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說說古錢幣界的最值錢十大古錢。
一。清代咸豐通寶寶福局背“大清壹百”。此錢為咸豐錢中之最為罕貴者,為目前已知存世孤品,流傳有序,珍罕,美品. 古錢王“大清壹百”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寶福局鑄造“咸豐重寶·大清壹百”銅幣,這枚古錢為試鑄樣錢,在業(yè)界被稱為清錢之罕珍,為存世孤品,在中國嘉德2009年秋季拍賣會中拍出196萬人民幣的高價。
二。戰(zhàn)國時期秦銀質(zhì)半兩大錢。此枚大型半兩是一枚絕對放大了的文景四銖半兩錢,這枚錢錢形規(guī)整,地張浩凈,緣穿修磨整齊,是一枚十分精致周正的大型“權(quán)錢”,該錢通體紅斑綠銹,美觀可人,屬“開門見山”的西漢文景時期大珍品。在保利2011年秋季藝術(shù)品拍賣會上以207萬人民幣的價格成交。
三。金代真書折二型“天眷通寶”?!短炀焱▽毐炒┥细┰录y》真書 折二型 金代。金熙宗天眷年間,即公元1138——1140年鑄幣。歷時兩年。所展《天眷通寶背穿上俯月紋》折二型 錢文流暢雋秀,包漿綠銹,自然天成,鑄工精湛,形制規(guī)范,品相完美。錢幣面略深而背面稍淺,穿口干凈利索。在2013年春季拍賣會中國嘉德以214.5萬人民幣拍賣成功
四。清代“咸豐元寶”背“寶泉當五百”雕母。雕母,也被稱為祖錢,并不真正參與流通交換,只是在翻砂鑄錢過程中使用的錢形模具。當時,雕母都嚴格控制在錢局相關(guān)人員手中,極少流出,再加之清末民初、改革開放幾代人不遺余力的大力搜羅,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難再新發(fā)現(xiàn)開門見山雕母了,而現(xiàn)有的雕母大部分或流出海外,或入捐各大博物館。留存在市面上的雕母,自然更是稀如星鳳,成為泉友和收藏者爭相收藏的目標。此枚咸豐元寶寶泉局當五百雕母,在《咸豐泉匯》中定名為扁豐長泉。2013年秋季郵品錢幣拍賣會中,由中國嘉德成功拍賣,最終成交價218.5萬人民幣。
五。清代“寶源局造”背“鎮(zhèn)庫”。 鎮(zhèn)庫錢是錢局在開鑄流通錢之前,為壓服邪惡,祈求吉祥而特意鑄造的大型超重錢。鎮(zhèn)庫錢是錢局特制的非流通錢幣,屬于花錢中的珍品,因為它與錢幣的鑄造制度有關(guān),所以古人在造錢譜時都將其和歷代流通錢幣一起收錄。中國嘉德在2013年春季拍賣會中以253萬人民幣成交。
六。清代重寶大清寶福一百銅幣。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寶福局鑄造“咸豐重寶·大清壹百”銅幣 ,這枚古錢為試鑄樣錢,在業(yè)界被稱為清錢之罕珍,為存世孤品。面文為“咸豐重寶”,背有“大清壹百”和滿文寶福紀局,可謂集國號(大清)、年號(咸豐)、紀局(寶福)、紀值(壹百)于一身,其錢文為寶福局特有的山谷體,秀美絕倫,珍罕無比,包漿完好的精品,極具收藏價值,有很大的升值潛力空間,非常稀少及罕有。在澳門中信國際2013年春季拍賣會錢幣專場中以322萬港幣高價成交,約人民幣272萬元。
七。趙國大型“武陽”背“一兩”三孔布。戰(zhàn)國 趙 大型“武陽”背“一兩”三孔布,重15.5克,此布屬于大型三孔布,上世紀出于河北石家莊地區(qū)。其文字清晰,面、背周沿邊廓完整,澆口在首部,合范準確,鑄造精美;僅有極小微修,極美品。2010年5月12日,中國嘉德2010春拍古錢專場中,以352.8萬元人民幣落錘,刷新了當時中國古錢拍賣新記錄。
八。戰(zhàn)國時期“下陽”背“十七·兩”大型三孔布。文字清晰,邊廓整齊,品相完美,通體老坑傳世古色,為先秦貨幣中著名珍品。在北京誠軒拍賣,起拍價80萬元人民幣,最終以以368萬人民幣成交。
九。遼代年號平錢27枚。遼代年號錢及非年號錢一套共計27枚,包括每次改元之后所鑄年號平錢24枚。構(gòu)成了完整的遼代年號平錢全家福。目前公、私藏家很難集全這些珍稀遼錢,是故此套遼代平錢就更加顯得珍稀和難得。在世佳藝術(shù)2010年秋季大型藝術(shù)品拍賣會上成功拍得425.6萬人民幣。
十。清代鎮(zhèn)庫祺祥重寶, 鑄于清穆宗初登基時(1861年)。時值載垣、肅順八大臣奉詔輔政,即改元祺祥,并鑄祺祥通寶與祺祥重寶當十錢。成交于2013年春季拍賣會錢幣專場,最終成交價575萬港幣,約人民幣48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