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翠珠
春夏之交,也是感冒的多發(fā)季節(jié),特別是小朋友很容易就會感冒發(fā)熱,這也是讓家長們最頭疼的一個問題。今天本刊請到從事兒科臨床40余年的主任中醫(yī)師謝翠珠,為大家談一談關于孩子感冒及反復呼吸道感染需要注意的事項和一些建議。
小兒為什么易患呼吸道感染疾病
小兒易患呼吸道感染疾病,在于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其形體和功能都比成人柔弱,故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較成人差。加之小兒寒溫不能自調,飲食不知自節(jié),故外易為六淫所侵,內易為飲食所傷。
誠如清代名醫(yī)吳鞠通《解兒難》中所說:“小兒臟腑薄,藩籬疏,易于傳變;肌膚嫩,神氣怯,易于感觸?!毙悍螊?、胃弱,外邪極易從口鼻而入,易患上、下呼吸道感染疾病。如感冒、咽炎、扁桃體炎、鼻炎、咳嗽、肺炎等。
中醫(yī)辯證施治反復呼吸道感染
反復患呼吸道感染的小兒通常稱之為“易感兒”,一般情況,凡一年期間患5次以上者稱之為“易感兒”。近年來,此類病人日趨增多,據(jù)兒科門診統(tǒng)計就診患兒中,百分之七十為呼吸道感染。其中百分之三十為反復呼吸道感染患者。
有一位患者,因反復感冒、咽喉疼痛、咳嗽等,于2015年初來看病。據(jù)孩子的家長講,小孩反復呼吸道感染已經(jīng)半年有余,每逢春秋季節(jié)更易發(fā)熱,咽痛、咳嗽。家長為之奔波于多家醫(yī)院診治,當時病癥能緩解,但是過半個月或一個月后,就又要復發(fā)。經(jīng)過血檢顯示孩子免疫力低下、貧血等。
家長說孩子曾服用過增強、調節(jié)免疫功能的西藥,效果不明顯。因為快到上學年齡,卻經(jīng)常生病,家長對此很發(fā)愁。而且孩子的體力、腦力跟不上其他孩子。家長了解到中醫(yī)藥調理的效果不錯,于是就找到我。
據(jù)家長說,孩子易感冒,幾乎每個月要發(fā)生一二次,伴隨咽痛、發(fā)熱等癥狀。有“支肺炎”病史兩次,胃納不佳、夜寐不寧。動則汗出淋淋,大便不調,時干時爛,尿色發(fā)黃。而且孩子的體型消瘦,面色蒼黃,頭發(fā)發(fā)黃無光澤,神倦乏力,咽稍紅,兩側扁桃體腫大。頸部能摸到如黃豆大小的淋巴結。舌苔厚膩,脈細弦。
我檢查后確定屬于表衛(wèi)不固,肺脾氣虛,內有濕熱,治療應益氣健脾固表,佐以晴熱化痰濕。于是,我開出方子,防風、炒黨參、生黃芪、炒米仁、炒山梔、金銀花等15味藥材,七帖煎服2次,各100毫升分服。
服藥后,孩子的舌苔中厚膩稍退,咽喉還有不舒服,就增加了連翹、浙貝、射干三味藥材。再服用了七帖藥后,咽喉已經(jīng)不難受了,出汗還是較多。我就在原方上去掉射干、船撲花、炒山梔等4味藥材,加入浮小表、紅棗等藥材。繼續(xù)服用了14帖后,精神明顯好轉,以后感冒明顯減少。
到了冬天服調理膏方調理后,面色紅潤、體重增加,體質明顯改善。家長感激地對我說:“現(xiàn)在壯實的身體為明年上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放心了?!蔽以賴诟溃綍r要均衡飲食,加強鍛煉,方能增強體質。
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除了氣候變異,空氣質量差等有關外,最主要的是小兒體質差,抵抗能力弱。正如古代醫(yī)家所云“正氣內存,邪不可干”,故中醫(yī)調理小兒體質以增強機體、抗病能力至關重要。本人在診治易感兒過程時綜合望、聞、問、切的基礎上,分析其病因,病變部位,確定病機。
判斷屬性辨別是屬肺脾氣虛型,還是肺脾陰虛型、然后立法用藥,取得較好療效。另外對“易患兒”凡在三周歲以上患者,可采取冬病夏治中藥穴貼法和冬天服膏方調理,均能提高自身免疫功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每周三上午, 謝翠珠醫(yī)師在富春街144號(郁達夫公園對面)富陽方回春堂坐診。
福利:拿著這期本刊到富陽方回春堂可義診一次。
口述 主任中醫(yī)師 謝翠珠 整理 錢旭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