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個時代特征是什么?是大科學理念。
我們是否真認識了在一流大學必須建立與認同大科學理念。認同要體現(xiàn)在體制改革中。我在YALE大學合作研究時,認識一位生物信息學副教授,是破格提升的。學校對他的評價是看他的名字及他帶的研究生在YALE大學教授發(fā)表的高水平論文中出現(xiàn)的頻率。因生物信息學研究往往在一項研究計劃中作為方法與分析技術參加,并不是主持研究。這就是大科學理念在YALE的確立與認同表現(xiàn)。對大科學理念的認同流于形式是一種誤導。我們已有足夠的經(jīng)驗與教訓來思考這個問題了。
第一,大科學理念的體現(xiàn)不是把一些由資源誘惑而合起來的教授提出研究計劃,而是一些不受體制制約與誘惑的教授們在科學研究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引起不同研究領域的教授的興趣,他們想合作去揭示這個問題。教授學術俱樂部的作用在這個問題上比行政組織更行之有效。而最強大的教授學術俱樂部是那些報道世界科學前沿成果的權威學術刊物與頂級國際學術會議,加入這個學術俱樂部是不要交會員費的,而且隨時可以加入,決定的只是你的資格:即學術水平。
第二、大科學理念不同于大科學工程。大科學工程項目是政府或研究機構組織的,是階段性的,不是理念,因大科學工程一旦組織,是有完成的時間表的。在培養(yǎng)精英人才與科學創(chuàng)新為主要目標的一流大學里,會有杰出教授被政府組織去領導或參加完成一項大科學工程,但大學本身是不具備組織大科學工程的功能與使命的。在政府部門資助的研究機構基本建在大學的美國的大學體制里,大科學工程也不是在大學完成。
第三、在大科學的理念下,最富創(chuàng)造力的群體是什么?是年輕的科研力量。在世界一流大學里,從博士后出來到獲得教授位置的10-15年左右時間里(即在30-45歲)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因此,從博士后出來到獲得教授位置的時間里,大學的科學理念與相應的管理與評價體制是如何影響的,就決定大學是否可以造就具備最富創(chuàng)造力的群體。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