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兒寡母攝政王
屋不在大,有書則名;國不在霸,有人則能。此是小室,唯吾祖馨。琉球影閃耀,日光入紗明。寫讀有欣意,往來俱忠貞??梢钥寸R子,閱三希,無心荒之亂耳,無倦怠之壞形。直隸長辛店,西蜀成都亭。余笑曰:何太平之有?這一首模仿唐人劉禹錫《陋室銘》之《三希堂偶銘》,正是大清帝國第十二任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先生的杰作,文壇高士多有評之,曰:“……寫得不是一般的差,丟死人了……”
為何溥儀先生的詩句寫得是如此之差呢?據(jù)說,此事唯天津一位術士最有發(fā)言權(quán)。
傳說這位江湖術士,隱匿于風塵之間,每日里茶酒為樂,縱情長嘯,小日子過得端的快活。唯其此人測算之術,無有不驗,江湖上素有神算子之稱。忽一日,有一人星夜而至,形態(tài)威儀,身后跟著四個從人,抬著一只用紅布罩著的筐子。
進了屋,就見那人向術士一點頭,神態(tài)倨傲,漫不為禮:“先生請了,家里有點小事,想請先生測算一下……”說罷,微微抬手,那人立即掀起罩在筐子上的紅布,露出里邊大錠大錠的蒜金來。
術士卻是眼皮抬也不抬,只是咕噥了一聲:“請王爺三個月后,再來看結(jié)果?!?/span>
“什么?算一卦要用三個月?”來人正欲大怒,忽而失驚色變:“……你咋知道我的身份呢?”
術士閉目不道,只是揮了揮手:“去,去?!?/span>
來算卦的王爺好不惱火,有心當場發(fā)作,又擔心惹怒了術士,算不到這一卦,只好忍氣吞聲,恨恨地去了。
三個月后,王爺又帶著隨從回來了,個個提槍攜棒,單等術士算完這一卦之后,不打他個半死,也顯露不出王爺?shù)娘L范。卻不料,等王爺?shù)搅诵g士的門前,才發(fā)現(xiàn)房門緊閉,蛛網(wǎng)密集,那術士竟爾是不知去向,唯其那破舊的門板之上,放著一只匣子,上面還有一行小字:醇王爺敬啟。
來算卦的,正是光緒皇帝的親哥哥,醇王府醇王載灃,只因為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雙雙殯天,這大清帝國未來的命運,從此就懸疑不下,醇親王心里沒底,所以才想找個算命的先生卜一卦。
術士認出他是醇親王,這倒沒什么奇怪的,或許這江湖術士不知在什么地方見到過他。但當醇親王命人打開匣子的時候,卻十足地吃了一驚。
匣子里邊,是一張黃裱紙,紙上用鮮紅的朱砂寫著兩行字:得之者攝政王;失之者攝政王。
得之者孤兒寡母;失之者孤兒寡母。這兩句話,是個什么意思呢?
醇親王那原就不夠用的腦子里,頓時就費了疑猜。
有分教,此一卦占,正契合了大清帝國十二屆帝王的行進命運。
得之者攝政王,是說這大清的無限江山,是順治朝的攝政王多爾袞打下來的;失之者攝政王,是說這大清帝國,很快就會被宣統(tǒng)朝的攝政王載灃弄得稀里嘩啦,散板完蛋。
得之者孤兒寡母,說的是滿清入關時,小皇帝順治和母親孝莊太后;失之者孤兒寡母,說的是帝國覆滅時代,小皇帝溥儀和寡母隆裕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