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資料證實,寧德時代與一汽已在2019年1月31日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與一汽牽手后,寧德時代已經收齊國家隊中的六個大型成員。
新公司名為“時代一汽動力電池有限公司”,注冊地址為福建省霞浦縣經濟開發(fā)區(qū),注冊資本20億元。其中寧德時代持股51%,一汽持股49%。經營范圍包括鋰離子電池、動力電池、超大容量儲能電池及電池系統(tǒng)的開發(fā)、生產、銷售以及提供相關售后和技術咨詢服務。
跑馬圈地
截止至目前為止,寧德時代基本與大型“國家隊”汽車制造商達成股權層面或業(yè)務層面的合作。動力電池界的跑馬圈地仍以寧德時代為首,具體表現在:
2009年,東莞新能源與北大先行、北汽工業(yè)控股、福田汽車合資建立普萊德,分別持股25%、41%、24%、10%。后于2016年3月,東莞新能源將所持股權轉讓給寧德時代。2016年7月開始,東方精工以47.5億元的價格向北京普萊德全體股東發(fā)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后者100%的股權。次年4月,北京普萊德成為東方精工的全資子公司。
普萊德、寧德時代、北汽的合作延續(xù)至今,并于日前進一步深化。2月25日,三方簽署了《中長期(2019-2023年)深化戰(zhàn)略合作協議》。寧德時代和普萊德在合作期間以“最大誠意的優(yōu)惠價格”向北汽新能源提供動力電池產品。
2017年6月,鎮(zhèn)江德茂海潤基金出資10億元參股寧德時代,持股比例為1.18%。到10月份,長安汽車以 5.18億元收購招商財富持有的鎮(zhèn)江德茂海潤基金49,000萬元的實繳合伙份額。此次收購完成后,長安汽車成為鎮(zhèn)江德茂海潤基金有限合伙人,持有32.67%的合伙份額,從而間接入股寧德時代。
2017 年,寧德時代與上汽集團合資成立時代上汽與上汽時代。時代上汽負責電芯生產,寧德時代持股 51%、上汽持股 49%;上汽時代負責Pack生產,寧德時代持股 49%、上汽持股 51%。
東風時代由東風電動車輛股份有限公司與寧德時代合資組建,成立于2018年4月,致力于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tǒng)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預計到2020年,東風時代將實現產能19.2萬臺套,產量達9.6GWh,產值114億元。
2018年7月,寧德時代與廣汽集團合資設立了時代廣汽動力電池有限公司、廣汽時代動力電池系統(tǒng)有限公司。前者主營鋰離子電池、動力電池、及電池系統(tǒng)的全套服務,由寧德時代控股;后者主營動力電池系統(tǒng),動力電池專業(yè)技術領域內的技術開發(fā)、轉讓、咨詢等服務,由廣汽集團控股。
最后即是與一汽的合資公司。當然,除了國家隊,民營車企也是寧德時代的重點合作對象,如吉利。
2018年年底,吉利汽車旗下浙江吉潤與寧德時代宣布將成立合資公司,從事電芯、電池模組及電池包研發(fā)、制造及銷售。合資公司注冊資本10億元人民幣,雙方以現金方式出資,其中寧德時代持股比例為51%,浙江吉潤持股比例為49%。
上述合資公司中,按照注冊資本和持股比例,寧德時代共出資30多億元,從而綁定了六大國企。
在匯總、整理寧德時代的合作時,NE時代意外發(fā)現一汽、東風分別與寧德時代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而廣汽、上汽旗下均為兩家。這是否與一汽、東風央企的合并有關呢?
闖過技術、市場關的寧德時代,正在與需求端深度綁定,一方面確保了整車廠客戶資源,協同打造成本優(yōu)勢;另一方面也是嗅到未來不可控的電池需求和技術變革中的風險,與整車廠共同抵御。
穩(wěn)定利潤率
客戶分布廣泛、采購量可觀,使得寧德時代能夠穩(wěn)穩(wěn)立于首位。下游車企電池需求集中于在電池技術上有優(yōu)勢的電池廠。
據韓國SNE Research發(fā)布了2018年全球EV動力電池出貨量,寧德時代以21.3GWh的出貨量,超過松下成為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企業(yè)。其97.2%的增速主要依靠的是強大的本土市場,源自其眾多的國內客戶。
OEM紛紛拋出橄欖枝,采購寧德時代的電芯。NE時代統(tǒng)計后發(fā)現,宇通客車、吉利汽車、北汽新能源、上汽乘用車、江淮汽車、中車、中通客車、廣汽乘用車、威馬汽車、東風汽車等均為寧德時代供貨對象。
但是寧德時代的出貨量和利潤走向卻是南轅北轍。2017年它的收入和凈利潤的增幅已在收縮,到2018年收入雖持續(xù)上漲,但凈利潤由增轉跌。寧德時代對此的解釋是受到上年同期轉讓了北京普萊德股權取得的處置收益影響。
實際上,補貼退坡對動力電池的價格影響顯著,今年下降速度可能要超出預期,零部件供應商將面臨極大的成本壓力。盡管2019年的補貼政策尚未出臺,但持續(xù)退坡是毋庸置疑的。整個供應鏈都在轉移自身受到的降價壓力。寧德時代作為國內出貨量首位的電池廠,自然對電池價格的壓力體驗得更為深刻。
除此之外,無論從掌控核心技術,還是降低成本層面考慮,整車廠對PACK的投入越來越多。這勢必壓縮了寧德時代及其他電池供應商的PACK訂單規(guī)模,對其利潤帶來另一重壓力。
而且,目前部分OEM對寧德時代電芯的價格和配貨量多有抱怨,認為它的電芯相較其他電池廠在價格上優(yōu)勢較少,且難以分配以更多的產能。
寧德時代也在嘗試解決這些問題。與OEM合資建廠,一方面是向對方保證供貨的及時性,另一方面大規(guī)模造電池可有效地降低成本,在價格方面占據有利地位。雖然電芯利潤率存在降低的趨勢,但量大多銷,寧德時代也可維持穩(wěn)定的利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