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四爺黨”其本身是否存在本就是存在爭議的。中國古代的帝王最忌臣下結(jié)成朋黨,清圣祖(康熙帝)也不例外??滴跛氖吣辏侍迂返i第一次被廢之后,皇八子胤禩企圖利用群臣上書舉薦自己出任皇太子。結(jié)果弄巧成拙,被父親清圣祖認(rèn)定為早已覬覦儲位而且公然結(jié)黨,公開否決了其皇位繼承資格!有了胤禩的前車之鑒,皇子們避嫌唯恐不及,誰還敢公開結(jié)黨?
雖然沒有公開的所謂“四爺黨”,但是清世宗(雍正帝)能夠在一眾兄弟中脫穎而出、最終順利榮登九五,這后面肯定不可能只有他自己一個人。因此,所謂“四爺黨”應(yīng)該還是事實存在的,只不過沒有公開而已。那么,誰可以算作是“四爺黨”成員呢?首先更正一個誤區(qū),張廷玉、李衛(wèi)肯定不算!電視劇《雍正王朝》里把張廷玉設(shè)定為了康熙朝的宰輔之臣,把李衛(wèi)設(shè)定為了清世宗潛邸時期的奴才。但是,實際上康熙六十一年時,張廷玉僅僅是一名侍郎,副部級的官員;而李衛(wèi)就更小了,僅僅是一位郎中,司局級官員。以彼時他們二人的身份和地位,還沒有資格參與到儲位之爭當(dāng)中,張廷玉和李衛(wèi)、包括鄂爾泰,那都是清世宗即位之后才重用的人,根本算不得所謂“四爺黨”成員!
那么,誰才算“四爺黨”成員呢?清世宗送出去的兩頂鐵帽子肯定是沒跑的——怡賢親王胤祥、莊恪親王胤祿。胤祥就不必多說了,他是唯一公開為清世宗站臺的兄弟,清世宗即位后被封為了怡親王,幾乎成為了僅次于清世宗的“二皇帝”。而清世宗對胤祥也是信任有加,甚至一反清朝不許宗室結(jié)交外臣的禁令,鼓勵群臣親近胤祥。胤祥去世后,清世宗更是破天荒送了他一定鐵帽子和一個寧郡王爵位,而且還把胤祥的名字由允祥改回了胤祥,使之成為了清朝二百余年唯一臣下不避帝諱的特例!除此之外,清世宗還破例命將自己給胤祥的褒獎之辭“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八個字加在了胤祥的謚號之前,全稱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和碩怡賢親王,而這個賢字,也是清朝宗室謚號的最高級別!除了胤祥之外,只有清德宗(光緒帝)的親生父親醇賢親王奕譞獲得過,即便是晚清叱咤風(fēng)云的恭忠親王奕訢也沒分!
除了胤祥之外,清世宗還送出了一定鐵帽子。雍正元年,莊靖親王博果鐸去世,清世宗違背常規(guī),硬生生跨過承澤裕親王碩塞系的小宗,通過過繼的形式為胤祿搶了一頂鐵帽子!康熙年間,胤祿表現(xiàn)得非常超然,并沒有公開爭儲,也沒有公開站隊。但是,從雍正元年清世宗便送了他一定鐵帽子來看,這位爺應(yīng)當(dāng)是早已倒向清世宗針營的,而且是重要人物!只不過沒有公開而已。此外,清世宗即位當(dāng)日便把自己的安全保衛(wèi)工作交給了胤祿,此舉也足以說明問題了。清世宗即位以后,對胤祿也是大加重用,臨終前還把胤祿留給了兒子清高宗(乾隆帝)作為顧命大臣。雖然后來胤祿卷入了“弘晳逆案”,但是因為地位崇高,最終清高宗也并沒有把他怎么樣,胤祿壽終正寢,謚“恪”,后世承襲了莊親王的鐵帽子,世襲罔替直到清亡。
除了胤祿之外,胤禮應(yīng)該也算一位。對,就是電視劇《甄嬛傳》里讓清世宗頭頂一片大草原的那位“允禮”!當(dāng)然,真實歷史上肯定沒有那些事。胤禮在康熙年間也擺出了一副超然的姿態(tài)。但是,雍正元年清世宗便將他封為了果郡王,不久后又晉封為了果親王。而且,他的岳父阿靈阿在清世宗即位之后還遭到了政治清算。雖然阿靈阿也是清世宗的姨父,但畢竟是胤禮的岳父。但是,胤禮沒有受到任何牽連,至少說明,允禮并沒有牽扯其中。背負(fù)著這么一個政治包袱還能被清世宗不斷重用,胤禮應(yīng)當(dāng)也早已投入了清世宗的懷抱。清世宗即位后對胤禮也是重用有加,臨終前還把胤禮和胤祿一起留給了清高宗作顧命大臣。乾隆三年,胤禮去世,謚“毅”。因為兒子早殤,清高宗把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弘曕過繼給了胤禮,承襲了果郡王爵位。順帶說一句,弘曕是清世宗的親兒子,不是胤禮生的!
除了這三位親兄弟,年羹堯必須算一個!清世宗即位伊始,先用肅武親王豪格的孫子延信換下了大將軍王胤禎(允禵),緊接著又用年羹堯頂替了延信,一連串流暢動作,年羹堯?qū)η迨雷诳刂莆髡鬈婈?、穩(wěn)定局面功不可沒。沒有他,清世宗能夠坐穩(wěn)皇位,還是個未知之?dāng)?shù)。因此,他必須是“四爺黨”成員,而他也是下場比較慘的一位“四爺黨”成員。在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之后,年羹堯恃寵而驕,開始結(jié)黨、插手中央人事任免,因而犯了清世宗的大忌,最終與雍正三年年底被清世宗賜死。
除了年羹堯之外,還有一位被清世宗公開稱為“舅舅”的人物,那就是隆科多。那么,隆科多算不算是“四爺黨”成員呢?個人認(rèn)為,有待商榷。隆科多與清世宗更像是“聯(lián)盟”。隆科多作為孝懿仁皇后的親弟弟、孝康章皇后的親侄子,是清圣祖的表弟兼小舅子,他盤根錯節(jié)的“”佟氏家族。清世宗即位以后,隆科多兼任著步軍統(tǒng)領(lǐng)(俗稱九門提督),對清世宗控制京師、穩(wěn)定政局功不可沒。而這也是清世宗公開稱其為“舅舅”的原因所在。畢竟他僅僅是清世宗養(yǎng)母孝懿仁皇后的弟弟,并不是生母孝恭仁皇后的弟弟,這個“舅舅”并不親!換言之,清世宗對隆科多更多的是拉攏和巴結(jié)。清世宗合法即位,隆科多力挺這位外甥是佟氏家族利益最大化的正確打開方式。但是,如果清世宗沒有合法即位或者處于劣勢呢?隆科多還會不會堅定地站外清世宗一邊,還真的很難說……畢竟,對于清圣祖的兒子而言,隆科多都是“舅舅”,不是嗎?因此,個人認(rèn)為,隆科多算不上“四爺黨”成員,有待商榷,他更多地還是政治投機(jī)。隆科多的結(jié)局也并不好,畢竟清世宗當(dāng)初對他更多的是籠絡(luò)和巴結(jié),與之并不親近。同時,隆科多犯了和年羹堯一樣的錯誤,那就是結(jié)黨,時任稱之為“佟選”“年選”。因此,犯了清世宗的大忌,被幽禁致死。到目前為止,沒有直接證據(jù)證明隆科多是被清世宗暗害的。
最后還有一位,那就是戴鐸。他是清世宗潛邸時期的“奴才”,是電視劇《雍正王朝》里“鄔先生”的原型之一。戴鐸最大的功勞就是為清世宗策劃了“爭是不爭,不爭是爭”的戰(zhàn)略方陣,以不變應(yīng)萬變,最終協(xié)助清世宗順利繼承皇位。清世宗即位之后,戴鐸自以為功高,依然對清世宗指手畫腳、“指導(dǎo)”清世宗該如何如何,最后被清世宗以“貪污”的名義處決!雖然是“鄔先生”的原型,可戴鐸卻沒有“鄔先生”的胸懷與氣度,也沒有“鄔先生”的先見之明,最終丟掉了性命……
真正能夠稱得上“四爺黨”成員的大概就是這么幾位,其他人充其量也就是外圍人物,根本進(jìn)入不了決策核心。而這些所謂“四爺黨”成員的結(jié)局有好有壞,清世宗的親兄弟作為清世宗最大的潛在競爭對手和對皇位最大的威脅,全部得以善終;反倒是外人沒有一個有好下場??梢?,這些人多半還是自己作死!并不完全是清世宗冷血無情……