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于形象而意味橫生,這是一幅優(yōu)秀的中國工筆花鳥畫最基本的要點。因此,這就要求中國工筆花鳥畫畫家,能有“度物象而取其真”,有“物之華,取其華,物之實,取其實”的塑造能力。無論是鼎盛時期的兩宋工筆花鳥畫,還是后來的工筆花鳥畫歷史,都是把真切具體的形態(tài)描寫與意境表現放在重要的地位。不論紈扇 還是宏幅巨制,都是用了很大的力氣苦心經營。這既是工筆花鳥畫區(qū)別于其他體裁的形式特色,也是中國工筆花鳥畫審美的一個重要標準。 一幅優(yōu)秀工筆花鳥畫的創(chuàng)作,都是經歷了由外至內,因物動情,進而由內向外、寄情于物的思考醞釀過程。所呈現的是天趣與人的精神,是奇造化而移精神,遐想若登臨覽物之有得,是在不知不覺中把自然納入自我,而自己又消融在景物之中,創(chuàng)造的是無我之境。在宋人花鳥畫中,總是以親切可愛的姿態(tài)向欣賞者呈現大干世界那生生不息的生命。那是畫家感情的流露、精神的物化,在山川與花卉禽鳥中,潛流著無窮的意趣與情思。那一筆一墨和色彩的節(jié)奏正是畫家飽滿的情緒理想的追求,既是大自然生命的律動,也是詩情的蕩漾。從所能見到的工筆花鳥畫來看,無論是格法嚴謹的黃家體,還是徐熙的野逸曠達,以及崔白的蕭散風骨,雖風格各異,但我們都能在這些畫中感受到理想欲望和對生命的愛戀之情。“聲音顏色,飲啄態(tài)度,遠而巢居野處,眠沙泳浦,戲廣浮深,近而穿屋賀廈,如歲司晨,啼春噪晚者……”這一切均在宋人筆下被表現得出神入化,把人們帶往美好的遐想之中。 工筆花鳥畫表現人的意志精神總是以自然的面貌,以畫面的生趣、天趣來呈現。常常把畫家的審美追求與自然形象融為一體。恰似如同不露人工雕琢之感的“自然之物”,讓人似乎感到畫面上所呈現的物象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本來面貌。儼然像一個“五行之精,粹于天地之間,陰陽一噓而敷榮,一吸而揪,則葩華秀茂,見于百卉眾木”的“純”自然的景象,是“自行自色”的“無我之境”。以至簡單誤論這工致細膩的花鳥是自然物形的再現與追求。其實這正是工筆花鳥畫把人的主觀精神與自然的客觀形態(tài)悄然結合的境界,是作者內心思維與外部世界之融合,寄情感于自然,是觀自然生趣(窺自然之天機,凝自然之意)與作者精神(主觀情趣)的結合。正是這種有機結合,才創(chuàng)作出工筆花鳥畫活色生香的繪畫境界。可以說,歷代工筆花鳥畫的優(yōu)秀作者無不是在追尋這種境界。這正是中國工筆花鳥畫魅力之所在,也是區(qū)別于西方繪畫中所表現同一題材所呈現的不同的文化背景與藝術審美境界??梢赃@么說:中國工筆花鳥畫所造之境必合于自然,所寫之境亦鄰于理想,是“天人合一”的美的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