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的課題是——對焦和構(gòu)圖,誰先誰后?
很多人不斷的被老手灌輸一個經(jīng)驗!那就是用相機的中心點對焦,對好了以后 保持半按快門,讓焦點鎖定,然后再輕移相機構(gòu)圖,然后再全力的按下快門!
這樣做當然可以,但是它有前提。前提是:
1.你拍攝的畫面不是小景深。眾所周知,對焦其實就是鏡頭在測出和選擇的焦點位置的距離。你先對焦然后再移動相機,距離就改變了。如果景深很大,你這樣做,根本看不出來模糊。但是如果你拍微距或者用50 1.4這樣的鏡頭拍人,景深很小,你對好了焦,移動了相機,那距離一改變,焦點就會跑到別的地方去。而且是很容易看出來照片糊的。
2.你選擇的是單次對焦。因為如果你選擇了連續(xù)對焦的話,半按快門相機是始終保持對焦的狀態(tài)。連續(xù)對焦,不存在焦點鎖定這樣的一個說法。我們不禁要問?為什么那些老家伙總讓我們只用中間點對焦,那其他的焦點不是擺設(shè)了?
他們會回答你,因為
是這樣嗎?答案是 —— “是”
的確是中央對焦點的精度和速度是最高的,但這是不是意味著周邊焦點不能用呢。。。我要告訴你的是:那些老家伙的思維停滯在上個世紀,上個世紀的自動對焦相機只有中間一個對焦點。
他們是純粹的習慣致使,對于現(xiàn)代照相機來說,你可以放肆的去用周邊的對焦點。額 6D除外,6D的周邊對焦點,偶爾會不靠譜的!我說的6D除外的意思是 你要注意,周邊焦點有沒有跑的現(xiàn)象,有的話,你就手動矯正一下。
這樣的小景深的照片,你是很難做到,先中間對焦再改變構(gòu)圖的。你構(gòu)圖的位置剛好有對應(yīng)的焦點那就用它。中央對焦點的確最準最快,但周圍的也一樣有用,只是在很少的場合會出誤差。
借著這個邏輯課 我們把相機的對焦課程做一個整體的梳理。首先,我們了解一下相機的對焦模式。
佳能相機可調(diào)節(jié)的三種對焦模式。one shot AI FUCUS AI SERVO
尼康相機的。AF-S AF-C AF-A
看一下我發(fā)上來的圖,了解一下它的意思。單次對焦就是半按快門,相機進行對焦。對準了就停止。我前面說了,對焦就是測距。也就是說,相機的位置和 被攝物體保持恒定的距離的時候,用這個對焦模式是最穩(wěn)當了。我們通常拍的人 物 景多采用這個對焦的方式。
但是如果你拍一個迎著你沖過來的人或者開過來的車,或者鏡頭在搖動著跟蹤一只鳥。那么你的相機和被攝物的距離是在不斷發(fā)生改變的。如果你用單次對焦,那么當你對上的時候,比方說距離你的距離是3.1415926米,你正式按快門的時候,它還在前行,距離變成了2.569855米。
那么這個距離就改變了,你拍出來的照片是距離你3.1415926是清晰的,而主體所在的2.569855米 可能是模糊的 (如果景深不大的話)
這時候就要選擇:連續(xù)的對焦方式?。?!連續(xù)對焦的意思是:只要你半按著快門,讓主體在取景器里的對焦點上,相機就一直在轉(zhuǎn)動鏡片,讓距離盡量保持準確。
我們簡單總結(jié)一下
1.拍攝靜止物 運動幅度不大的物體 請選擇單次對焦
2.追拍運動物 而且運動物的速度很快 請選擇連續(xù)對焦
為什么不能始終選擇連續(xù)對焦呢?因為連續(xù)對焦沒有精度控制。單次對焦的精度控制是:沒對上焦不允許釋放快門,而連續(xù)對焦是隨時給快門力氣,快門隨時釋放!
我們繼續(xù)這個內(nèi)容。眾所周知,相機的對焦點,其實是很小的一點。那么連續(xù)對焦的時候,我們怎么做到,被攝物始終能被對焦點抓住呢?
如果你拍攝的物體,在畫面中的比例沒這么大。你怎么讓對焦的成功率增加?這就是下一個話題:焦點的模式。
焦點的模式,對于掌握相機的人來說,一般我們選擇的是單點或者是定點。單點和定點就是我們自己決定,焦點的位置具體在哪兒。
當追拍運動物的時候,你要做的是先選擇連續(xù)的對焦;選擇連拍,這樣能夠多拍精選。然后請將相機的焦點模式設(shè)置為動態(tài)的范圍。動態(tài)的范圍意味著你一次選中多個焦點。這里面的焦點,會一起去抓被攝物體。關(guān)于追拍運動物的對焦經(jīng)驗,我們會在下個月專門開課來詳細的說它!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