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型寫作教學案例
本文以課例為載體,具體講述任務型寫作教學過程的“任務呈現(xiàn)—任務準備/語言學習—任務完成—任務反審”四個步驟如何實施。
1.
教學內(nèi)容分析
本課例的教學內(nèi)容是北師大版《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4“Dealing with Problems”的“Communication Workshop”。這是本單元的最后一個課時,是一節(jié)綜合技能課。本課是在學生掌握了關于problems和feeling話題的詞匯、表達和條件狀語從句的語法知識以及在聽、說、讀、寫四個層面的輸入訓練后,圍繞單元話題“青少年學習生活困惑”安排的教學內(nèi)容。
在Reading部分,學生通過閱讀一封關于青少年困惑的信件以及回信,了解信中主人公所遇到的問題,并完成Text Builder部分的練習,掌握寫信的格式。
在Writing部分,在閱讀了相關的信件之后,教師要求學生針對信中學生遇到的困難提出合理化建議,寫一封回信。課堂任務主要側(c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見圖1)。
2.
學情分析
本次授課對象為廣州市西關外國語學校八年級學生。學生整體英語水平較高,本課的話題“青少年學習生活困惑”為學生所熟悉。學生基本了解談論該話題所需的常用句型與結(jié)構,能寫出簡單的英語文章。但據(jù)任課教師反映,學生的思維能力不足,在觀點與論據(jù)的收集和整理方面能力較弱,有條理地闡述自己觀點的能力尚需提升,絕大多數(shù)學生在寫需要自行表達觀點的問題解決型作文時感覺困難。
3.
教學目標
從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四個維度(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zhì)和學習能力)考慮,確定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通過本課學習,學生能夠:
(1)利用積累的素材,參考寫作框架,以平行寫作的形式用簡單的句子寫一封回信,針對一位學生遇到的困難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2)辯證看待問題,理解不同的人考慮問題會有不同角度。感知父母的不易,嘗試以不同的角度理解父母。
(3)比較與分析老師和同學對解決青少年常見問題的建議,結(jié)合自身經(jīng)歷,對青少年常見問題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
(4)利用量表有效地實施自評、小組互評。在教師的指導下,修改自己的文章。
4.
教學重點
本課是任務型教學與“以讀促寫”理念指導下的初中英語建議信寫作課。教學重點在于指導學生:
(1)通過閱讀以及采訪小組成員等方式收集有用的寫作素材(語言與內(nèi)容);
(2)通過頭腦風暴、小組交流的方式豐富自己所收集的論點和論據(jù),鍛煉思維能力;
(3)通過總結(jié)歸納,提煉出簡單的建議信寫作框架并有效地運用到課堂寫作中。
5.
教學難點
如何通過閱讀積累、頭腦風暴的形式讓學生提煉對自己有用的寫作素材,同時鍛煉思維能力。通過量表評價、小組互評、教師點評等多維度的方式幫助學生有效地評價自己的作品。
6.
教學過程
為了保證課堂實施的效果,本課在課堂實施前增加了課前準備環(huán)節(jié)。以下是課前準備與課堂講授兩大板塊的陳述。
(1)課前準備部分
設計意圖:引入本課主題,讓學生提前獲得相似文本的輸入,對本課話題有初步了解并做好相應的積累,為課堂寫作服務。
活動:閱讀,準備寫作素材
時間:約20分鐘(課前完成)
活動過程:教師提供閱讀材料——兩封信件,內(nèi)容是一對父子分別給班主任寫信,講述他們目前遇到的困難(親子關系)。要求學生閱讀理解這兩封信件,并畫出開頭、主體文章以及結(jié)尾三個部分中的好詞好句,以備課堂寫作中采用。
(2)課堂講授部分
環(huán)節(jié)一:任務呈現(xiàn)(10分鐘)
活動1:寫前熱身
活動過程:①教師給學生展示所在學校學生的照片,引入write a letter to give advice的主題。②教師要求學生小組合作,開啟教師提前準備好的信封,以頭腦風暴的方式,給信件所述的困難提出建議,并記錄討論結(jié)果。③學生反饋討論結(jié)果,教師板書,通過思維導圖展示學生的建議,同時總結(jié)提建議的常用句式。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進入任務情景,列出本課教學目標,引出本課話題:青少年在學習、生活中的困惑以及與父母的有效溝通。授課中的五條建議中有兩條是后階段寫作會用到的,教師通過總結(jié)提建議時常用的句型以激活學生的已有知識,幫助學生構建寫作的內(nèi)容圖式,為后階段寫作的內(nèi)容做好鋪墊。
環(huán)節(jié)二:任務準備/語言學習(10分鐘)
活動2:閱讀與對比(8分鐘)
活動過程:教師展示兩封學生信件(比原教材多增加一篇,教材中的以校園為話題,教師增加的是以家庭生活為話題,語言難度略為增加)。學生讀后,總結(jié)出寫作篇章所需要的文章架構(5部分)并畫出兩篇文章中用于提建議的句式(見圖2)。
設計意圖:進行寫前構思,為接下來的寫作任務準備并構建內(nèi)容圖式與語言圖式。加大輸入,鍛煉學生的理解與歸納能力。
Exercise 1
1. Read the following two letters.
2. Underline the good sentences for giving advice.
3. Label the parts of the letter.
A. first piece of advice
B. positive(正面)closing
C. showing sympathy (同情)
D. greeting
E. signature (署名)
F. second piece of advice
Letter A
Dear Ben,
I’m a new student. Some girls in my class are not friendly to me although I tried to be nice to them. I want to be friends with them but I’m too shy to talk to them. They never talk to me. No one helps me because I have no friends in class. Can you help me?
Linda
Dear Linda,
I am sorry to hear about your problems and hope I can help.
Maybe the girls don’t understand you so they are not friendly to you. You don’t need to feel bad about yourself. How about joining a club? Maybe you can make friends this way.
If you are too shy to talk to people, they can’t get to know you. You can start by saying “Hi” to some of your classmates and have some short conversations with them. It may be difficult first but the more you try, the easier it will become.
I hope my advice helps. Please write to me again if you need any more help.
Ben
Letter B
Dear Ben,
I have a lot of projects to do this year, so I go out a lot. Sometimes I don’t get home until very late. Also, I get a lot of phone calls from my classmates when we are planning our projects.
However, my father thinks I’m just going out and having fun. He shouted at me many times for coming home late. I try to tell him it’s because of projects but he doesn’t believe me. What should I do?
David
David,
I can understand your unhappiness. I feel sorry for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make a time table for your work. It seems that you take part in too many after-school projects. In my opinion, you’d better do fewer after-school projects.
It will be a great idea to talk to your father about your work and let him see your wonderful projects. Seeing is believing. If your father can learn about your improvements, I’m sure he will not stop you from doing that.
I hope your father can understand you soon.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Ben
圖2. 學案
活動3:分析篇章內(nèi)涵段落,指出寫作技巧(2分鐘)
活動過程:教師展示其中一篇建議信,指導學生分析如何在給別人提建議之前做好鋪墊——講明提出該建議的原因。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內(nèi)化寫作技能。
設計意圖:建構建議信寫作的內(nèi)容圖式,培訓語篇銜接的能力。
環(huán)節(jié)三:任務完成(10分鐘)
活動4:開始寫作(10分鐘)
活動過程:① 老師幫助學生在寫作所需要的內(nèi)容與語言知識積累完成后, 指導學生給信中主人公寫一封回信,要求學生運用之前積累的語言素材,包括詞匯、句型以及建議信的框架,并對寫作做出具體要求。② 教師在學生寫作的過程中,積極營造輕松與正面鼓勵的寫 作氛圍。帶著鉛筆去巡查學生寫作的情況,用鉛筆畫出學生寫作中的好詞好句,給予正面的鼓勵。
設計意圖:提供任務,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教師提供 正面反饋,助力學生的寫作過程?;匦潘枰膬?nèi)容以及結(jié)構都在前面的兩個環(huán)節(jié)中涉及。信件涉及五個困難,其中有兩個已經(jīng)在之前的熱身環(huán)節(jié)涉及,照顧到水平稍弱的孩子也能有話可寫。
環(huán)節(jié)四:任務反審(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與思維品質(zhì))(10分鐘)
活動5:同伴互評與教師點評(8分鐘)
活動過程:教師給出了寫作的具體要求以及在學案后附上同伴互評的表格(見表1),要求學生在完成寫作后讓4 人小組協(xié)助評價文章。教師選出有代表性的文章予以展示。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反思自己任務完成的過程,通過評價量表進行自檢,同伴互相學習。魯子問(2008)指出,在寫作后(post-writing),可以進行討論、 相互批改等這些促進學習的寫作后活動,這對于提高學習者的寫作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
表1. 寫作評價表(可用于自評和同伴互評)
活動6:總結(jié)與主題升華(2分鐘)
活動過程:教師總結(jié)本課:展示一張海報,主題為關愛父母(見圖3)。
設計意圖:針對初中叛逆期的孩子進行德育滲透。通過海報升華本課的主題,教導學生能夠理解不同身份的人們考慮問題所處的不同角度,引導學生理解與關愛自己的父母。
7.
課堂教學反思
在技能競賽之后,本教學設計作為廣州市越秀區(qū)全區(qū)公開研討課進行了第二次教學實踐,全區(qū)近兩百名老師觀摩了實施過程。筆者通過訪談法,采訪了聽課評課的30位教師,綜合匯總訪談結(jié)果,受訪教師普遍認為本課具有以下主要特色:
(1)本課基于任務型教學法的思路設計,框架清晰,操作性強。在學生進行寫作之前,教師充分搭建了腳手架,幫助學生構建語言與內(nèi)容圖式,讓學生有話可寫。教師在以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為目標,教學目標達成度高。本課具有較高的指導意義和借鑒價值。
(2)本課的實施是對“以讀促寫” 的任務型寫作教學模式的極佳演繹,形成了課前以“讀”積累語言圖式,課中運用相關語言圖式完成任務的模式。通過課前閱讀兩篇相關話題的文章,課堂補充閱讀素材等手段增加語言輸入的質(zhì)與量,大大有利于語言輸出質(zhì)量的提升。課堂活動以任務貫穿,內(nèi)容貼近學生實際,學生有內(nèi)容可寫,直接模擬真實生活中的問題解決過程。
(3)評價方式多樣化。傳統(tǒng)寫作教學中,教師一般會就學生習作中語言 維度(如語法、拼寫、詞匯等)給予評價,評價維度和方式單一,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與動力。本課采取多角度、多元化、積極主動的評價方式,形成性評價和鼓勵性評價相結(jié)合,可以讓學生更了解自己習作的完成情況,提高寫作的興趣。另外,學生通過同伴互評之后呈交的文章,令教師在批改的過程中更具有針對性,大大提升了效率。
(4)老師具有親和力。本課的成功實施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整個課堂實施的過程中,教師始終與學生保持一種亦師亦友的民主與平等的學習關系,因此無論是教授自己的學生還是異地授課,教師均能夠快速地激發(fā)學生 的學習興趣與完成任務的熱情。學生在小組討論和自我獨立完成任務時,教師特別注意走到學生身邊,關注學生的需要,及時給予幫助和鼓勵,讓學生更有自信地完成任務。
結(jié)束語
結(jié)合本課及平常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在日常課堂教學中使用任務型教學法設計寫作課,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 設計寫作任務時要注意“真實”與“趣 味”先行
教師在設計寫作任務時,任務需要貼合學生生活實際,兼顧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選取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學生才能夠有話可說,有句可寫。教師在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時,應以該寫作任務的最終達成為目標,組構貫穿全課的子任務鏈。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從語言表達到謀篇布局,從內(nèi)容與形式等維度積累素材,最終能夠獨立完成寫作任務。
2. 寫前輸入要“數(shù)量”與“質(zhì)量”結(jié)合
學生要產(chǎn)出高質(zhì)量的文章,關鍵是要有足夠的相關話題輸入量。因此在學生動筆寫作之前,教師應通過課前及課堂寫作前的準備時間進行大量相關話題的語言輸入,并加以有針對性的寫作指導,以讀促寫,學生方能實現(xiàn)高質(zhì)量的寫作輸出。
3. 指導寫作過程要“細心”與“耐心” 并重
在指導學生完成寫作任務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隨時留心觀察學生的問題和困難,及時地給予幫助。比如說,在呈現(xiàn)學生的寫作成果之前,先私下進行糾正,這樣能夠給予學生更多的信心。學生也會感激老師的體貼從而更樂意投入。教師應該營造積極、輕松的課堂氛圍,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內(nèi)化語言并完成寫作任務,切忌為了趕時間而催促學生在沒 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勉強完成任務。這樣既不能保證學習的效果,又打擊了學生的學習信心與熱情。
4. 寫后評價要“過程”與“結(jié)果”兼顧
寫作評價的主要目的,除了讓學生通過評價了解自己任務完成的情況,學習優(yōu)秀同伴的學習成果外,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評價,獲得英語學習的信心與鼓勵。因此教師在設計評價方式的時候,應該以鼓勵為主,更多地引導學生看到自己在完成任務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及做得好的方面。此外,還要引導學生學習同伴的優(yōu)點,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同伴互評,引導同學劃出同伴作文里的好詞好句,肯定同伴作文中的亮點。教師在點評學生的作文時,更要以正面評價為主,關注 學生對本課所學的語言知識運用的成效,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獲得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