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有個周亞夫,吳楚七國之亂時,臨危受命率軍平叛,拯漢朝于危亡之際??梢哉f是漢朝,是漢文帝的再生父母。但這樣一位功臣,后來卻因兒子違反了國法,而被漢景帝好不姑息的下獄,最后活活氣死在了獄中?;蛟S漢文帝還念周亞夫的救命之恩,但漢景帝就一點兒情面也沒有了。周亞夫的悲慘結(jié)局,不亞于劉邦對功臣的清洗。
而中國歷史上的有功之臣,遭如此不堪下場的也并非周亞夫一人。中國明朝時的開國名將藍玉,也可謂明朝的大功臣了,但最后同樣落了個周亞夫的下場。只是藍玉不是被二代皇帝殺的,而是被明太祖朱元璋殺的。相比于周亞夫,藍玉似乎更加不幸。
對于藍玉,可能許多人不太熟悉。但說起他的姐夫,想必大多數(shù)人又都不陌生了。藍玉的姐夫就是明朝開平王常遇春,藍玉最初從軍就是在常遇春的帳下效力的。但藍玉這個人有勇有謀,盡管剛開始只是個下級小軍官。但每回征戰(zhàn),藍玉中總能取得成功。因此,戰(zhàn)功累積,再加上常遇春常在朱元璋面前替藍玉美言。因此后來藍玉有幸升任大都督府僉事。
這大都督府僉事大體就是當(dāng)時朱元璋大都督府內(nèi),一種助理性質(zhì)的官職,大體二、三品。做了大都督府僉事后,藍玉就真正開啟了他東征西討的戎馬生涯。雖然藍玉大有作為的年代,朱元璋已經(jīng)建立了明朝。但明初的政局依然不是很穩(wěn)定,當(dāng)時周邊還有許多勢力蠢蠢欲動,而且元朝雖然逃回了漠北但依然沒有放棄中原。
藍玉年輕有為,勇謀俱佳常立戰(zhàn)功,因此朱元璋對他也很器重,1379年藍玉因在征討西蕃的叛亂中有功被封為了永昌侯。1389年,又在捕魚兒海攻破北元有功被拜為征虜大將軍。捕魚兒海一戰(zhàn),讓北元再沒有了能力和明朝作對,這一戰(zhàn)為明朝贏得了北部邊境的安定,藍玉大有當(dāng)年霍去病封狼居胥之偉功。
平定了明朝北疆,此后藍玉又進駐西南,為明朝的西南的安定貢獻頗多。這個時候的藍玉不僅戰(zhàn)功赫赫,而且身份也十分尊貴。朱元璋的太子朱標(biāo),娶得是常遇春的女兒。因此藍玉也算得上皇親國戚了。藍玉征戰(zhàn)有功,朱元璋也對其甚是禮遇。當(dāng)時朱元璋為自己的太子朱標(biāo)組建了一個超一流的武人集團班底,為了讓朱標(biāo)將來即位后好以此徹底清除北元。藍玉也在其中。
但不幸的是,朱標(biāo)早逝。而一個人,若是腹中沒有詩書的調(diào)理,居功鮮有不自傲的。這個時候的藍玉卻也志得意滿起來。據(jù)說,藍玉北征南返途中走到喜峰關(guān),地方官沒有及時開門接納藍玉竟然破門而入。樹大招風(fēng),槍打出頭鳥。果不其然,后來藍玉被錦衣衛(wèi)指揮蔣瓛告發(fā)謀反。錦衣衛(wèi)是什么,那可是朱元璋的御用特務(wù)機構(gòu)。況且這時候的朱元璋正在加強中央集權(quán)。
于是藍玉因此鋃鐺入獄,并被剝皮實草。朱元璋不僅抄了藍玉的家,而且還滅了他三族。而且受藍玉牽連,有一萬五千人被殺。這便是明初著名的“藍玉案”。朱標(biāo)死了,年輕的朱允炆用不上了這幫武人集團。估計這也是朱元璋的一個計謀,如果不徹底清洗,恐怕比靖難之役更加恐怖。又偏巧,藍玉居功自傲不懂謙虛。因此有了明初的這第一個大冤案。雖然歷史沒有記載,但依我來看,這就是朱元璋親手策劃的。
藍玉對明朝,有霍去病封狼居胥之功。沒曾想最后竟然落了個謀反的罪名,被抄家滅族,而起還牽連了一萬多人被殺。如此看來,政治場上真不是一般人能去則去的??v你有經(jīng)天緯地的功勞,最高權(quán)力者若不喜歡你,覺得你沒用了還是必死無疑。想想,還是做個閑散之人最好。
人生苦短,不必為了俗事而弄彎了自己。人生匆匆?guī)资?,及時行樂才是最重要的。什么勛業(yè)和行藏,統(tǒng)統(tǒng)去拋卻了吧!人生能取則取,不能取的莫強求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