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坡下的石縫里,總是會有一些植物,比如巖黃連、車前草、鋪地蜈蚣、龍葵等植物就喜歡在石縫里生長,這些植物喜歡潮濕的環(huán)境,同時也耐干旱,植株的根系發(fā)達,可以竄到石頭縫里,只要周圍有一點土壤,它們就可以長得很旺盛了,而還有1種雜草比較奇特,它和常春藤這種花卉有一點像,這種植物常被稱為“白人參”,植株不僅珍貴,還很奇特,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大圖模式 石頭縫里,1種雜草像“常春藤”,被稱為“白人參”,珍貴、奇特
白首烏
這種喜歡在石頭縫里生長的植物,名稱叫做白首烏,植株有著比較發(fā)達的根莖,又名白人參、地葫蘆、山葫蘆、野山藥等,所以它的別稱也有不少。這種植物的根莖是一種很有名的“藥材”,植株生長在干旱的地方,通常是很少見的,所以才說它珍貴。而它的根莖也比較奇特,看起來比發(fā)財樹、常春藤、虎皮蘭、龜背竹、長壽花、綠蘿、吊蘭等植物都奇特,不知道花友們有沒有見過呢?
大圖模式 形態(tài)特征
它是一種蔓性半灌木,植株的根莖相當肥厚,而根莖的表面是黑褐色的,斷面白色。葉片對生,葉柄的長度在3~9厘米,葉片也比較有特點,形狀是心形和卵狀心形,這些葉片的長度會在3厘米以上,普遍在4-12厘米,葉片的寬度也在3-10左右。植株在6~9月份的時候可以開花,果期則是在7~11魚粉。它的種子卵狀橢圓形至倒楔形,還是很奇特的。
大圖模式 生長環(huán)境
我們再來看看白首烏這種植物都喜歡在哪里生長,它一般會在海拔3500米以下的地方生長,一般會在灌叢中、路旁、墻邊、小溪邊、石頭縫里或者懸崖邊生長,植株的生命力是頑強的,和很多雜草一樣,繁殖和生長的速度都很快。
大圖模式 那它會分布在哪里呢?其實很多地區(qū)都是有的,一般分布在河北、陜西、四川、貴州、云南、福建、山西、山東、河南等地區(qū),在濱海就有很多了。需要注意的是,其實白首烏是牛皮消的塊根,它也屬于蘿藦科的一種植物,一般的話,我們都只叫它“白首烏”,我覺得植株的這些名稱還是很有趣的。
大圖模式 白首烏這種奇特的植物,不知道花友們有沒有在石頭縫里見過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