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參與答題的小伙伴們有沒有被二十四孝那道題難住呢?
二十四孝講述的是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從不同角度、不同環(huán)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是古代宣揚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讀物。
其中有些故事中的價值觀和倫理觀與現(xiàn)在的思想不相適應,請大家不要盲目效仿!
孝感動天
虞舜是傳說中的五帝之一。小的時候他的父親瞽叟、繼母和異母弟弟象,對他十分不好,多次想要害死他。趁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歷山耕種時,大象替他耕地,鳥兒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干,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許配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并封弟弟象為諸侯。
親嘗湯藥
漢文帝劉恒以仁孝之名,聞于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薄太后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期間,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fā)展農業(yè),使西漢社會穩(wěn)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他與漢景帝的統(tǒng)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嚙指痛心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以孝著稱,被后人尊奉為“圣宗”。曾子小的時候,家里非常貧困。他經常幫助父母干活,維持生計。有一次,曾子上山打柴時,家里來了客人。他的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齒咬破了手指。曾子突然感覺到自己的心疼的特別厲害,擔心母親出事,趕緊背起柴返回家中?;氐郊依铮庸蛑儐柲赣H出了什么事,母親對他說:“家里突然來了客人,我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就咬破手指盼你快點回來”。于是曾子開始招待客人,以禮相待。
百里負米
子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小的時候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亡故后,他做了大官。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里能夠再得呢?”
蘆衣順母
閔損字子騫,也是孔子的弟子。他的生母早逝,父親又娶了后妻,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偷偷虐待他,冬天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子騫跟隨父親出門,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在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他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后,要休了后妻。子騫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备赣H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后,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鹿乳奉親
郯子,春秋時期人。他的父母年老,患了眼疾,需要喝鹿乳療治。他便披著鹿皮進入深山,鉆進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有一次取乳時,看見獵人正要射殺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xiàn)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y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獵人敬他孝順,以鹿乳相贈,護送他出山。
戲彩娛親
老萊子是春秋時期的楚國隱士。他為了躲避世亂,帶著父母隱居于蒙山南麓。他孝順父母,盡挑好吃的供奉雙親,七十歲尚不言老,經常穿著五色彩衣,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以逗父母開心。有一次為雙親送水,進屋時跌了一跤,他怕父母傷心,索性躺在地上學小孩子哭,二老看后大笑。
賣身葬父
董永,東漢時期千乘人。少年喪母,其后父親亡故,董永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上工路上,于槐蔭下遇一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為夫婦。女子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言畢凌空而去。
刻木事親
丁蘭,東漢時期河內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常思念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于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后一定面見,從不懈怠。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
拾葚異器
蔡順,漢代汝南人,少年喪父,事母甚孝。當時正值王莽之亂,又遇饑荒,柴米昂貴,只得拾桑葚供母子二人充饑。一天,偶遇赤眉軍,赤眉軍士兵問道:“為什么把紅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開裝在兩個簍子里?”蔡順回答說:“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紅色的桑葚留給自己吃?!?赤眉軍憐憫他的孝心,送給他二斗白米,牛蹄一個,以示敬意。
埋兒奉母
郭巨,東漢隆慮人。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后,他把家產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yǎng),對母極孝。后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yǎng)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yǎng)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jié)省些糧食供養(yǎng)母親?!碑斔麄兺诳訒r,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壇黃金,上書“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并得以兼養(yǎng)孩子。
涌泉躍鯉
姜詩,東漢四川廣漢人,娶龐氏為妻。夫妻孝順,其家距長江六七里之遙,龐氏常到江邊取婆婆愛喝的長江水。婆婆愛吃魚,夫妻就經常做魚給她吃,婆婆不愿意獨自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有一次因為風大,龐氏取水晚歸,姜詩懷疑妻子怠慢母親,將她逐出家門。龐氏寄居在鄰居家中,晝夜辛勤紡紗織布,將積蓄所得托鄰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不久,婆婆知道了龐氏被逐之事,令姜詩將其請回。龐氏回家這天,院中忽然噴涌出泉水,口味與長江水相同,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從此,龐氏便用這些供奉婆婆,不必遠走江邊了。
由于篇幅的原因,先介紹到這里,下一篇文章繼續(xù)介紹。喜歡的朋友請?zhí)砑雨P注。
小伙伴們看完之后有什么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