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格局財商與投資,遠離金融風險與騙局。
讀懂這篇文章,可以遠離財務的大災大難。
格局在給大量學員進行投資理財咨詢的過程,發(fā)現(xiàn)很多人存在這種觀念:想要暴富,必須靠借錢(杠桿、融資)。
信用卡、銀行貸款和民間借貸都在滿足很多人靠借錢暴富的妄想,過去十年,那些借錢去創(chuàng)業(yè)和投資的人不見得有多富有,但是那些放貸的人(銀行、信用卡套現(xiàn))卻是靠著大眾的借錢觀念,狠狠的賺了一筆。
在滬市上市的公司,前50家最賺錢的公司,有一半是銀行,另一半是做實業(yè)的公司,可見銀行多賺錢。
史玉柱經(jīng)歷過巨人集團破產(chǎn),東山再起時對自己公司的要求就是0負債。他當時對比了中國和美國公司的融資策略,如果美國公司有10個億現(xiàn)金,第一個想法就是錢不用就存銀行,中國企業(yè)有10個億現(xiàn)金,第一個想法就是去貸款40億。
無論有錢沒錢,中國老百姓都想著貸款是最快的賺錢方式,民生銀行就靠著給中小企業(yè)主的貸款發(fā)展壯大。
另一方面,現(xiàn)在很多廣告都在讓年輕人借錢,在我看來就是在害人。
有廣告告訴年輕人,還不起信用卡,用某某軟件就能幫他還錢;一成首付買車,大學生分期付款,這都是在讓沒有太強賺錢能力的年輕人過度消費,透支未來,并且像吸血一樣收他們的利息。
我一直很好奇,為什么那么多人相信借錢能致富?
在20多年前,中國的經(jīng)濟剛剛開始高速發(fā)展,那時候敢于下海經(jīng)商的人,要么坐牢,要么賺大錢。那些膽小謹慎的,看著他們發(fā)達,非常后悔自己沒有做生意,導致現(xiàn)在還是一副窮樣,于是不斷向那些成功人士吸取經(jīng)驗,然后傳給其他人。
其中一條經(jīng)驗就是要借錢創(chuàng)業(yè)或者投資。
那時候溫州人就像中國的猶太人,他們做生意還是炒房都很賺錢,是很多人學習的對象,他們賺錢的經(jīng)驗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借錢,說的好聽點就叫做杠桿和融資。
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還有多少人在談溫州人?似乎他們已經(jīng)銷聲匿跡了,08年經(jīng)濟危機出現(xiàn)了很多跳樓事件后,很多人才意識到高杠桿的危險性。
《我的營銷心得》一書中史玉柱提到:“不要聽一個人在順境的分享,要聽一個人在逆境的總結”、“失敗的教訓最值錢 ”。
人在順境的時候,都會高估自己,很多成功都是因為運氣,而不是靠自己的經(jīng)驗和能力。在逆境的時候,反而能夠冷靜下來,找到解決困難的方法,并且真正總結出值錢的經(jīng)驗教訓。
借錢投資或者做生意真的能快速致富嗎?
概率論有個概念叫做幸存者偏差,意思是當人們獲取信息和經(jīng)驗,僅僅來自于那些成功案例,而忽視了那些失敗的案例,獲得的結果就會遠遠偏離實際情況。
有人吃了藥某種病好了,就推薦了某個老中醫(yī)的秘方給他朋友,他不知道已經(jīng)有100個人吃了,其他99個人根本沒效果,也就他1個人運氣好。
媒體偏愛宣傳充滿傳奇色彩的公司,分析傳奇公司如何靠特別的管理方法度過難關,并且把這些管理方法復制到其他企業(yè)。但是他們卻不知道,很多和傳奇公司用著同樣的管理方法的公司,已經(jīng)倒閉后消失在大眾的視野里,傳奇公司只是偶然活了下來。
很多人也不知道,80%以上靠著高杠桿賺錢的人,已經(jīng)破產(chǎn)跑路了,沒有人知道,但是那些靠著運氣活下來的人,還在大肆宣傳高杠桿投資和創(chuàng)業(yè),才能快速致富。
查理芒格:我如果知道我將死在哪里,那我就不會去那里。
1
不斷借錢到破產(chǎn)
《我是銀行客戶經(jīng)理》這本書以銀行經(jīng)理的親身經(jīng)歷,講述了中小企業(yè)主破產(chǎn)最核心的原因就是高負債。
有一家服裝廠,靠批發(fā)和淘寶零售,一年營業(yè)額四五百萬。前幾年行業(yè)景氣還不錯,工廠老板野心很大,跟別人借了幾百萬買地蓋樓做工廠,每個月還利息。后來因為國家嚴厲執(zhí)行環(huán)保項目,很多染布廠倒閉,很多布料成本上升,利潤開始急速下滑。工廠每年賺的錢,還不夠還利息。當時銀行因為對服裝行業(yè)不看好,也不愿意放貸,所以工廠老板只能不斷找私人借錢,利息都很高。
老板靠著忽悠借到錢,勉強維持了幾年,實在借不到錢了,才發(fā)現(xiàn)就算把所有的家產(chǎn)變賣,也還不清了債,最后只能申請破產(chǎn),等待法律審判。
像這種案例在中國特別多,我認識一個律師,她說他們接的案子,80%都是因為中小企業(yè)主還不起債(民間借貸)。
如果他當時不借錢蓋工廠,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匾荒暌材苜崅€幾十萬,即使當時行業(yè)不景氣,想辦法轉行,而不是死撐,結局也不會那么慘。
如果一個行業(yè)不賺錢了,就要盡快轉行。
一個朋友曾經(jīng)講起他的福建老鄉(xiāng)老王,十幾年前在廣州白云區(qū)做皮革工廠,那時候特別賺錢,一年上百萬,每天沒事就是和幾個朋友打牌。當時有人建議他們可以四個人互相擔保,跟銀行借一千萬,有了錢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擴大生產(chǎn)或者借錢給別人賺利息差)。
他們真信了,四個人一起互相擔保, 借了1千萬,然后把錢分了。沒多長時間, 老王那三個朋友不知道怎么把錢全花完了,他們還不起銀行的錢,因為老王給他們做了擔保,老王必須幫他們把錢還了。老王算了下怎么都還不起,于是自己也不還銀行的錢。
后來他的房子和車子都被拍賣了,戶口被吊銷,自己和孩子都成了黑戶,身份證沒用了,也坐不了火車和飛機。
這就是信用破產(chǎn),在這個世界上,信用比金錢重要的多!
2
借錢到血本無歸
很多人覺得把錢放銀行是傻子才干的事情,不拿去借給別人收利息,就是白白損失了很多利息錢。
你看重別人的收益,別人看重你的本金。
小陳借了上百萬給他們做生意的朋友小李,每年拿利息。她還專門去銀行找一個人算了一下,如果每年把賺到的利息繼續(xù)借給小李,十年后能拿多少錢,算完復利后她滿面紅光,特別興奮。
我告訴她:你現(xiàn)在賺到的錢,都是沒拿到手的。你真的能保證,10年后你這筆錢能拿回來?
她覺得小李對方人品很好,不會出現(xiàn)不還錢的情況,而且如果小李不還錢,他的名聲就會變臭,以后啥事情都做不了,所以肯定不會不還錢的。
后來她學了投資理財,想著自己拿些錢做投資,于是找了小李要回幾十萬本金,小李一直推,說最近現(xiàn)金很緊張,再緩緩,要了好幾個月也沒要回來。
她告訴我:要不是她是學佛的,早就找人弄他了。
無論是借錢給別人收利息,還是自己借錢被收利息,都是很危險的。
那些富豪的衰敗,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兇殺,兇殺的原因是富豪放貸收高額利息,欠債的人還不起錢,心生怨恨,就會引發(fā)兇殺案。
所以趙老師給自己家里定的家規(guī)之一就是:子孫后代不準借貸和放貸。
遵守這條家規(guī),保幾代平安。
在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才有可能發(fā)展。
3
從億萬富翁變成千萬富翁
現(xiàn)在實體經(jīng)濟發(fā)展的很不錯,找對行業(yè),懂得管理和運營,確實很賺錢。
2017年小張聽他朋友介紹,他老板投資很多家沐足店,每家投入100萬-300萬,正常2年回本,地段好而且懂得運營的話,1年回本。
他朋友拿點小股份,投了幾萬塊到一家店,每月分紅幾千塊,兩年就回本了。后來那老板又新開了沐足店,分給員工一些股份,小張的朋友沒有那么多錢(幾十萬),就叫小張一起投,小張也湊不到那么多錢,于是想著借錢投資。
他辦了很多張信用卡,想著雖然信用卡分期一年利息最高18%,民間借貸利息最高也就25%,但是沐足店投資收益最少也有50%,怎么樣都是賺的!于是借了20萬,合同是簽朋友的名字,投入了一家沐足店,等著每個月坐等收錢。
當時很多個沐足店全靠兩個人開起來,一個人負責找好地段,另一個經(jīng)理負責沐足店的管理,包括裝修、采購和招聘。入股的那個新店,因為負責管理的那經(jīng)理,老婆得了癌癥,這半年多時間她帶著老婆一直在深圳和廣州兩地接受治療,沒有心情也沒有時間管店,于是那個沐足店一直沒有開始營業(yè),也沒開始賺錢。
小張投入的錢,沒有收益,但是每個月要還高額的貸款利息,以他的工資,隨時都可能還不起錢,所以他只能不斷用信用卡套現(xiàn)還錢,可能某一天追債公司就找上門了。
越?jīng)]錢,越想著冒險,卻不考慮冒險的代價能否承受。
投資沒有100%的確定性,有時候1%的錯誤,就會讓人走入萬丈深淵。
有位學員,他有個朋友是他們圈子最有錢,他們叫他胡三億。因為他最能賺錢,所以關于投資方面,所有人都聽他的。有一次胡三億叫他們一起炒股,說100%賺,他自己投了1個億,還融資(借了)了1個億,這個學員自己投了1千萬,也借了1千萬,其他朋友從幾百萬到上千萬都有投,都用了1倍的杠桿(借了1倍的錢)。
結果他們全部都虧慘了,胡3億變成千萬富翁,其他的千萬富翁變成百萬富翁。
如果胡3億只用閑錢投資,不用上杠桿,頂多也是虧掉1個億,而不是虧2個億。
僥幸心理和無知,總是讓人異?!坝赂摇薄?/span>
每次投資,你都要問自己:如果發(fā)生最糟糕的情況,你能不能承受?
會不會破產(chǎn)讓家人無家可歸?會不會信用破產(chǎn)無處可去?會不會坐牢?會不會有生命危險?
如果有不可承受的重大風險,寧可錯失良機,也不要盲目參與。
4
投資天條
如果你是格局的正式學員,就應該清楚投資的三大天條之一:不要借錢投資。
簡單的六個字,背后有著無數(shù)的歷史經(jīng)驗,都有著無數(shù)的血和淚的故事。
上面提到的故事,不過是數(shù)千萬個故事中的幾個。
每當自己貪婪的時候,想想這些故事的結局,自己能否承受?
當然,日常工作和做生意不可能不欠錢,但是要考慮自己的還貸能力,警惕悄無聲息的高利息。
投資一家上市公司,也要求這家公司的負債率最好低于60%,如果負債率高于80%,這家公司隨時可能破產(chǎn)。(除了金融和地產(chǎn))
我們不是迂腐的保守主義者,我們是懂得避險的價值投資者,在機會到來的時候也會像鱷魚一樣緊緊抓住機會不放。
但是在機會來臨之前,我們要懂得避開會造成重大損失的風險。
避開所有的風險,剩下的就是遍地黃金。
遵守格局天條,確保財務平安。
圖片來自: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