(chǎn)業(yè)發(fā)展!”一壺茶“泡”出這么多的感慨,盡歡難忘,特作此小文,與眾人分享。
(嚴崢、艷斐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