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方寸惟我,色影由心:LX100隨意貼
LX100到手有一段時間了,在這幾個月中,我對它進行了一系列地性能測試?,F(xiàn)在,我可以說對它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轉(zhuǎn)眼間,新的一年來了,這個測試的主題使命已經(jīng)基本完結(jié)。我已經(jīng)把實踐中獲得的經(jīng)驗和體驗補充在下面的文章中。所以,我把帖子的主題改為自由練習帖,大家可隨意貼圖。

接下來,我要做到的是物盡其用。所以,我會繼續(xù)把我不成熟的習作貼下去,直到用壞它。歡迎上圖,歡迎拍磚。不歡迎五毛。不歡迎吵架。


我為什么會選擇LX100

我不是一個器材黨,買任何東西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盡可能利用它的最大性能來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買相機也是如此。我推崇買前比較的購物心理和買后測試的購物態(tài)度。但比較和測試都應(yīng)該是為了揚長避短、物盡其用,而不是貶斥和吵架。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沒有完美的器材,只有完美的使用者。說到底,我是個實用主義的使用者。

那么,我到底為什么會選擇LX100?現(xiàn)在回想起來,當時我要帶孩子出去玩幾天,但手頭的NEX5R送給朋友了,DP2M使用局限性又比較大,所以缺一個便攜的小相機。換鏡頭換煩了,于是就想買個能變焦的一體機,成像元件當然越大越好。

我對器材涉獵不多,記憶中成像元件大于1英寸的固定鏡頭變焦相機只有索尼R1、徠卡X-Vario和LX100。我比較看好徠卡XV,但一是對焦慢,二是感覺有點貴。心癢了半個月,最后作罷。我也考慮過RX100III,但我進行了細致的比對,發(fā)現(xiàn)RX100III的長處我不太在意,而LX100的長處是我需要的,所以最終選擇了LX100。

具體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大光圈變焦鏡頭 “大底”的獨特性:功能比它強的,底都比它??;底大的,功能太弱。二是無與倫比的均衡性。便攜、操控、對焦、視頻……你找不到特別明顯的短板。

大家都知道,松下新推出了一寸底的LX10。按慣例,使用4/3英寸CMOS的LX100后續(xù)機型在短期內(nèi)是肯定見不到了。我甚至懷疑,松下還會不會繼續(xù)推出4/3畫幅的緊湊型不可換鏡頭機型。這也堅定了我買LX100的決心。

有人可能要有疑問:1寸和1.2寸(LX100實際成像面積只有1.2寸,下文會說到)有啥區(qū)別?如果買1寸底的,可選性就大得多了?;蛘哌€有人會問:買個可換鏡頭的GM5不好嗎?上了餅干標變也很便攜啊,畫質(zhì)還會更好。這些想法從你的角度上來講都對,但如果這么想,非買變焦干嘛?拍不到的不拍嘛!那么,是不是還要再考慮一下APS-C的幾款便攜定焦機?甚至還有全幅的RX1RII在那等著呢!

買攝影器材,還是要綜合考慮,先去除有不可接受的短板的機型,再按需求來比對可選相機的優(yōu)點。盡量便攜、盡可能大的成像元件、大光圈標變鏡頭、優(yōu)秀的操控性能、快速的對焦能力、堪用的4K視頻。用這些指標去遴選相機時,我發(fā)現(xiàn)可選的相機真的不多。說這些只是在談我的選機觀,并不是在論對與錯,好與壞。說到底,買相機很個人,很個性,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對了,LX100還有個同母異父的孿生兄弟,叫徠卡D-lux type109,據(jù)說直出有徠卡的調(diào)色加成,但沒有手柄突起,內(nèi)置軟件也有些許不同。我自知水平不行,所以從來都是拍RAW,可樂標的直出加成對我沒用。加上這貨比LX100貴了近一倍。所以,無愛。


我用LX100的感受

LX100上市兩年多了,評測有很多,幾家國外專業(yè)攝影器材網(wǎng)站做的評測非常到位,其中不乏與索尼佳能同類型相機的橫評。這些是真正專業(yè)的評測,我是萬萬比不了的。但有時候機構(gòu)評測是一回事,買家使用感受是另一回事。

下面就讓我從一個攝影愛好者的角度來講講我的使用感受,其中也包括這幾個月實踐中的一點淺薄的個人經(jīng)驗,希望能給對此機感興趣的同好們一點參考,更期望能與已經(jīng)在使用此機的好友們進行交流,集思廣益,發(fā)揮它的最大能力。

1.像素:

幾乎絕大多數(shù)人對LX100不滿的主要地方,就是它的像素數(shù)太低,只有最多1280萬。在索尼生產(chǎn)的2000萬像素的1寸底面前,這幾乎是致命的短板。它的成像剛好能滿足4K屏幕的滿屏觀看需求,也剛好能滿足A4幅面的打印需求(如果用300dpi打印可能還欠點兒)。我沒4K屏,現(xiàn)在27寸的2K屏都幾乎看得我眼瞎,打印的也少,所以還算夠用。如果你需要在4K以上級別的高分顯示設(shè)備上觀看照片或打印大幅面的成品,勸你不要選這款機器。而且,像素少對于后期裁剪也有很大制約。

2.畫質(zhì):

我沒那么多機器橫向比較,但同一時代的M4/3系統(tǒng)相機的成像水平應(yīng)該都差不太多,不會有質(zhì)的差別。理論上來講,LX100由于像素少,同時沒用上全部CMOS,所以LX100的成像水平可能稍弱于在售的主流機型。對于我個人來講,這個差距可以無視。真要說畫質(zhì)的不足,其實整個M4/3系統(tǒng)的畫質(zhì)都不太好,我所說的不好既不是指高感弱,也不是說寬容度低(這些問題也的確存在,但對于小底的成像水平我是有心理準備的),而是成像偏干硬,不夠油潤,立體感不強。

有人覺得M4/3系統(tǒng)成像比全幅都銳,認為這個是優(yōu)點。我的感覺恰恰相反。DPxM可以說是中幅以下最銳的相機,可是這也是它令人詬病的地方之一。人眼的觀感有其生理獨特性,并不是越銳越好。如果一張照片讓人驚訝它的銳利和清晰,而整體的觀感卻不夠好,無疑是失敗的。從藝術(shù)欣賞的角度來講,當你觀察細節(jié)的時候,就會忽視整體。當細節(jié)過于引人注目的時候,就會破壞整體的觀感。這個問題我不想展開,但事實就是如此。

LX100的色彩表現(xiàn)我還是挺滿意的,不過不失。有人說拍人豬肝色,我沒感覺到。另外有人說ISO200畫面就不太干凈,我的感覺正相反,數(shù)碼相機的成像已經(jīng)太細膩了,并不好。這跟我上面說的銳是一個道理,細節(jié)會破壞整體??傆腥嗽谛蕾p數(shù)碼相機拍攝的作品時會說有數(shù)碼味兒,那么,什么是數(shù)碼味兒?我說不清楚。但我想,根源就在于像素化、銳化和平面化。當然,這些應(yīng)該是可以通過后期彌補的,可我沒那個能力,我的后期水平很弱。以我對數(shù)碼成像的感受,在成像元件技術(shù)水平相當?shù)那闆r下,單像素成像面積越大,接受的光線越多,整體的成像越立體真實。我用LX100跟我最早使用的數(shù)碼單反佳能350D比較過畫質(zhì),除高ISO外,觀感全面落敗。只要稍微調(diào)調(diào)曲線拉拉色階,差距就很明顯。為什么會這樣?我覺得就是單像素成像面積的差距造成的。當然,這些都是我自己的淺見,對錯與否還有待證實。

3.鏡頭:

這個鏡頭指標比較牛,24-75mm焦段,最大光圈從F1.7開始,到最長焦段時最大光圈仍達到F2.8。分開來看就是24mm F1.7,28mm F2.1,35mm F2.3,50mm F2.7,70mm F2.8,75mm F2.8。機器也支持這樣的步進變焦。另外廣角端兼具微距功能。這個指標可以說打敗了M4/3系統(tǒng)的所有標變鏡頭。4/3系統(tǒng)的幅面偏小,虛化不足。而這個大光圈標變鏡頭可以保證全焦段的基本虛化能力,非常均衡而有實用性。

當然,囿于現(xiàn)在的設(shè)計能力,為了保證體積,這只鏡頭并不完美。一是廣角畸變比較大,機內(nèi)或后期校正后,稍影響畫質(zhì)(不單是成像軟,主要是看起來別扭、不真實);二是抗炫光能力比較弱,要是習慣了蔡光那無敵鍍膜的玩家,肯定是不適應(yīng)的。但在這里要說明的是:炫光并沒有引起霧化和失色現(xiàn)象。也就是說,除了光斑,基本上沒影響成像;三是這個鏡組的成像圈沒能覆蓋整個CMOS,所以廠家減少了CMOS使用面積,使用可變分辨率的方式來盡量利用CMOS。這就使得本來1600萬像素的機器變成了最多1280萬像素。

此鏡頭的成像,我實際使用幾個月后的感受是:整體比不上牛變,但也不狗,算它驢變的水平吧。最大的問題在于畸變和炫光,值得稱贊的是近景遠景的成像都不弱。避開直射的太陽,風光、紀實、人文均可。而且它的光圈可是實打?qū)嵉?,所以跟牛頭比起來算是各擅勝場。算算價錢,值了。

4.對焦:

LX100用上了松下至今仍引以為傲的DFD對焦技術(shù),但其實它并沒有你想像的那么神。這個DFD也是反差對焦,只不過用上了松下更先進的算法。如果你對佳能或尼康的初級單反套機的整體對焦能力并不滿意,那么我勸你也不要對LX100有過高期望。

在我看來,DFD技術(shù)最厲害的就是單次對焦。廣角端非??欤浅?,可以達到中端單反的水平。長焦端稍慢一點點,但仍比初級單反要快些??捎幸粋€問題,就是偶爾會失焦。這個問題出現(xiàn)的概率跟對焦難度有關(guān)。越難對焦的,越容易失焦。比較在意這個問題的朋友,可以用“精確定點”模式,這個模式會稍慢一點點(仍然有初級單反的水準),但很少失焦。

另外,反差對焦先天有一個弱項,就是對細小的物體不敏感(反差不夠,捕捉不到)。比如你想拍一根在風中微擺的柳條,很難對焦。要是風大點,拍個小花都困難了。這方面,單反的對焦系統(tǒng)有先天優(yōu)勢。

有一點DFD技術(shù)做得比較好:當你縮小光圈對焦時,對焦能力下降得不多。我感覺似乎實際過程是先用大光圈去對焦,然后再把光圈頁片縮小。當然,這個對焦速度實際下降還是挺多的。比如最大光圈對焦時間為0.3秒,而f/8可能就變成半秒以上了。但從絕對值來講,半秒對焦的速度,其實不慢。(我這里說的數(shù)值只是打個比方而已,并不代表真實數(shù)據(jù)。)

單次對焦很厲害,那么連續(xù)對焦在什么水平呢?我覺得跟低端單反 標配套頭差不多。我試過讓孩子正面跑過來,中速連拍,因為釋放快門是對焦優(yōu)先,所以大約每秒能拍2~3張的樣子,整個過程大約拍十幾張吧,可接受的有不到一半。但在3米以外時成功率能有7成。如果讓孩子橫向跑,3米外的成功率至少有7成。這個成績還算不錯,至少我能接受。小底有個好處,就是相對景深大,所以實際上,就算有的照片輕微失焦,卻仍算可用。

5.操控:

這個機器最失敗的就是操控,但令我最滿意的也是操控。你說這么個隨手拍的機器,操控弄得這么“專業(yè)”干嘛?干什么不做成模式轉(zhuǎn)盤 單撥輪呢?說實話,從卡片機過來的用戶,不被這個操控系統(tǒng)弄得手忙腳亂才怪。難怪消費者不買賬。但對于有一定基礎(chǔ)的愛好者來說,這個操控棒極了,我給它80分!

鏡頭上的光圈轉(zhuǎn)盤,機身上的速度轉(zhuǎn)盤,以及曝光補償撥輪,都能獨立調(diào)節(jié)。M、S、A、P檔無縫切換。而且手感都相當不錯。如果要把相機交到不會用的人手里也不怕,按一下IA鍵,一切都解決了!此外,它還有寬高比選擇開關(guān),可以在16:9、4:3、3:2、1:1之間快速轉(zhuǎn)換;還有AF/AF微距/MF選擇開關(guān);還有三個自定義鍵,你至少可以把其中的兩個自定義為:AFS/AFF/AFC鍵及點測光/中央重點測光/平均測光鍵(最好留一個WIFI鍵不設(shè)置為自定義),再加上機背控制轉(zhuǎn)盤上的四個按鈕:ISO、WB、AF模式、驅(qū)動模式,整個操控系統(tǒng)幾乎可以媲美中端單反。如果那個可以定義為AF-ON的AEL鍵做得更大一點,這幾乎就是一臺中端單反的配置。

6.視頻:

4K其實也是吸引我掏腰包的一個點。15分鐘時長對我是夠用的。也不搞什么創(chuàng)作,只是拍拍家人和孩子,我用了幾個月,拍滿15分鐘的情況只有兩次。而且4K 100M的畫質(zhì)真心好,單從清晰度上來講,并不弱于超采的索尼A6300。

但前面說過,DFD對焦技術(shù)也一樣是對比度對焦,所以來回抽拉的情況很嚴重,造成的呼吸效應(yīng)很令人不滿。我現(xiàn)在的解決辦法就是把AEL鍵定義為AF鎖定。拍視頻前按一下,它會自動對焦后保持對焦點不動。如果我需要轉(zhuǎn)回自動對焦,就再按這個鍵一下??墒?,它只允許你做一次這種操作。如果想再鎖住焦點,只能停止錄制,然后再重新來過。而且,令我非常不解的是:為什么松下不允許在錄視頻的時候鎖定曝光呢?說明書上明確寫著:在視頻錄制過程中,只能鎖定AF。我暈!

7.其他:

LVF(我習慣叫EVF)很清晰,刷新率設(shè)為60幀后反應(yīng)速度尚可,取景延遲并不太大,有一定實用性,但稍小了一點,而且對戴眼鏡的朋友(比如我)比較不友好,得使勁貼上去才能看清,而且邊角色散嚴重。要是能有個眼罩就好了。誰有辦法解決一下這個問題?

LCD的顯示比較真實,晴天戶外基本能看清。LCD和LVF都有一個問題:在實時取景狀態(tài)下,它們的刷新速度跟快門速度有關(guān)聯(lián)。比如你把快門設(shè)為1秒,那慘了,感覺它們一秒刷新一幀。所以,在長曝慢門時最好關(guān)閉實時取景,要不完全沒法用。LVF和LCD都可以設(shè)置顯示的內(nèi)容和范圍,雖然麻煩,但建議按自己的喜好設(shè)置一下。

另外,這個相機的寬容度一般,所以盡量不要用來拍大光比場景。包圍曝光吧。

還有,實踐中發(fā)現(xiàn),小光圈成像稍有一點“軟”(分辨率下降)。如果F8能滿足景深需要,就盡量不要用更小的光圈了。我拍到一千張照片之后才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據(jù)我的感覺,這個鏡頭24-35mm焦段f/2.8-f/5.6是最佳光圈,長焦端f/4-f/8是最佳光圈。我沒找到官方MTF,所以大家隨便聽一下好了,實際以你的感受為準。


對LX100的設(shè)置

任何器材,你不對它進行設(shè)置,都無法發(fā)揮它最大的性能。LX100的設(shè)置還是很復(fù)雜的,建議使用這個機器的朋友多看看說明書,最大化“定制”自己的相機。舉個例子:這個相機是有直方圖的,但如果你不設(shè)置,直方圖就不顯示。網(wǎng)上有兩種LX100的說明書,一種是簡版,一種是全功能版。簡版不用看了,看那個300多頁的PDF才有用。

另外,我估計用這種機器的人很少進行自定義設(shè)置的,都覺得麻煩,也記不住??墒俏艺嫘耐扑]你設(shè)置一下,否則的話,在這么小的機身上快速切換和調(diào)用各項參數(shù),你必然手忙腳亂、顧此失彼,最終的結(jié)果是設(shè)錯參數(shù)、忘調(diào)參數(shù)。而且,松下的菜單超級復(fù)雜,我看了幾天說明書才弄明白里面各項功能的真正意思。

最后,你還得設(shè)置一下Qmenu。這個我就不細說了,自己看說明書吧。

有幾點要說明一下,一是我發(fā)現(xiàn)把微距模式設(shè)在自定義里面,即使當時“AF/AF微距/MF”切換按鈕是設(shè)置在AF上,這個微距模式仍然是起作用的。好處是最近對焦距離近,壞處是對焦速度稍慢。二是菜單中的“快速AF”很費電,但如果沒有這個預(yù)對焦的幫助,LX100的快速對焦能力會減弱不少??醋约盒枰伞H撬絻x不必設(shè)快捷鍵,按幾下DISP就出來了。四是有些設(shè)置關(guān)機后會取消或重置。

因為相機允許步進變焦,加上我又比較熟悉35mm、50mm這兩個焦段,所以我很自然地把變焦撥桿設(shè)為步進變焦,一是能用我熟悉的視角,二能加快變焦速度。鏡頭上的變焦環(huán)并不好用,要是怕誤碰,甚至應(yīng)該把它的變焦功能關(guān)閉。

我特別喜歡這個寬高比選擇開關(guān),以前沒用過松下,所以不知道還有這么方便就可以切換畫幅比例的相機。試了一下,發(fā)現(xiàn)我更適合1:1的畫幅比例,其次才是3:2(不太熟悉4:3,所以很少用,而16:9是什么鬼?完全沒感覺)。所以,現(xiàn)在沒事都會切到方幅練構(gòu)圖,這個評測帖現(xiàn)在也就變成了我的方幅練習帖。我在這個練習帖里發(fā)的圖片基本以1:1的方幅比例照片為主。



LX100用閃光燈的情況

LX100有熱靴。很好。LX100是鏡間快門,更好!有這么好的條件,不用閃光燈實在遺憾。

手動燈
由于LX100采用了鏡間快門,基本上是個閃光燈就能閃,而且還不限制閃光速度。(DP2M也是鏡間快門啊,為啥就不行?)當然,前提是能插進去。反正我手里的兩只手動燈都可用。由于各家閃光燈技術(shù)壁壘森嚴,所以就不要想那些高級功能了,全手動。全手動并不難用,有時還更方便。這是實話。但是,一個便攜的自動燈還是必要的。

隨機燈
LX100隨機帶了一個指數(shù)為7(ISO100)的小閃燈,型號為松下 DMW-FL70。單買居然要400塊!我一開始并沒有在意這個燈,這么小,還要耗相機的電,能有啥用?但事實證明,我大錯特錯。第一是LX100的標準ISO是從200起步的,而在ISO200時,F(xiàn)L70的指數(shù)為10。帶內(nèi)閃的單反大家都用過吧?那個內(nèi)閃指數(shù)基本就在10左右。平時補個光,很好用!晚上拍環(huán)境人像經(jīng)常用高ISO,所以這時指數(shù)更高,更夠用!此外,F(xiàn)L70可高速同步,可無線引閃,可分組并控制閃光量,可手動閃光(1/64~1/1),可進行曝光補償(這些設(shè)置都在相機上,但不插燈是不能設(shè)的),我的天??!這居然是一只全功能的神燈!當然,這是在我買美科MK-320之后才發(fā)現(xiàn)的。

自動燈
當時就覺得自己缺個自動燈,所以趁雙十一買了個美科MK-320。不到300元送了套威肯(VOKING)VK-Q7快掛,還算是物有所值吧!這個燈我覺得可以滿足廣角端3-5米,長焦端10米的補光需要。說補光,自然是用來平衡光比和縮小光比的。如果你需要壓太陽光,一早一晚的估計還有點效果,要是大白天的還是離近點試試吧,畢竟指數(shù)只有32。這個燈可以上下左右擺頭,可惜不能向后跳閃。有造型燈,有頻閃功能,LX100可以高速同步。具體的請看下文:


《MK-320配合LX100使用情況報告》

用燈我是真正的外行,從沒用過外置自動燈,家里只有兩只外置手動燈,都比較傻大黑粗,加上電池比LX100都要重。趕上雙十一,我看美科MK-320價格還成,于是就入手了。在學習使用的過程中,對這只閃光燈的了解也逐漸加深,索性就把我在試用過程中的一些測試結(jié)果和發(fā)現(xiàn)寫出來,給感興趣的玩家做個參考。因為我是外行,對自動燈的了解并不全面,所以可能會掛一漏萬、貽笑大方。如果有錯漏之處,請及時指出,以免給大家錯誤的指引(別給誰帶溝里去,呵呵)。

我的測試情況如下:

1.說明書上標明的,都正常。
TTL曝光準確,稍偏黃一點;RPT頻閃正常;LED燈開啟正常,可惜亮度低,光照范圍小,有比較大的使用局限性?;仉娝俣壬锌?,只要不連續(xù)拍攝就夠用。這些各位去看此閃燈的評測就可以了。推薦此帖:http://forum.xitek.com/thread-1463479-1-1-2.html(有一點說明一下,此帖中說mk320燈頭是白的,以此說明燈頭用料比較高級,可我的不是。不知道是不是不同接口的緣故。)

2.機頂TTL高速閃光正常。
TTL模式下,機頂高速閃光曝光正常。同時,此燈也可以手動模式閃光,高速快門下同步正常。鏡間快門嘛,就是有這個福利。我認為這是比簾幕快門相機的高速同步閃光還要強的功能,那個指數(shù)下降得太厲害,用處不大。這個可就不同了,可以在大光圈高速快門下滿值輸出。據(jù)說鏡間快門的高速閃光會損失一部分光量,我同意此理論,但實際使用感受不明顯(我壓根沒感到有光損)。

3.可被隨機燈高速引閃。
LX100隨機小閃燈DMW-FL70可光引閃mk320。此時機頂燈可TTL,但mk320處于Slave手動模式??筛咚匍W光,同步正常。285帖、289帖均為引閃照片。我最多試過5米內(nèi),光引閃沒出現(xiàn)不閃或漏閃。而且光引閃不用像紅外線引閃時必須對著接收器,好處是燈隨便放。但快拍人像時,F(xiàn)L70燈的回電速度稍慢。

4.電子快門不能閃光。
以上所述僅限于LX100處于機械快門狀態(tài)時。LX100處于電子快門狀態(tài)時,無論是隨機小閃燈還是mk320,均無任何響應(yīng)。同理,靜音模式下不能閃光。
說這個情況時,順帶說一嘴我無法理解的神奇現(xiàn)象。LX100本來在最大光圈下的最高快門速度只有1/2000秒,可是用閃光燈時卻能達到1/4000秒。這時不可能是電子快門吧?電子快門并不支持閃光??!那它怎么回事?

5.閃光范圍與LX100的焦段基本匹配。
由于此燈沒有變焦功能,所以我試驗了一下它的閃光范圍。我發(fā)現(xiàn)當LX100使用不同焦距時,mk320的閃光范圍還是基本上與焦距匹配的。原理不明,反正好用就行了。

6.無高級閃光功能。
此燈只有NC接口才具備高級閃光模式,所以在LX100上并沒有無線主副控功能。悲。
(164-167帖有幾張閃光燈的照片,可以參考一下。注:帖中的說法可能有問題,以主帖為準。)


基本結(jié)論:

1.拍攝人像多為1.5-5米,mk320能滿足基本補光需要。只有在24mm焦段3米以外能感到閃光能力稍有點弱,但只要不是大太陽大逆光,仍算可用。

2.相機只要使用機械快門,無論快門速度有多高,此燈都能同步閃光。不管原理如何,都使mk320在大光圈逆光拍攝時的機頂閃補光具有了相當?shù)膶嵱眯浴?br>
3.此燈與LX100隨機閃光燈DMW-FL70之間配合得比較好,用光引閃的方式可以離機高速閃光。這樣大大增強了此燈在人像攝影中的實用性。

4.此燈雖然只用兩節(jié)電池,但使用中回電速度并不慢,我感覺全光1秒左右就能回電。如果不是大負荷使用,可靠性也很好。我沒試過閃光連拍,所以無一漏閃。當然,此閃光燈最大的不足就是沒有無線閃光及主副控功能。這個不是美科故意不給,只能說現(xiàn)實如此,徒喚奈何。另外,輸出光量的穩(wěn)定性一般,亮度差異性還是存在的。但造成這個問題的潛在因素比較多,就不必苛求了。

5.最后,作為LX100的便攜熱靴燈,我給mk320打75分。作為熱靴燈,失分主要在沒有無線主控能力,色溫準度稍差、輸出光量均一性稍差、擴展功能稍差(不能加擴散片和色溫片)上。但實話實說,這么輕且只用兩節(jié)電池的燈,閃光能力和功能達到這個水平的真的不多。這樣的要求有些是過分的。這一次對國貨我必須點贊。


LX100和LX10的粗略比較

LX10上市了,價格很實在,4600元。很多優(yōu)點,建議隨手記錄的朋友還是選LX10。我把兩個機器的不同粗略做了個比較,大家可以看看(對了,先說明,我沒LX10,別誤會了)。

1.成像元件:
LX10 1英寸;LX100 可用1.2英寸(但實際上是4/3英寸的底)。

2.像素:
LX10 2000萬像素;LX100 1200萬像素。

3.鏡頭:
LX10 24-72 f/1.4~f2.8(從31mm開始最大光圈均為f/2.8);LX100 24-75 f/1.7~f2.8(從52mm開始最大光圈均為f/2.8)。

4.操控:
LX10取消了快門速度轉(zhuǎn)盤,原曝光補償轉(zhuǎn)盤的功能要看模式而定(此處松下的邏輯有點混亂),取消了畫幅比例選擇開關(guān),取消了AF/AF微距/MF選擇開關(guān),增加了程序轉(zhuǎn)盤,共有8個自定義按鈕(包括LCD上的5個)??磥恚上乱裁靼鬃约旱膯栴}了:這個操控模式才符合市場主流。LX100前面說的比較多了,略。在我看來,LX10的定位是消費級,LX100的定位是專業(yè)級。

5.防抖:
LX10有五軸防抖,LX100有電子防抖。但從各方反饋來看,LX10這個五軸防抖效果一般,而LX100的電子防抖也還可以。但畢竟有五軸的應(yīng)該還是要好。

6.翻轉(zhuǎn)屏:
LX10有翻轉(zhuǎn)屏和觸摸屏 觸控快門,很實用。LX100有LVF,也很有用,但真心比不上翻轉(zhuǎn)屏和觸摸快門。

7.高感:
從樣張看。100%比較的結(jié)果是半斤八兩。我感覺,要是同分辨率比較,說不定LX10還會稍有一點點的優(yōu)勢。沒機器也沒法細致對比,但這不就相當于RX100III和LX100比高感么,無論誰比誰好一點,肯定差距不大。

8.續(xù)航:
LX10 260張;LX100我實測在350張左右。

9.充電:
LX10可以USB充電,但不能邊充邊拍;LX100只能用充電器給電池充電。

10.機內(nèi)功能:
LX10比LX100多出兩項殺器,一是后對焦,二是景深合成。雖說底小作用不明顯,但畢竟還是有用的。

11.對焦:
差點忘了這個了。區(qū)別主要是LX10有-4EV,LX100似乎只有-2EV?這個得看評測了,看視頻,我感覺差不多。

12.閃光燈:
LX10取消了熱靴,帶了內(nèi)閃;LX100有熱靴,送了外置小燈。不好說哪個更好。我自然是要帶熱靴的。

13.便攜:
這是個真正影響購買的點。LX10的便攜能力跟RX100系列是一個級別的,秒殺LX100。

總的來說,LX100底大點,鏡頭的虛化能力也好點,操控也稍顯專業(yè)些,續(xù)航稍好點。畫質(zhì)、對焦和高感等與LX10差不多。其他全面落敗,尤其是便攜。如果現(xiàn)在重新讓我選,我也說不好會選哪一臺。都好!都好!



廢話多了點。來吧,上圖吧!










本帖最后由 yanggest 于 2017-1-5 14:49 編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怎樣才能設(shè)置好D300s個人菜單
索尼數(shù)碼717使用技巧
nikon 相機圖譜——懷念nikon,
尼康D90功能 - 伍嘉一的日志 - 網(wǎng)易博客
佳能相機錄像技巧(2)
色影無忌 - 尼康D70測、曝光技巧的初步探討3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