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皇帝夏行服冠 高18厘米直徑30厘米皇帝夏行服冠,式如斗笠,上飾大紅色絲線盤花冠頂,加梁橫亙頂上,四周垂紅絲捻線,冠前綴珍珠一顆,項下垂藍(lán)布抽拉系帶。行冠以本色絲織席紋紗為面,冠緣鑲石青色花卉織金緞邊及石青絲織人字絳,冠內(nèi)襯大紅色縐綢里,內(nèi)釘同質(zhì)軟帽圈,制作精細(xì)華美。
皇后貂皮嵌珠冬朝冠
圓冠式,青絨為地,綴朱緯。頂以鳳疊壓共分三層,頂尖鑲大東珠一,每層貫東珠各一,下均承以金累絲鳳,其上各飾東珠三,尾飾珍珠。朱緯周圍綴金累絲鳳七,其上飾貓晴石各一,東珠各九,尾飾珍珠。后綴翟一,背飾貓晴石一,尾飾珍珠數(shù)個,并垂掛五行二就,中貫金累絲嵌青金石結(jié),金累絲珊瑚墜角。冠后護(hù)領(lǐng)垂明黃絳二,貫青金石結(jié)和珊瑚墜角等。
康煕明黃色云龍妝花緞皮朝袍身長153厘米兩袖通長195厘米袖口寬16厘米下擺寬160厘米皇帝禮服之一。圓領(lǐng),大襟右衽,馬蹄袖,披領(lǐng)與袍相連,背垂明黃絳背云,綴銅蘰金鏨花扣四枚。用三色金與石青色織金緞做裝飾,衣緣及披領(lǐng)鑲紫貂,袖口鑲薰貂,天馬皮襯里。朝袍為明黃色緞地,采用圓金線及色絲以妝花技法,織彩云金龍及海水江崖等紋樣。做工講究,皮毛柔軟,色彩柔和,織造極佳
明黃色緞繡云龍金版嵌珠石銀鼠皮皇后朝袍身長134厘米,兩袖通長163厘米,袖口寬20.50厘米,下擺寬11厘米
皇后朝袍在其所有服裝中等級最高,款式有三,此是其為圓領(lǐng),曲襟右衽,馬蹄袖,肩部加緣,裾后開式,附披領(lǐng)。領(lǐng)邊、護(hù)肩緣邊、披領(lǐng)邊和下擺邊均施貂皮出鋒。袍里村羊皮和天馬皮。通身用五彩絲線繡流云和海水江崖紋,用金線繡龍紋,其中胸背兩肩正龍各一,兩護(hù)肩緣正龍各一,前后下擺行龍各二,接袖行龍各二,馬蹄袖端正龍各一。此袍為乾隆帝孝賢純皇后在冬季重大典禮時穿用的禮服
順治明黃色云龍妝花紗男夾龍袍身長11厘米 兩袖通長136厘米 袖口寬12厘米 下擺寬100厘米 左右開裙長18厘米
清世祖章皇帝吉服之一。圓領(lǐng),大襟右衽,馬蹄袖,裾四開。黃色云龍妝花紗面,內(nèi)襯黃色八寶直經(jīng)紗里,綴銅鎏金鏨花扣三枚。袍用妝花技法織造而成,前胸后背及兩肩飾正龍各下擺前后行龍各二,里襟正龍一,袖端行龍各一,領(lǐng)邊行龍五
乾隆明黃色緞繡彩云黃龍夾龍袍身長144厘米 兩袖通長194厘米 袖口寬16.80厘米 下擺究128厘米前后開裾長58厘米 左右開裾長23厘米
圓領(lǐng),大襟右衽,馬蹄袖,裾四開,直身式袍。領(lǐng)、袖邊鑲飾石青色團(tuán)龍雜寶織金緞及三色平金邊,內(nèi)襯湖色纏枝蓮暗花綾里,綴銅鎏金鏨花扣四枚。采取一至三色間暈與退暈相結(jié)合的裝飾方法,在明黃色緞地上,運用平針、套針、戧針、平金、釘線等刺繡針法,繡海水江崖、云龍、蝙蝠及十二章等紋樣
明黃色八團(tuán)云龍壽字妝花緞女夾龍袍身長148厘米兩袖通長180厘米袖口寬16厘米下擺寬140厘米左右開裾長53厘米
皇太后吉服,清圣祖仁皇帝祖母孝莊皇后御用之物。圓領(lǐng),大襟右衽,馬蹄袖,裾左右開,石青緞素接袖,領(lǐng)、袖邊及接袖飾團(tuán)龍朵云牧花緞,湖色素紡綢里,絮薄綿。綴銅鎏金鳘花扣四枚。
石青色八團(tuán)龍穿壽字有水女夾褂身長152厘米 兩袖通長176厘米 袖口寬21厘米 下擺寬140厘米 后開長78厘米皇太后吉服之一,用于重大吉慶場合。圓立領(lǐng),對,平袖,后開裾。月白色暗花綾襯里,綴銅鎏金鏨花扣五枚
康熙油綠色云龍紋暗花緞綿行服袍身長136厘米 兩袖通長200厘米 袖口寬15厘米 下擺寬140厘米
圣祖仁皇帝御用行服之一。圓立領(lǐng),大襟右衽,馬蹄袖,前后開裾,右裾短一尺,直身式袍。月白色暗花綢襯里,內(nèi)絮薄綿。綴銅鎏金光素扣九枚。領(lǐng)口系墨書黃簽三,一書“圣祖油綠緞綿巡幸袍一件”書“得勝枹”
康熙黃云緞緝米珠繡朝靴 高52厘米 長27厘米清代前期慶典時皇帝用靴。分別以深藍(lán)色和黃色如意云緞作靴面和靴筒,藍(lán)色織金緞鑲邊。以大、小不同規(guī)格的珊瑚米珠組成裝飾紋樣,靴的輪廓勾勒和如意云頭用大珊瑚、米珠繡成,內(nèi)填小珊瑚、米珠組成的蔓草紋,立體而富有層次的變化,工藝極盡精致華麗。
康熙石青色絨緝米珠繡朝靴 高53厘米 長25厘米圣祖仁皇帝御用朝靴。以柔軟耐磨的漳絨制成,較多地使用金線、米珠和珊瑚做裝飾花紋,較清早期的皮質(zhì)朝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