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十年前你讀過什么讓人印象深刻的書?十年后的今天你又在讀什么書?十年間你的閱讀喜好和品位發(fā)生了哪些變化,亦或始終如一地喜歡某一個作者、某一類題材的書籍。如果你已許久未曾閱讀一本書,不如看看下面這些讀者的十年閱讀回顧吧!這里面也一定有你熟悉的青春往事!
——圖書君
2009 VS 2019
?讀者Honee
十年前在看的書是《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這兩本中國傳統(tǒng)小說。因為不是白話文,對于當時的我來說卻也是讀起來非常困難的讀物了。
時至今日,我現(xiàn)在在研讀《西方的沒落》和《社會契約論》相對過去所閱讀的圖書類型,現(xiàn)在已經(jīng)變成了歷史和哲學類的圖書居多。
?讀者立超
2009年上高二,圖書館借閱時愛上了王朔。因為知道他的書改版了不少影視作品,沖著戲劇沖突去的?!锻娴木褪切奶?、《看上去很美》、《動物兇猛》《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過把癮就死》《我是你爸爸》,能找著的全看了。
圖書館沒什么新書,不過就算是有,他后來的《致女兒書》、《我的千歲寒》可能也不會是我的菜了,那個年齡大概都偏向“壞小子”,同為北京人聽著片警、胡同很有代入感,欲罷不能。
因為后來學了英語專業(yè),不管是專業(yè)學習的需要還是個人偏好的改變,可以讀書的時候熱衷原文書,近期看了并喜歡的是一本2012年出的女性文學小說叫Where'd you go, Bernadette。
我知道這本書是因為它被國內(nèi)引進,宣傳提到是清新版的Gone Girl,但一開始看就知道內(nèi)容完全不屬于懸疑類,但還是挺引人入勝的。非要說類型的話,它一本大女主的幽默諷刺家庭治愈小說。和Gone Girl唯一的共同點是內(nèi)容由不同人的書信、檔案拼接而成,故事鋪陳很巧妙,有不少伏筆,雖然結(jié)尾略顯斷崖式,但不得不說作者把兩位女主的個人魅力完全展現(xiàn)了出來,尤其是Bernadette。
?讀者綠光
2009《哈利波特》,2019《權(quán)力的游戲》。哈哈哈哈好魔幻,god bless 馬丁老爺子。
?讀者燕子
十年前的自己應該是高二,中二少女一枚……最大的愛好是去小書店租漫畫看,5毛一本的少女漫畫,迷的不行。后來小書店不開啦,店主把那些小說呀雜志呀成堆成堆的放在門口叫賣,幾塊錢能拿一大堆回去,至今我的書柜現(xiàn)在還留著這樣幾本……那時候可真逗。
十年后,我桌子上放的是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獨行的豬》,猶記書中這樣一段話:“人來了以后,給它們的生活做出了安排:每一頭牛和每一口豬的生活都有了主題。就它們中的大多數(shù)而言,這種生活主題是很悲慘的:前者的主題是干活,后者的主題是長肉?!笨纯醋约?,嗯,沒錯,我可能就是那頭豬啦。
?讀者守青
2009年,剛高中畢業(yè)假期里看了一本“我在回憶里等你”的青春小說,由此記住了“辛夷塢”這個名字,之后一連看了好幾本她的小說,“原來我還在這里”“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山月不知心底事”“許我向你看”。
那時候就覺得辛夷塢寫青春小說好厲害,能把幾本書里的人物和場景互相都串聯(lián)起來,小說看完之后總是會感傷好幾天。2009年時下傷感非主流占了主流,所以那時候特別喜歡看這種虐劇。
2019買了本“加繆”的《局外人》正在看,一直想看《西西弗斯的神話》,在多抓魚上還沒買到。十年間,身份、心態(tài)都發(fā)生了變化,不再是那個愛幻想的年紀,更少了青春時期的天真和魯莽。 現(xiàn)在喜歡看一些關(guān)于心態(tài)的書,沒事總喜歡想一些“有意義&無意義”這種哲學問題。2009年喜歡的書題材是“幻想&叛逆”2019年??吹臅}材“意義&價值”。
?讀者李四
2009年我高三,沒有課外書看,只能打著作高考作文論據(jù)和舉例材料的幌子看《參考消息》和《楚天都市報》。
那一年,我在報紙上讀到邁克爾杰克遜去世的消息。十年后的今天報紙行業(yè)遭遇困境,新媒體迅速發(fā)展,我已記不清上次看報是什么時候。
巧的是,2019我在看《萬歷十五年》,萬歷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講述的是那個被忽略的平凡年份里發(fā)生的諸多細絲末毫之事如何蝴蝶效應般影響了整個歷史。“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歷史上的每個人都在力圖轉(zhuǎn)變,又如今天的我們一樣陷入自己的困境中。
?讀者根根
2009,13歲,因為英語老師給我們在課堂上放了《暮光之城》,所以去看了原著,那個時候買不起書,拿學習機看的電子版,4.7英寸的屏幕充斥著各種錯別字和拼音,我還是憑著高超的語感看完了四部曲。
2019年,23歲,在返鄉(xiāng)的途中看完了《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在來去匆匆的人流之間,在各種口音的混雜著歸家的欣喜之中,我感到非常的難過。
兩者的聯(lián)系在于,都是我自主去選擇的書籍,十年前比較喜歡瑪麗蘇的小說,現(xiàn)在長大了,喜歡有深度一些的?
?讀者Geethan
十年前,我看的是古龍的《小李飛刀》。十年后,我看的是古龍的《絕代雙驕》。有句話叫,少不看三國,老不看水滸。少年人看了太多三國,做人容易精于算計。而老年人接觸太多水滸,行為又會變得躁動跳脫,對晚年脆弱的身體不好。
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明,如果非要在18歲和28歲兩個時間段,分別去讀《小李飛刀》和《絕代雙驕》的話,還是早些去看李尋歡好了,領(lǐng)略一些情愁的滋味,并學會一門精湛的江湖手藝對泡妞的重要性。相比之下,小魚兒的故事里有太多的腦力活動,歲數(shù)大了讀一讀,有助于預防老年癡呆。
附贈 一張古龍葛優(yōu)躺的照片, 祝大家新年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